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被八路軍打敗的日軍為何送來“感謝信”

資料圖

抗戰期間, 勇敢頑強的中國人民奮勇抗擊侵略者, 創造出許多令人嘖嘖驚歎的傳奇。 1939年10月25日發生在山東省臨朐縣五井鎮的一次戰鬥,

就頗具代表性。 在這次戰鬥中, 日、偽軍400多人偷襲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一支隊的兩個連, 沒想到“偷雞不成蝕把米”, 不僅100多名偽軍被擊斃, 餘部嚇得狼狽逃竄, 參加偷襲的40餘名日軍除一人被俘外全部丟了命。 更奇的是, 戰後日軍還專門給八路軍留下了一封感謝信。

沉著應戰

1939年初春, 八路軍魯東遊擊第七、八支隊在山東臨朐、沂水、博山三縣交界處整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一支隊, 馬保三任司令員, 錢鈞任副司令員。 6月, 他們和駐紮在魯中的第二、四支隊緊密配合, 粉碎了兩萬多日偽軍的第一次大“掃蕩”, 擴大了根據地。 8月, 第一支隊奉命進入臨朐縣, 支隊司令部駐在茹家莊, 將三營兩個連的兵力放在嵩山腳下的暖水河一帶,

一營營部和一、二兩個連隊駐防在距司令部以北8華里的五井鎮, 三連設防平安峪、冶源一帶。

五井鎮距臨朐城30多華里, 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這個鎮子人煙稠密, 店鋪較多, 四周是石砌圍牆, 高五六米, 四面各有一門, 東門最為高大。

錢鈞率部到達五井之後, 一面抓緊練兵, 一面發動群眾, 建立政權。 他發現五井鎮東邊約300米遠有一座蓮花山, 是該地區的制高點, 就在那裡放了一個班哨, 時刻警戒臨朐城的敵人。

10月25日淩晨2時許, 日偽軍突然出現在鎮外。 錢鈞立即組織反擊。 當他率部趕到東門時, 制高點蓮花山已經被敵人佔領。

各個擊破

敵人從北門發起攻擊。 錢鈞迅速部署兵力:一連守東門, 監視南門;二連到北門, 兼顧東北角炮臺處。

同時, 選派幾名偵察員出鎮迅速摸清敵情。

不久, 偵察員回來了, 還抓了一名偽軍俘虜。 從俘虜口中得知:40餘名日軍是從臨朐城來的, 三四百名偽軍是從青州、臨朐兩個地方來的。 眼下日軍都集中在蓮花山上, 配有“八二”迫擊炮、擲彈筒、輕重機槍等武器。

聽完偵察員的報告, 錢鈞認為:拂曉偷襲, 午後返回駐地, 這是日軍常用的戰法。 只要進行有力反擊, 最多午後, 敵人就會退走。 而我軍眼下雖然只有兩個連, 同敵人一比好像處於劣勢, 但三連駐在平安峪一帶, 相距不遠;況且還有臨朐獨立營駐紮在下五井, 與五井鎮形成掎角之勢, 再加上當地群眾的積極支援, 我方部隊完全可以變被動為主動。 於是, 錢鈞進一步調整了作戰方案:牽制日軍,

斷其退路;狠狠打擊偽軍, 將其擊潰;然後集中兵力圍殲日軍。

這時, 敵人從東門、北門和炮臺處同時向八路軍發起進攻:東門是日軍, 北門和炮臺處是偽軍。 然而, 他們沒料到, 這正給了八路軍各個擊破的好機會。 錢鈞當機立斷, 決定由他在東門指揮戰鬥, 命令李福澤營長趕去北門, 以靈活的戰術, 輔之以政治攻勢, 先打掉偽軍的進攻勢頭。

李營長趕到北門時, 偽軍已接近到圍子前面。 李營長一面組織反擊, 一面命令副連長鮑漢源帶一個排出了北門, 向敵側翼運動。 同時組織戰士在圍牆上喊話:“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中國人不給鬼子當炮灰!”但在偽軍官的威逼和火力掩護下, 仍繼續向八路軍逼進。 戰士們的陣陣排槍、手榴彈在敵群中紛紛爆炸,

偽軍被阻擊在圍牆下, 雙方在僵持著。

偽軍正要組織新的進攻時, 突然側後槍聲大作, 殺聲震天, 八路軍的迂回部隊和聞槍聲趕來支援的臨朐獨立營向他們開火了。 八路軍一陣猛衝, 偽軍大隊長被擊斃, 魯南警備軍的所謂副司令王德平也負了重傷。 偽軍丟下100多具屍體, 狼狽逃去。

在偽軍進攻北門的同時, 東門受到日軍猛烈的攻擊。 幾十名日軍有的已占了東門外的房屋, 有的已接近圍牆。 錢鈞指揮部隊打退了日軍的第一次進攻。

日軍見狀, 推出從鎮外抓來的老鄉, 強迫他們把高粱桔堆到東門下, 企圖放火燒門。 錢鈞指揮戰士們等老鄉們一退走, 立即用水將火澆滅。

擊潰北門的偽軍後, 錢鈞立即調整了部署,加強了東門的防守力量,同時命令鎮子外的部隊向蓮花山側冀迂回。這時,日軍向東門發起了又一次進攻,雖然被擊退,但仍然沒有撤退跡象。

錢鈞立即派通訊員到茹家莊司令部駐地向支隊司令員馬保三報告戰況,請調機炮連火速前來參戰,同時傳令駐紮在平安峪的三連也火速趕來投入戰鬥。

痛殲日軍

天亮後,日軍佈陣情況清晰可見。錢鈞發現蓮花山北麓一座石碑旁,有一挺日軍的重機槍,東門外北邊高大的墳堆後面和張家店南面的亂石堆裡,各有一挺日軍的輕機槍。

為了迷惑敵人,一個戰士用步槍挑著軍帽貼著圍牆往上一舉,立即引來敵人的一陣子彈,軍帽時隱時現,位置不斷變換,讓敵人不停地向軍帽射擊。有幾個戰士看這個辦法奏效,也仿效著吸引敵人火力,其他戰士則借機瞄準射擊敵人。一個手持指揮刀的日軍,伸出頭向鎮上張望,被戰士們一槍擊斃。

不久,日軍開始向蓮花山收縮。這時,八路軍機炮連奉命趕到,並且從司令部帶來了青州、臨朐之敵暫無兵力向五井增援的準確情報。鑒於圍殲敵人的戰機已經成熟,錢鈞命令部隊:立即出擊,奪回蓮花山。進攻開始了,八路軍戰士勇如猛虎,向山上衝鋒。山上守敵憑藉著有利地形和幾件重武器,負隅頑抗。

這時,我們的迫擊炮怒吼了,炮彈不停地落在敵人據守的山頭上。在炮火支援下,八路軍指戰員利用地形地物,迅速沖上山頭,和日軍展開肉搏戰。日軍漸漸不支,奪路下山逃竄。戰士們緊緊追趕,把敵人團團包圍在蓮花山東北山腳下的一片墳地裡。

日軍見突圍不成,只得憑藉墳包、樹林進行垂死掙扎。這時,三連已從平安峪趕來,從南面山上壓了下來。日軍處於四面包圍之中,開始拼死突圍。八路軍重新組織了部隊,三個連隊向殘敵發起了全面進攻。八路軍所有武器一齊向敵人開火。三連戰士們選擇較為有利的攻擊方向和地形,經過兩次衝殺,攻佔了週邊墳包,迫使守敵退入墳地中心。八路軍發起最後衝鋒,終於消滅了所有殘敵。

日軍“致謝”

至此,五井戰鬥勝利結束。偽軍留下100多具屍體,日軍40餘人除一個日本兵因掉在枯井裡而後做了俘虜外,全被擊斃。八路軍總計繳獲重機槍一挺、輕機槍四挺、“八二”迫擊炮一門、擲彈筒兩門,還有大蓋步槍30餘枝和一批手榴彈。

五井戰鬥勝利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沂蒙山區。八路軍為了進一步從心理上瓦解敵人,將日軍屍體進行清洗,裹上白布,屍體上放著各種宣傳品。接著,給駐臨朐城的日軍送去一信,內稱:

臨朐城日本駐軍部隊長閣下:

貴軍於25日在五井與八路軍激戰終日,貴軍官兵全部陣亡,屍體俱全,現放在蓮花山廟前,希接知後酌情處理。如需幫助,願盡力為之。查日軍侵華以來遭遇中國人民之堅決抵抗,八路軍配合人民,持久抗戰,誓死打敗日軍,收復失地,不達目的,決不甘休!敬候明察。

第八路軍駐五井部隊首長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九日

數日後,日軍數百人前來收屍,從望遠鏡裡看到,敵人垂頭喪氣地走上蓮花山,見到屍體,脫帽致哀,接著抬起屍體,匆匆離去,走時留下一封信:

八路軍駐五井部隊長閣下:

貴軍人道主義,本軍欽佩,留下屍體完整無損,特此謝意。

大日本皇軍駐臨朐部隊長

昭和十四年十一月二日

五井殲滅戰的規模雖然不是很大,殲敵也不是很多,但在八年抗戰的初期階段,它對提升我軍民士氣、打擊敵軍囂張氣焰所起的作用卻是巨大的。1939年11月3日,中共山東分局機關報《大眾日報》為此發表題為《慶祝臨朐大勝利》的社論,稱讚五井之戰“是一個偉大的勝利”,並且是“山東抗戰兩年來最模範的勝利戰鬥”。

錢鈞立即調整了部署,加強了東門的防守力量,同時命令鎮子外的部隊向蓮花山側冀迂回。這時,日軍向東門發起了又一次進攻,雖然被擊退,但仍然沒有撤退跡象。

錢鈞立即派通訊員到茹家莊司令部駐地向支隊司令員馬保三報告戰況,請調機炮連火速前來參戰,同時傳令駐紮在平安峪的三連也火速趕來投入戰鬥。

痛殲日軍

天亮後,日軍佈陣情況清晰可見。錢鈞發現蓮花山北麓一座石碑旁,有一挺日軍的重機槍,東門外北邊高大的墳堆後面和張家店南面的亂石堆裡,各有一挺日軍的輕機槍。

為了迷惑敵人,一個戰士用步槍挑著軍帽貼著圍牆往上一舉,立即引來敵人的一陣子彈,軍帽時隱時現,位置不斷變換,讓敵人不停地向軍帽射擊。有幾個戰士看這個辦法奏效,也仿效著吸引敵人火力,其他戰士則借機瞄準射擊敵人。一個手持指揮刀的日軍,伸出頭向鎮上張望,被戰士們一槍擊斃。

不久,日軍開始向蓮花山收縮。這時,八路軍機炮連奉命趕到,並且從司令部帶來了青州、臨朐之敵暫無兵力向五井增援的準確情報。鑒於圍殲敵人的戰機已經成熟,錢鈞命令部隊:立即出擊,奪回蓮花山。進攻開始了,八路軍戰士勇如猛虎,向山上衝鋒。山上守敵憑藉著有利地形和幾件重武器,負隅頑抗。

這時,我們的迫擊炮怒吼了,炮彈不停地落在敵人據守的山頭上。在炮火支援下,八路軍指戰員利用地形地物,迅速沖上山頭,和日軍展開肉搏戰。日軍漸漸不支,奪路下山逃竄。戰士們緊緊追趕,把敵人團團包圍在蓮花山東北山腳下的一片墳地裡。

日軍見突圍不成,只得憑藉墳包、樹林進行垂死掙扎。這時,三連已從平安峪趕來,從南面山上壓了下來。日軍處於四面包圍之中,開始拼死突圍。八路軍重新組織了部隊,三個連隊向殘敵發起了全面進攻。八路軍所有武器一齊向敵人開火。三連戰士們選擇較為有利的攻擊方向和地形,經過兩次衝殺,攻佔了週邊墳包,迫使守敵退入墳地中心。八路軍發起最後衝鋒,終於消滅了所有殘敵。

日軍“致謝”

至此,五井戰鬥勝利結束。偽軍留下100多具屍體,日軍40餘人除一個日本兵因掉在枯井裡而後做了俘虜外,全被擊斃。八路軍總計繳獲重機槍一挺、輕機槍四挺、“八二”迫擊炮一門、擲彈筒兩門,還有大蓋步槍30餘枝和一批手榴彈。

五井戰鬥勝利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沂蒙山區。八路軍為了進一步從心理上瓦解敵人,將日軍屍體進行清洗,裹上白布,屍體上放著各種宣傳品。接著,給駐臨朐城的日軍送去一信,內稱:

臨朐城日本駐軍部隊長閣下:

貴軍於25日在五井與八路軍激戰終日,貴軍官兵全部陣亡,屍體俱全,現放在蓮花山廟前,希接知後酌情處理。如需幫助,願盡力為之。查日軍侵華以來遭遇中國人民之堅決抵抗,八路軍配合人民,持久抗戰,誓死打敗日軍,收復失地,不達目的,決不甘休!敬候明察。

第八路軍駐五井部隊首長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九日

數日後,日軍數百人前來收屍,從望遠鏡裡看到,敵人垂頭喪氣地走上蓮花山,見到屍體,脫帽致哀,接著抬起屍體,匆匆離去,走時留下一封信:

八路軍駐五井部隊長閣下:

貴軍人道主義,本軍欽佩,留下屍體完整無損,特此謝意。

大日本皇軍駐臨朐部隊長

昭和十四年十一月二日

五井殲滅戰的規模雖然不是很大,殲敵也不是很多,但在八年抗戰的初期階段,它對提升我軍民士氣、打擊敵軍囂張氣焰所起的作用卻是巨大的。1939年11月3日,中共山東分局機關報《大眾日報》為此發表題為《慶祝臨朐大勝利》的社論,稱讚五井之戰“是一個偉大的勝利”,並且是“山東抗戰兩年來最模範的勝利戰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