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他是張三豐的同門兄弟,卻成為江湖最有名的畫家

黃公望也很奇怪。 作為畫壇“元四家”之首, 他50歲之前的人生, 卻與繪畫之事無涉。

黃公望原名陸堅, 生於南宋鹹淳五年(1269年), 幼有神童之譽。 十歲而宋亡, 家族離散, 無以自存, 險成餓殍。 流亡至永嘉府, 有一位九十歲的黃老先生, 見此童而甚奇之, 說:“吾望子久矣!”將其領回家中, 作為養子。 於是改姓黃, 名公望, 字子久。 關於這位元黃老先生, 史書中並未記載太多, 只說隱居在虞山。 公望在山間度過了平靜的少年時光, 侍奉老先生起居, 讀書習字, 汲水砍柴, 種田牧羊, 與山間飛鳥走獸遨遊。 直到老先生仙去, 公望才離開山林,

走入城市, 謀求生計。

元初廢除科舉, 書生大多飄零江湖。 公望亦不例外, 不到二十歲即走街串巷, 替人抄書寫信, 以謀稻粱。 謀生之餘, 他喜歡臨摹漢魏碑帖, 日夜不輟, 漸有風骨, 字寫得越來越好。 轉眼已到而立之年, 偶然被一位縣令賞識, 招到縣衙裡做了書吏。 如果一切順遂, 積累幾年, 或可升遷至吏目, 過著平靜而體面的生活。 那時大家都會稱讚, 黃吏目的字, 寫得真不錯。

然而數年之後, 其人生軌跡又發生改變。 他因故被牽連入獄, 險些喪命, 直到47歲才被釋放。

靠街頭占卜為生, 又因偶然的機緣加入全真教, 成為丘處機弟子李志常的再傳弟子, 還和張三豐結為好友, 甚至一度結拜為兄弟。

好吧, 這就是黃公望的前半生, 未曾以畫家面目示人。 後來在浪跡江湖、周遊山水的旅程中, 他看著那些山水, 忽然心境澄明, 仿佛回到了童年, 那段平靜的隱居時光, 似乎忘卻了半世憂患, 摒除了平生雜念。

正如南朝宗炳《畫山水序》所言, “餘眷戀廬衡, 契闊荊巫, 不知老之將至。 愧不能凝氣怡身,

傷砧石門之流, 於是畫象布色, 構茲雲嶺。 ”這段話也許用在公望身上最為合適, 在年過半百之後, 他才拿起畫筆, 開始畫山水, 晚年自號“大癡”, 像那個充滿癡心的愚公, 想把這些山水一點點搬到自己的紙上。

富春江北有一座大嶺山, 那是黃公望晚年隱居的地方。 那時他每日漫步江畔, 行走山間, 背囊裡裝著畫具, 每見奇景, 便形諸筆墨。 有時候, 他盤坐在大山裡, 靜靜冥思默想, 把自己融入山水的境界之中, 似乎已然成為畫中之人。

黃公望一生心血之作是長卷《富春山居圖》, 動筆時已79歲, 斷斷續續畫了七年, 幾易其稿, 臨終之前方才完成。 展卷視之, 山色蒼蒼, 江水茫茫, 意境空寂, 風骨高遠, 成為中國山水畫的頂峰之作。

很多年後, 董其昌在蘇州天池山, 感悟到了黃公望, 將其視為精神上的老師, 開始尋找公望的作品。 一次在客舟之中, 他偶然看到《富春山居圖》, 感慨道:“天真爛漫, 複極精能, 展之得三丈許, 應接不暇, 是子久生平最得意筆。 ”

其實, “泥上偶然留指爪, 鴻飛那複計東西?”故紙劫餘, 滄海桑田。 黃公望, 這只亂世之中的孤鴻, 身影一閃, 未及回眸, 早已翩然飛過萬水千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