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電影影評《桃姐》:愛是清晨和黃昏的星辰

影片並沒有很強烈的戲劇衝突, 故事的發展也不是靠情節來推動的, 而是依靠影片主人公之間的情感來維繫, 讓觀眾融入到劇中人物的生活,

領悟親情的溫馨與感動。 Roger(劉德華飾)是一位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少爺, 由在其家工作了60年的僕人桃姐(葉德嫻飾)照顧, 過著一種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的大少爺生活。 影片到這裡, 兩人之間的關係或許就僅限於那種主人與僕人之間的主僕關係。 而突然有一天, 桃姐因為病倒而不得不住進了養老院, 倆人之間的關係才有了更加微妙的轉變。 這也是影片情感發展線索的一個轉捩點。 這時的Roger也開始審視自己的過去, 回憶桃姐對於自己家族所做的奉獻。 正如Roger跟自己的好友黃秋生聊天時發出的一句感慨:沒想到, 桃姐來到我家已經這麼久了。

《桃姐》的故事並不複雜, 講述的是少爺Roger相送從小照顧她的傭人桃姐終老的故事(送終), 闡釋的是一段觸人心動的主僕情。 故事從女僕桃姐日常買菜做飯開篇, Roger除了惦念想吃牛舌, 並和桃姐沒有更多的言語交流, 二人間之間的生活略顯機械和冰冷。 故事的轉折從桃姐突然中風開始, Roger想請人照顧桃姐, 桃姐卻提出要去老人院。

人物背景漸漸拉開, 原來桃姐13歲進Roger家門, 已然伺候這個家庭60餘年了, 如今受她照顧的五代人除了已故老人, 其餘均移民美國多年, 身邊只剩她最偏愛的Roger, Roger也就成了桃姐在港唯一“親人”。

就表演層面而言, 葉德嫻的演技已經到了忘我無我的境地,

她於舉手投足談笑回眸間, 塑造出了一個知分寸、守本分、真善良、很寬厚的桃姐, 也再現了一個為家庭服務近60年的堪比家人的忠僕形象。 有兩處, 葉德嫻僅僅用表情就說明了人物內心的萬水千山, 如第一次聽到少爺Roger在眾人面前認她是乾媽時, 再如從養老院回家收拾舊物, 最後離開家門時回頭看的那一眼, 這其中的感受幾乎難以用言語來表達。 劉德華的表演也較他以往內斂, 這個內斂恰好地表現出了富家少爺Roger的內心變化, 他和葉德嫻所產生的互動效果, 令片中母子間的情感交流顯得尤為真切, 且相映成趣。 如兩人關於眼光高的話題, 再如Roger帶桃姐看電影首映, 散場後於街頭攜手散步, 一路聊著有趣的話題,
Roger將桃姐護在人行道內側, 鏡頭追隨著他們的背影, 不遠不近, 這一幕仿佛人生中溫馨而短暫的驛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