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從平凡到頂尖,川儀做對了哪些事?

這裡有一款名為智慧變送器的儀錶

它安裝在大型油氣管道上

精准度能達到0.04%

能達到這一水準的, 全球只有3家公司

咱大重慶就有這樣一家

這麼霸氣側漏的公司到底是哪家?

它就是重慶川儀

智能變送器是石油、化工、冶金、煤炭、電力等重化工行業智慧生產線的關鍵設備。

川儀是如何一步步成為這一關鍵智慧設備的全球頂尖生產商的呢?今天, 咱們去一探究竟吧。

與外方合資多年, 始終未得到核心技術

上世紀90年代, 電腦和數位資訊技術的興起, 給變送器等儀錶從模擬技術向數位化、智慧化飛躍提供了條件。

1995年, 川儀引進日本橫河公司, 在重慶設立合資公司, 試圖以此來推動中國儀器邁入智慧化時代。

不過, 此後近10年時間裡, 中方並未能獲得智慧變送器的核心技術。

歷時八年, 多項關鍵技術被突破

這次合作讓川儀廠充分意識到, 關鍵技術是買不來的, 只能靠自主創新。

為此, 川儀總經理親自掛帥, 從各分子公司抽調技術骨幹, 調配專業設備, 一個以核心共性技術集中攻關、重點新產品流動站研發、專業分廠承擔產業化的產學研一體化研發格局, 由此形成。

向曉波

川儀控股方、四聯集團董事長

在長達8年的時間裡, 研發團隊先後攻克高靈敏度感測器、多參數複合補償、差壓變送器靜壓、均熱焊接等關鍵技術, 並突破高端壓力感測器系列製造技術。

2011年,川儀生產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智慧變送器在重慶誕生。

“用智慧化生產智慧化”

由於各方面性能都達到當時國際先進水準,川儀自主研發的智慧變送器上市後,逐步替代進口產品。

目前,川儀僅變送器的年產量每年就在50萬台以上,佔據國內市場約50%的份額。

但是,我們要做得不是簡單地擴大規模,而是要建立行業領先的智慧化生產線,“以智慧化生產智慧化”。

川儀股份前三季淨利增長16%

隨著智慧生產線的逐步建立,川儀的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進一步提升,市場擴大,利潤增長。

川儀股份10月30日晚間公佈的2017年三季報顯示,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98億元,同比增長2.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1億元,同比增長16.08%。

據瞭解,接下來川儀將繼續大力開拓中高端應用市場,進一步提升石油化工、煤化工、電力、冶金等行業的市場份額,拓展新能源、城市自動化、智慧水務等產品應用新領域。

部分素材源自中國證券網、重慶日報

│大家都愛讀│

2011年,川儀生產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智慧變送器在重慶誕生。

“用智慧化生產智慧化”

由於各方面性能都達到當時國際先進水準,川儀自主研發的智慧變送器上市後,逐步替代進口產品。

目前,川儀僅變送器的年產量每年就在50萬台以上,佔據國內市場約50%的份額。

但是,我們要做得不是簡單地擴大規模,而是要建立行業領先的智慧化生產線,“以智慧化生產智慧化”。

川儀股份前三季淨利增長16%

隨著智慧生產線的逐步建立,川儀的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進一步提升,市場擴大,利潤增長。

川儀股份10月30日晚間公佈的2017年三季報顯示,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98億元,同比增長2.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1億元,同比增長16.08%。

據瞭解,接下來川儀將繼續大力開拓中高端應用市場,進一步提升石油化工、煤化工、電力、冶金等行業的市場份額,拓展新能源、城市自動化、智慧水務等產品應用新領域。

部分素材源自中國證券網、重慶日報

│大家都愛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