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人民的名義》吳剛飾演李達康:這個“市委書記”要與眾不同

2017年4月5日訊, 《人民的名義》開播至今已成為熱點話題, 劇中不少實力派戲骨憑藉自己的出色表演贏得觀眾喝彩,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演員吳剛, 他飾演的市委書記李達康有魄力, 雷厲風行, 深得劇迷喜愛。 通過塑造現實中的官員讓劇迷大呼過癮, 在國內電視劇市場上實屬罕見。 吳剛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 在塑造人物方面, 他確實花了大量工夫研究, 怎麼讓這個“市委書記”顯得與眾不同?

“人對了就什麼都對了”

作為當代檢察題材反腐電視劇, 《人民的名義》由編劇周梅森創作, 導演李路執導。 該劇得反腐劇歸來的先機, 以檢察官侯亮平的調查行動為敘事主線, 故事圍繞一家國有老廠的股權爭奪展開。

“那大哥, 行!”提起周梅森, 吳剛這樣評價。 吳剛說, 周梅森的創作在業內口碑自己早有耳聞, 《人民的名義》是周梅森停筆10年後再度出山之作, 劇本創作不僅歷時兩年,

而且結合了他在政府部門掛職過程中獲得的豐富經驗。 “劇本很重要, 任何一部戲, 我上來先找編劇, 編劇的功勞是最大的”, 吳剛說, 周梅森在行業內很有號召力, 與他合作信任度很高, 這種合作也是一種品質的保證, 這就成為吳剛接演《人民的名義》的一個重要原因。

出演這部劇的另一個原因, 是吳剛被導演李路的誠意所感動。 吳剛說, 妻子岳秀清曾經與李路合作過《山楂樹之戀》的電視劇版本。 從妻子那裡, 吳剛大概瞭解到李路是一個做事認真又很有想法的人, 在《人民的名義》籌拍階段, 李路就多次找到吳剛談合作, 最終吳剛被李路說服“推掉其他的戲, 簽了半年賣身契”。 “合作主要是人, 人在, 品質就在,

我的追求是這樣, 作品說話, 人對了什麼都對了……”所以吳剛不惜自降片酬, 為的就是“踏踏實實地幹點事”。

為演市委書記下足功夫

“以前最高級別也就演過站長吧!”吳剛開玩笑說, 他在《潛伏》中扮演的軍統天津站站長陸橋山, 人物刻畫入木三分又豐滿立體,

成為該劇一大亮點。 身為北京人藝的老演員, 吳剛演過各行各業的角色, 但很少出演現實生活中的官員。 剛接演市委書記李達康的角色時, 他確實為此下了不少工夫:“我在網上找了很多各省領導接見、座談、開會的視頻, 你能從裡面撲捉到一些資訊, 有的人非常豪爽, 有的人四平八穩, 從這裡面挑選一些色彩放到人物塑造中去”。

吳剛所做的第二步工作就是熟讀劇本, 他眼中的李達康是一個性格豪放、敢幹敢說、敢愛敢恨的人物, 在這個級別的領導裡這樣的人物不少, 非常富有張力, 但同時又很難拿捏。 “我想嘗試一下我沒做過的事”, 吳剛說, 編劇周梅森剛開始不放心, 問吳剛“李達康怎麼構思, 切入點怎麼進?”在吳剛看來,

這個人物在官場很有說服力和影響力, 能不能在官場繼續, 都很有懸念。 “我讀了很多次劇本, 我的習慣就是要把編劇的意思詮釋出來, 讓人物立體, 是對劇本和編劇的尊重。 ”

對於劇本需要熟悉到什麼程度?吳剛說, 在熟讀劇本的情況下自己對每一場戲都有所瞭解, 比如“第二天要拍36集40場, 我知道這場戲拍什麼, 大概的臺詞我能說下來, 熟到這個地步, 然後完成設定人物的走向, 分到每場戲怎樣表演。 ”因為電視劇的拍攝不是按照情節設定從頭到尾順拍, 而是打亂順序, 這就需要演員對角色“心裡有數”, 不同時間和場景, 展現角色的不同內心情感和人物狀態。

最終, 周梅森對李達康這個人物的塑造不但滿意, 還有些意外, 他對吳剛表演的評價是:“我都沒想到你會把這個人物這麼演。”

與眾不同的李達康“從頭開始”

“我也不知道李達康這樣的官該是什麼樣子,但別人玩過的我就不玩了,我想讓這個角色有吳剛的風格特色和味道,把這些植入到人物讓他活了,就好像提線木偶,李達康在前面,我在後面控制……”在創作人物時,吳剛有著這樣的初衷。“現實中有各式各樣的官員,大家記住的是新聞聯播裡的樣子,真正的官員其實有鮮活的性格,塑造空間比較大,我想嘗試一下我沒做過的事情,把張力拉得越大越好。”說到這裡,吳剛的妻子岳秀清也表示,身邊不少朋友在看過前幾集後,都摸不清李達康到底是正面角色還是反面角色。吳剛也說:“這個人物稍顯另類,在創作上有挑戰,這是周梅森創作的一個技巧。”

吳剛塑造角色的“與眾不同”是“從頭開始”的:“我觀察官員們的髮型,大部分是分頭和背頭,我破了這個習慣,弄了寸頭,顯得有些土,但是符合人物性格。”吳剛說,直到開拍前一天晚上10點,自己還在試妝,化完妝一睜眼,就覺得這個人物不是吳剛了。吳剛說,造型説明讓他找到了一些感覺,在熟讀劇本的情況下他心裡已經有數,自己應該怎麼做,出手如何不一樣,戲裡點點滴滴的東西要麼有所設計,要麼是下意識的但或許是最準確的表演。

演員要做到寸土不讓

對於外界所說的《人民的名義》彙聚國內40多位實力派戲骨同台飆戲互相較勁的說法,在吳剛看來其實並不存在,“把角色演到極致,是一個演員的本能和職責,只要是你的戲,你就要寸土不讓把它做好,這是對演員職業的尊重”。

劇中,李達康這個角色是一個主要脈絡的主要人物,有很多大段大段的獨白,戲份吃重。不過吳剛的妻子岳秀清告訴記者,對於話劇舞臺出身的演員,都很喜歡這種可以表現臺詞功底的戲,吳剛在片場的每一段獨白戲,現場的回饋都覺得特別好,“話劇演員覺得有大段獨白就特別過癮。”而對於請別人配音,嶽秀清與吳剛都顯得有些排斥:“我們最害怕配音,配音之後戲丟失很多,感覺人物就不是自己的……”

說到背臺詞,吳剛的經驗就是“傻背,工夫活兒。”嶽秀清在旁邊補充說,遇到大段臺詞,演員需要明白臺詞的內容和要表達的思想,演員要把獨白化成人物的東西說出來,不是死記硬背,“背大段臺詞要有動作設計,讓觀眾不覺得很長很枯燥,呈現出來觀眾才覺得流暢。這是演員要花的工夫,要有節奏,色彩更濃一點,工夫就要下足。”

大段臺詞的戲很難,幾台機器同時拍,必須一氣呵成,一篇臺詞從頭到尾,斷了的話就要從頭來,可從頭來演員的情緒就斷掉了,現場群眾演員的反應也不對,所以從頭來可能就意味著從頭來十遍。但吳剛有時自己還會要求“重新來”。劇中有一場戲是開辦懶政學習班,那條戲足足18分鐘,當天一條拍過,拍完之後大家都特別滿意。但吳剛覺得有些不對,就與導演李路開始商量,吳剛覺得選景不好,懶政學習班怎麼跟頒發勳章的現場似的,但戲已經拍完了,怎麼辦?後來導演把美術指導找來,三人商量後決定重新拍,於是劇組找遍全南京,終於找到一個符合預期的小學校,把這段戲又拍了一遍。至於最終採用的是哪個版本,吳剛說自己也不知道,但他自己“真的是挺較真兒的,要幹就要幹好”。

夫妻出演夫妻檔更有默契

在《人民的名義》中,吳剛、嶽秀清這對來自北京人藝的演員伉儷又一次聯手出演夫妻。嶽秀清表示,比起和其他演員演夫妻,她與丈夫吳剛合作起來才是心有靈犀,“我與其他演員配戲,主要以人家為主,按照劇本走,但與吳剛合作的時候,只要我說得對,他都接受,我們兩個人非常默契。”

《人民的名義》是以反腐為主的一部大戲,因此在最初的劇本設計中,李達康與妻子的戲份主要呈現在兩個人的不和上,但嶽秀清希望也能在戲裡表現一些家庭方面的細節和夫妻間的溫情。如何為角色“加戲”她與吳剛就很有默契,夫妻步調一致,也有更多時間對臺詞,有些創作細節就是來自於生活中。

嶽秀清舉例說,劇中有一場戲,是她飾演的銀行副行長歐陽菁準備逃跑,就讓丈夫李達康送自己去機場。兩人分離時,吳剛與嶽秀清就加了劇本中原本沒有的“感情戲”:女方對丈夫說了句“你保重”,男方沒有語言,扶了一下妻子的手……“畢竟是夫妻那麼多年,沒准走了就見不到了,儘管是官場,也有溫情瞬間,這些合乎人物特性。”吳剛與嶽秀清都覺得,對於一部人物的政治性豐滿的作品而言,這些情感細節會讓整部劇看上去更加立體和有味道。

他對吳剛表演的評價是:“我都沒想到你會把這個人物這麼演。”

與眾不同的李達康“從頭開始”

“我也不知道李達康這樣的官該是什麼樣子,但別人玩過的我就不玩了,我想讓這個角色有吳剛的風格特色和味道,把這些植入到人物讓他活了,就好像提線木偶,李達康在前面,我在後面控制……”在創作人物時,吳剛有著這樣的初衷。“現實中有各式各樣的官員,大家記住的是新聞聯播裡的樣子,真正的官員其實有鮮活的性格,塑造空間比較大,我想嘗試一下我沒做過的事情,把張力拉得越大越好。”說到這裡,吳剛的妻子岳秀清也表示,身邊不少朋友在看過前幾集後,都摸不清李達康到底是正面角色還是反面角色。吳剛也說:“這個人物稍顯另類,在創作上有挑戰,這是周梅森創作的一個技巧。”

吳剛塑造角色的“與眾不同”是“從頭開始”的:“我觀察官員們的髮型,大部分是分頭和背頭,我破了這個習慣,弄了寸頭,顯得有些土,但是符合人物性格。”吳剛說,直到開拍前一天晚上10點,自己還在試妝,化完妝一睜眼,就覺得這個人物不是吳剛了。吳剛說,造型説明讓他找到了一些感覺,在熟讀劇本的情況下他心裡已經有數,自己應該怎麼做,出手如何不一樣,戲裡點點滴滴的東西要麼有所設計,要麼是下意識的但或許是最準確的表演。

演員要做到寸土不讓

對於外界所說的《人民的名義》彙聚國內40多位實力派戲骨同台飆戲互相較勁的說法,在吳剛看來其實並不存在,“把角色演到極致,是一個演員的本能和職責,只要是你的戲,你就要寸土不讓把它做好,這是對演員職業的尊重”。

劇中,李達康這個角色是一個主要脈絡的主要人物,有很多大段大段的獨白,戲份吃重。不過吳剛的妻子岳秀清告訴記者,對於話劇舞臺出身的演員,都很喜歡這種可以表現臺詞功底的戲,吳剛在片場的每一段獨白戲,現場的回饋都覺得特別好,“話劇演員覺得有大段獨白就特別過癮。”而對於請別人配音,嶽秀清與吳剛都顯得有些排斥:“我們最害怕配音,配音之後戲丟失很多,感覺人物就不是自己的……”

說到背臺詞,吳剛的經驗就是“傻背,工夫活兒。”嶽秀清在旁邊補充說,遇到大段臺詞,演員需要明白臺詞的內容和要表達的思想,演員要把獨白化成人物的東西說出來,不是死記硬背,“背大段臺詞要有動作設計,讓觀眾不覺得很長很枯燥,呈現出來觀眾才覺得流暢。這是演員要花的工夫,要有節奏,色彩更濃一點,工夫就要下足。”

大段臺詞的戲很難,幾台機器同時拍,必須一氣呵成,一篇臺詞從頭到尾,斷了的話就要從頭來,可從頭來演員的情緒就斷掉了,現場群眾演員的反應也不對,所以從頭來可能就意味著從頭來十遍。但吳剛有時自己還會要求“重新來”。劇中有一場戲是開辦懶政學習班,那條戲足足18分鐘,當天一條拍過,拍完之後大家都特別滿意。但吳剛覺得有些不對,就與導演李路開始商量,吳剛覺得選景不好,懶政學習班怎麼跟頒發勳章的現場似的,但戲已經拍完了,怎麼辦?後來導演把美術指導找來,三人商量後決定重新拍,於是劇組找遍全南京,終於找到一個符合預期的小學校,把這段戲又拍了一遍。至於最終採用的是哪個版本,吳剛說自己也不知道,但他自己“真的是挺較真兒的,要幹就要幹好”。

夫妻出演夫妻檔更有默契

在《人民的名義》中,吳剛、嶽秀清這對來自北京人藝的演員伉儷又一次聯手出演夫妻。嶽秀清表示,比起和其他演員演夫妻,她與丈夫吳剛合作起來才是心有靈犀,“我與其他演員配戲,主要以人家為主,按照劇本走,但與吳剛合作的時候,只要我說得對,他都接受,我們兩個人非常默契。”

《人民的名義》是以反腐為主的一部大戲,因此在最初的劇本設計中,李達康與妻子的戲份主要呈現在兩個人的不和上,但嶽秀清希望也能在戲裡表現一些家庭方面的細節和夫妻間的溫情。如何為角色“加戲”她與吳剛就很有默契,夫妻步調一致,也有更多時間對臺詞,有些創作細節就是來自於生活中。

嶽秀清舉例說,劇中有一場戲,是她飾演的銀行副行長歐陽菁準備逃跑,就讓丈夫李達康送自己去機場。兩人分離時,吳剛與嶽秀清就加了劇本中原本沒有的“感情戲”:女方對丈夫說了句“你保重”,男方沒有語言,扶了一下妻子的手……“畢竟是夫妻那麼多年,沒准走了就見不到了,儘管是官場,也有溫情瞬間,這些合乎人物特性。”吳剛與嶽秀清都覺得,對於一部人物的政治性豐滿的作品而言,這些情感細節會讓整部劇看上去更加立體和有味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