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如何讓武術真正走進校園

作為一項強身健體的運動, 武術在立德樹人、強身健體、完善人格以及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在學校開設武術課、開展武術鍛煉無疑會“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 然而, 近年來受西方文化的影響, 不少青少年熱衷跆拳道等一些舶來的體育運動, 傳統武術在一些學校受到冷落。 武術在校園開展得如何?存在哪些問題和瓶頸?如何才能做到人人參與, 讓武術真正進校園?記者近日隨中央媒體採訪團對長沙市的4所高中和婁底市新化一中進行了採訪和調查。

學武術, 強體質,

添技能

姚欣敏是湖南省長沙一中高三等10多所學校建立培訓基地, 通過武術教師引領、社會機構輔助的做法, 培訓學生6萬余名, 有效緩解了體育教師不足的矛盾。

 推廣武術從簡單易學做起

少林寺武校(//www.dfssslws.com)創編的“武之魂”武術操融長拳、南拳、八卦掌、象形拳、搏擊、跆拳道、太極於一體, 動靜結合、韻律感強, 在1000多名高一學生的演繹下深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據稱這套拳讓該校畢業生在北大、清華的新生聯誼中大出風頭。

據瞭解, 為了更好地在校園裡普及武術運動, 2010年8月教育部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發文, 向全國中小學推廣實施武術健身操。 邵世偉認為, 武術進校園應該要讓武術簡約化, 動作越簡單越好, 學習的人群越多越好。

他舉例說, 現在把太極拳分為8式、16式、24式和48式幾種, 其目的就是讓武術易學, 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廣大中小學生儘快掌握。 他表示:“武術進校園並不是讓孩子們成為武術家或專業運動員, 而是讓他們通過接觸武術, 激發學習興趣, 養成鍛煉的良好習慣。 ”

據瞭解, 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將從2014年開始, 加大對體育教師武術技能的培訓。 有關體育院校武術專業學生的培養工作也將進入快速通道。

儘管通過武術健身操和少年拳等, 能讓青少年瞭解武術的簡單套路和基本步法, 但武術要想真正走進校園,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讓人人都參與, 有關部門還需付出更多努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