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退役操盤手剖析機構到底如何吸籌,小散哭喊好多套路啊!

今天給大家分享機構操盤套路之吸籌,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上升通道吸籌方法:

選擇在黎明前黑暗或者大盤人氣悲觀的時候,

借著夜幕做掩護, 悄悄地走出不為投資者所注意的緩慢上升通道。 這個時候, 一般拋單多為割肉之舉, 機構操盤手可以隱蔽吸納廉價籌碼。 當盤面上檔有大賣單掛出的時候, 可以分批或照單全收, 但這樣勢必會引起股價上漲, 導致市場人士警覺。 那麼我們完全可以以實質性買單買進上方大單籌碼的同時, 稍晚幾秒用另一台電腦確認向下以實質性賣單賣出極小部分的股票, 這樣利用人氣不旺或市場人士都不注意時, 既不引起價格上漲, 又能吸到廉價籌碼。 採取多進少出的形式, 吸納廉價籌碼。 當上檔無大賣單出現的情況下, 無論大勢漲得再好, 千萬要按兵不動, 不要徒勞去做高股價。 如果有小賣單主動出現,
也不要去維護盤面(如果籌碼還不足的話), 讓股價自由地回落, 直到再次有大賣單出現......也有的時間, 由於大勢不好的原因, 上檔不斷有大賣單出現, 主力只好抓緊吸籌力度......這樣雖然多進少出, 一天下來, 不知不覺中到收盤時, 在日K線上也做成了個中陽線。 但由於還可以在相對低位再次吸到廉價籌碼, 增加相對低位元的成交密度, 降低持倉成本。 這時可以趁收盤時, 非職業投資者注意力比較渙散, 下檔承接盤稀薄時, 再次用少量籌碼將股價打下。 第二天可以在此價位反復吸納籌碼, 爭取在交易的相對低位元增加籌碼的密集程度, 增加低位的籌碼吸收量, 降低持倉成本。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某個價位上的流通籌碼日趨減少,
總是固定在某個價位區域很難再吸到廉價籌碼了。 可以小幅度地以實質性的小買單稍稍推升股價, 然後進行新一輪的吸籌。 雖然此時的成交量絕對是真刀真槍的買進, 但因為量能不大, 大多也不會引起市場投資者的注意。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 日積月累, 仍然會在日K線或走勢圖上留下小規模的上升通道。 並且由於股價長期的穩定, 會給一些散戶投資者造成一種安全的感覺, 而不願低價賣出籌碼, 造成主力吸貨被動。 當這種吸貨方法進行一段的時候, 漸漸會引起專業人士的注意。 那麼沒關係, 下面我們將採用下跌趨勢或者打壓的方法建倉。

二.下降趨勢或打壓方式建倉:

要做出一個下降趨勢或採用打壓方法建倉,

必須要拋出一部分籌碼。 如果拋出的籌碼太多, 反而適得其反, 得不償失。 我們先談一下下降通道的運作方法和吸籌機理吧!

1.下降通道.選擇大盤下跌或者人氣低迷、悲觀的日子開始建倉。 首先利用開盤時, 下檔承接盤稀薄時, 拋出小量籌碼, 就可將股價造低。 由於大勢不好, 人氣低迷, 市場上空頭氣氛較濃, 再加上股價下跌, 技術形態難看, 一般散戶投資者都會紛紛拋售籌碼。 這時主力可以在下檔的買單上分批掛進小量買單, 守株待兔, 待成交完畢後再行掛出買單, 周而復始;也可以根據需要, 使買單的重心逐步下移或者橫盤......在尾市的時候再次利用人氣渙散和承接買單稀少時打低股價, 連同自己當日買進的籌碼造成主動被套......幾次三番股價重心逐步下探.......由於股價逐步下跌,

一些散戶投資者會逐漸產生惜售心態, 或者擺出一幅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 這樣勢必會影響到主力吸籌的效果。 這時可以用實質性買單分批吃進上檔賣單, 製造小幅反彈, 而後再度步入下跌通道, 給上方套牢者或散戶投資者施加以更大的心理和思想壓力, 迫使他們交出籌碼......

2.打壓吸籌:也就是通常說的炸單。 此種方法通常適用於大盤或板塊人氣極度悲觀或者個股有利空襲來的時候。 在恐慌氣氛正濃, 下檔又無人承接時, 在下檔首先埋下大單子, 然後以小單子向下賣出, 促使關注或者持有該股的人在股價不斷下跌的心理壓力下, 眼看著下檔買單一點點被賣單吞噬掉,忍不住產生一種想賣出去的衝動,可下決心把股票賣出去後,股價也就見底回升了......其實主力還是把大多數籌碼自己賣給自己,只是向下誘導股價,大多數投資者看到股價下跌而且帶著成交量,都紛紛賣出,其實正中主力下懷!但這種方法只適用於市場形象差和主力倉位較輕的股票。如果市場形象較好的個股採用此方法,往往會在炸單的同時被其他主力機構捷足先登,投雞不成蝕把米,反而會弄巧成拙。主力倉位較重的也應回避此方法,否則會造成一些跟風或者炒底盤介入者成本比自己還低,對自己以後的拉抬和出貨形成不利局面。

三.橫盤吸貨:該方法多用於績優大盤股上。有時候由於個股基本面非常優良,股價一有異動,就會引來大批的跟風盤,造成主力沒吸到貨股價已經漲了開去的局面。但如果採取向下打壓的方法,恐怕手中打壓的籌碼就象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會被其他的散戶和機構一一接走。這時可以採用橫盤吸貨的方法吸貨,在大盤上漲的時候在上檔的阻力位處放上虛張聲勢的大賣單,適時阻止住股價的上漲,嚇走多頭;在股價下跌的時候,在下檔分批埋上小買單,吸納籌碼。在跌到關鍵位置時,在支撐位上放上大買單,嚇跑空頭。這樣股價在上有蓋板,下有託盤的區域內運行,主力可盡情吸籌;也可以利用主動性的買賣單量控制股價,走出平臺走勢。由於平臺橫盤時間較長,有時連個差價也難以打出來,看著其它的股票潮起潮落,頻頻有差價可賺,絕大多數投資者都會耐不住寂寞,拋出廉價籌碼,去追求短線收益......

四.以上三種吸籌方法是最基本的吸籌手段,可單獨使用,也可根據市場人氣靈活組合運用。通過組合使用,可以在股價的歷史底部區域不斷地塑造一些經典的頭部狀態,誘使跟風盤和上檔的套牢盤交出籌碼。對於很多散戶來說,他們只注重形態和形態的重要性,很少有人注意形態所處的位置和形態代表的意義。更多的人喜歡研究股價上漲和下跌的表像,極少有人願意去深入地研究股票上漲和下跌的背後實質和機理,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功夫在圖形之外。

五:無論在吸籌的基本方法單獨運用或者組合運用上,都可以利用技術形態或者技術指標進行有效的配合。由於一些市場行為的研究者們也分為兩大門派:技術形態和技術指標,尤其是一些短線客,往往企圖在市場上刻意尋求一種戰勝市場的捷徑,而對技術指標崇拜有加,這將會給我們造成可乘之機。我們在研究技術指標的同時,更注重研究技術指標的計算方法和原理,找出其內在的真實機理,加以控制和運用......

通過股價異動---拉高或者打低收盤價和當日內的最高價和最低價或者低開、高開等等,可以改變和操控技術指標,促使這些指標為我們服務。

六.漲停板吸貨方法和跌停板吸貨方法:

我們在研究散戶的心理時,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大致也可以歸納為三類:

第一類散戶:股價上漲時不怕,跌時害怕。這種散戶比較普遍。他們在股價上漲時興高采烈,稍有震盪就會逃之夭夭,往往是追漲殺跌,買高賣低,股價翻了一倍,帳上卻沒收益。遇見股價震盪幅度稍微大點,往往還會出現虧損,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賺了指數賠了錢。

第二類散戶是套不怕,不怕套,怕不套的類型。他們往往在股價下跌的時候被套住了,就會安心持股,甘願被套,有的甚至一拿幾年。如果有一天股價稍微上漲或保本,或稍有贏利,他們也會束手無策,生怕股價再次下跌,失去逃跑機會,再次挨套的恐懼心理會促使他們不問青紅皂白,奪路出局,往往股價在他們出局後會一路高歌,青雲直上......

第三類散戶喜歡靜態地看待事物。喜歡從技術指標或形態上尋找短線機會。譬如箱體或者平臺,進行低買高賣,賺取蠅頭不利.......

根據以上散戶的心理狀態,可以採取漲停板或跌停板方式進行吸籌:

比如0653ST九州,在2000年7月27日以前的時候,主力在4——6月份的三重底結構內吸納了一定的籌碼,後來由於大勢熱點集中在重組股和ST類個股上,主力為了抓住戰機,在7月27日上午,決定進行最後一次吸籌。當天上午10點左右,該主力在突破前期3次都沒有沖過的高點5。97元價位後,於10

點左右把股價打至漲停價位6.09元處,借助前期跟進散戶三次在箱體頂部沒賣而坐電梯的後悔莫及心理,一上午之內,五次打開漲停板,並且放出巨大的成交量,促使所有持有0653ST九州的投資者,驚慌失措,生怕不賣出去,辛辛苦苦賺到的蠅頭小利會象前幾次一樣再度失去!於是散戶竟相拋售......主力成功接納了大批的廉價籌碼,直到下午開盤,浮碼才漸趨穩定,股價牢牢封在漲停......第二天股價再度漲停,第三天摸高到漲停後開始回檔後,然後又接連四個漲停......

跌停板的吸貨方法;1999年12月份,0682東方電子經過長期的橫盤後跌破平臺,走出跳水行情,12月27日該股以跌停板開盤,使跳水行情進入白熾化狀態,散戶恐慌拋盤如雲,最後這些廉價籌碼都被主力在絕對低位一網打盡,從而展開一輪翻番的拉升行情......

漲停板吸貨方法的運用:漲停板的位置最好選擇在前期的投資者都能預測到的阻力位附近。這樣經過反復的打開漲停,更能促進散戶對後市不確定性的遐想,增加心理壓力,引發拋售欲望,然後再吸取籌碼。

跌停板吸貨方法運用;在強勢市場裡,選擇有利空襲擊的個股,破壞技術和走勢形態,引起止損盤拋售;或採取炸單的形式,促使日K線上陰線越跌越快,越跌越大,促使持股者的心理壓力大增,引起投資者不拋售將會下跌空間無限的恐懼感。白熾化狀態時以大單封住跌停,這時散戶的拋盤竟相而至,待散戶拋盤達到一定程度時,主力可釜底抽薪,採取撤單形式撤走自己的賣單,然後以實質性的買單大肆吸收上檔的拋盤,達到快速建倉的目的。

關於吸籌期間媒體輿論的應用:

主力在吸籌期間,總會有意無意地留下痕跡來,引起一些輿論媒體的關注。如在吸籌末期,可趁勢拉抬股價,突破上檔阻力位;如果在吸籌初期,在跟風盤不太旺盛時可反向操作,向下打壓股價,促使股價下跌,嚇退欲跟進者,如果吸籌不多,而散戶又跟風旺盛,主力可暫放棄操作,讓股價短期內自生自滅。待媒體輿論的影響力逐步消退後,可利用手中籌碼再行打壓股價,造成主力出貨跡象,誘使散戶割肉出局。

九.總述:

總的來說,在主力吸籌期間,主力無論是從技術指標或技術形態、K線組合或股價走勢,一般多採用反向操作,堅決拒絕與投資者和技術人士對話,促使他們進也錯,出也錯,不斷追高踏低,左一耳光,右一巴掌,打擊其跟進的信心。也可通過技術指標、技術形態、股價走勢,利用媒體輿論等工具向投資者撒謊,影響投資者正確的判斷能力,最終導致投資者錯誤的決策,從而達到低位元建倉的目的。

六.拉高建倉:

這是一種利用散戶慣性思維逆向操作的一種典範。由於市場人士大多會認為主力為了降低成本會採取打壓股價進行建倉或主力建倉往往在低位的習慣性思維而採取的逆反手段,把股價推升至相對高位建倉的一種方法。

但這種方法的使用必須依照幾條先決條件:1.股票絕對價位不高;2.必須確定大盤處於牛市初期或中期;3.公司後市有重大利好或大題材做後盾;4.有大比例分配方案;5.有足夠的資金控盤,具備中長線運作思路。以上條件缺一不可。

這種建倉方法的好處是能夠加快吸取籌碼的速度,縮短建倉時間,爭取拉升戰機。這種方法往往容易誤導投資者,促使其發生方向性的錯誤判斷。市場人士往往把主力推高建倉誤解為主力拔高,推高後的建倉行為理解為主力派發,這樣主力就很容易買進大量籌碼。雖然主力成本相對較高,但由於大盤處於大牛市的初中級階段,個股背後有重大題材和利好,在推高建倉的背後,個股就會存在更大的漲幅。比如0425徐工科技(原名徐工股份),從19995月份起,主力開始推高建倉,埋頭苦吃籌碼,把股價從9塊多錢一路推高到13元附近,然後又向下緩慢盤跌到12元附近,很多市場人士認為主力在出貨,竟相逃走,主力順利接走大批籌碼。筆者認識的一位元投資者,在該股沒有主力的時候持有該股長達兩年時間,苦苦等待拉升機會。可惜在主力推高建倉的過程中,看錯方向,誤以為主力出貨,在12元的時候逃走了。後來該股經過一年時間運作,股價從主力建倉成本的12元附近一直上漲到最高49元(複權後),漲幅達到300%!

這種方法採用逆向思維,但必須遵照一定的先決條件。比如在熊市時,或股價絕對價位較高或個股基本面無重大變化時忌用。如果有很寬裕的建倉時間的話,一般也不提倡用此方法,畢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主力運作成本。

拉升前的準備工作

一般說來,標準主力一般將資金劃分為兩大用途。用資金比重的70%左右做為戰略建倉部分,剩餘30%左右低吸高拋做為滾動拉抬股價之用。

經過我們前期種種努力的運做,基本上已經完成戰略建倉的過程。下一步就是要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拉抬股價,促使股價脫離成本區域。

在兩軍作戰之前,為了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軍隊一般都要派出一股先遣的小組,進行交戰前的偵察工作,以探明敵我雙方的力量懸殊,現在部隊上稱做“偵察兵”,古時候所謂“探子”。

在股市上也一樣。作為主力,在準備大幅拉抬股價之前,也應該瞭解和掌握多空力量的懸殊,以及市場對該股股價的認同程度和其他投資者的持籌意願。這時候,就要選擇在合適的時機,用小部分資金拉抬和打壓股價,以探明市場對該股的反應和其他投資者對該股的持籌意願。根據市場和其他投資者不同的表現,再採取相對應的策略,進一步運做股價。這個過程,就叫作“試盤”。我們看“試盤”和用兵打仗上的“偵察兵”的功能是不是很相近呢?

當然,不是運作每檔股票都要試盤的。這就象在用兵打仗上一樣,在敵我力量懸殊極大的情況下,比如敵方只有一個班,而我軍有一個團或者一個師,那就不用大費周折,對方肯定不堪一擊。在股市上,如果主力掌握流通盤絕大多數籌碼,市場上只存在一定意義上的流通籌碼的話,則試盤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義。試盤的主要目的也就是為了更好地掌握主動,利用技巧造市,盡可能有效地降低主力運作成本,從而起到火借風威的良好效果。

喜歡本文的朋友,歡迎關注,轉發,收藏,點贊!謝謝

眼看著下檔買單一點點被賣單吞噬掉,忍不住產生一種想賣出去的衝動,可下決心把股票賣出去後,股價也就見底回升了......其實主力還是把大多數籌碼自己賣給自己,只是向下誘導股價,大多數投資者看到股價下跌而且帶著成交量,都紛紛賣出,其實正中主力下懷!但這種方法只適用於市場形象差和主力倉位較輕的股票。如果市場形象較好的個股採用此方法,往往會在炸單的同時被其他主力機構捷足先登,投雞不成蝕把米,反而會弄巧成拙。主力倉位較重的也應回避此方法,否則會造成一些跟風或者炒底盤介入者成本比自己還低,對自己以後的拉抬和出貨形成不利局面。

三.橫盤吸貨:該方法多用於績優大盤股上。有時候由於個股基本面非常優良,股價一有異動,就會引來大批的跟風盤,造成主力沒吸到貨股價已經漲了開去的局面。但如果採取向下打壓的方法,恐怕手中打壓的籌碼就象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會被其他的散戶和機構一一接走。這時可以採用橫盤吸貨的方法吸貨,在大盤上漲的時候在上檔的阻力位處放上虛張聲勢的大賣單,適時阻止住股價的上漲,嚇走多頭;在股價下跌的時候,在下檔分批埋上小買單,吸納籌碼。在跌到關鍵位置時,在支撐位上放上大買單,嚇跑空頭。這樣股價在上有蓋板,下有託盤的區域內運行,主力可盡情吸籌;也可以利用主動性的買賣單量控制股價,走出平臺走勢。由於平臺橫盤時間較長,有時連個差價也難以打出來,看著其它的股票潮起潮落,頻頻有差價可賺,絕大多數投資者都會耐不住寂寞,拋出廉價籌碼,去追求短線收益......

四.以上三種吸籌方法是最基本的吸籌手段,可單獨使用,也可根據市場人氣靈活組合運用。通過組合使用,可以在股價的歷史底部區域不斷地塑造一些經典的頭部狀態,誘使跟風盤和上檔的套牢盤交出籌碼。對於很多散戶來說,他們只注重形態和形態的重要性,很少有人注意形態所處的位置和形態代表的意義。更多的人喜歡研究股價上漲和下跌的表像,極少有人願意去深入地研究股票上漲和下跌的背後實質和機理,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功夫在圖形之外。

五:無論在吸籌的基本方法單獨運用或者組合運用上,都可以利用技術形態或者技術指標進行有效的配合。由於一些市場行為的研究者們也分為兩大門派:技術形態和技術指標,尤其是一些短線客,往往企圖在市場上刻意尋求一種戰勝市場的捷徑,而對技術指標崇拜有加,這將會給我們造成可乘之機。我們在研究技術指標的同時,更注重研究技術指標的計算方法和原理,找出其內在的真實機理,加以控制和運用......

通過股價異動---拉高或者打低收盤價和當日內的最高價和最低價或者低開、高開等等,可以改變和操控技術指標,促使這些指標為我們服務。

六.漲停板吸貨方法和跌停板吸貨方法:

我們在研究散戶的心理時,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大致也可以歸納為三類:

第一類散戶:股價上漲時不怕,跌時害怕。這種散戶比較普遍。他們在股價上漲時興高采烈,稍有震盪就會逃之夭夭,往往是追漲殺跌,買高賣低,股價翻了一倍,帳上卻沒收益。遇見股價震盪幅度稍微大點,往往還會出現虧損,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賺了指數賠了錢。

第二類散戶是套不怕,不怕套,怕不套的類型。他們往往在股價下跌的時候被套住了,就會安心持股,甘願被套,有的甚至一拿幾年。如果有一天股價稍微上漲或保本,或稍有贏利,他們也會束手無策,生怕股價再次下跌,失去逃跑機會,再次挨套的恐懼心理會促使他們不問青紅皂白,奪路出局,往往股價在他們出局後會一路高歌,青雲直上......

第三類散戶喜歡靜態地看待事物。喜歡從技術指標或形態上尋找短線機會。譬如箱體或者平臺,進行低買高賣,賺取蠅頭不利.......

根據以上散戶的心理狀態,可以採取漲停板或跌停板方式進行吸籌:

比如0653ST九州,在2000年7月27日以前的時候,主力在4——6月份的三重底結構內吸納了一定的籌碼,後來由於大勢熱點集中在重組股和ST類個股上,主力為了抓住戰機,在7月27日上午,決定進行最後一次吸籌。當天上午10點左右,該主力在突破前期3次都沒有沖過的高點5。97元價位後,於10

點左右把股價打至漲停價位6.09元處,借助前期跟進散戶三次在箱體頂部沒賣而坐電梯的後悔莫及心理,一上午之內,五次打開漲停板,並且放出巨大的成交量,促使所有持有0653ST九州的投資者,驚慌失措,生怕不賣出去,辛辛苦苦賺到的蠅頭小利會象前幾次一樣再度失去!於是散戶竟相拋售......主力成功接納了大批的廉價籌碼,直到下午開盤,浮碼才漸趨穩定,股價牢牢封在漲停......第二天股價再度漲停,第三天摸高到漲停後開始回檔後,然後又接連四個漲停......

跌停板的吸貨方法;1999年12月份,0682東方電子經過長期的橫盤後跌破平臺,走出跳水行情,12月27日該股以跌停板開盤,使跳水行情進入白熾化狀態,散戶恐慌拋盤如雲,最後這些廉價籌碼都被主力在絕對低位一網打盡,從而展開一輪翻番的拉升行情......

漲停板吸貨方法的運用:漲停板的位置最好選擇在前期的投資者都能預測到的阻力位附近。這樣經過反復的打開漲停,更能促進散戶對後市不確定性的遐想,增加心理壓力,引發拋售欲望,然後再吸取籌碼。

跌停板吸貨方法運用;在強勢市場裡,選擇有利空襲擊的個股,破壞技術和走勢形態,引起止損盤拋售;或採取炸單的形式,促使日K線上陰線越跌越快,越跌越大,促使持股者的心理壓力大增,引起投資者不拋售將會下跌空間無限的恐懼感。白熾化狀態時以大單封住跌停,這時散戶的拋盤竟相而至,待散戶拋盤達到一定程度時,主力可釜底抽薪,採取撤單形式撤走自己的賣單,然後以實質性的買單大肆吸收上檔的拋盤,達到快速建倉的目的。

關於吸籌期間媒體輿論的應用:

主力在吸籌期間,總會有意無意地留下痕跡來,引起一些輿論媒體的關注。如在吸籌末期,可趁勢拉抬股價,突破上檔阻力位;如果在吸籌初期,在跟風盤不太旺盛時可反向操作,向下打壓股價,促使股價下跌,嚇退欲跟進者,如果吸籌不多,而散戶又跟風旺盛,主力可暫放棄操作,讓股價短期內自生自滅。待媒體輿論的影響力逐步消退後,可利用手中籌碼再行打壓股價,造成主力出貨跡象,誘使散戶割肉出局。

九.總述:

總的來說,在主力吸籌期間,主力無論是從技術指標或技術形態、K線組合或股價走勢,一般多採用反向操作,堅決拒絕與投資者和技術人士對話,促使他們進也錯,出也錯,不斷追高踏低,左一耳光,右一巴掌,打擊其跟進的信心。也可通過技術指標、技術形態、股價走勢,利用媒體輿論等工具向投資者撒謊,影響投資者正確的判斷能力,最終導致投資者錯誤的決策,從而達到低位元建倉的目的。

六.拉高建倉:

這是一種利用散戶慣性思維逆向操作的一種典範。由於市場人士大多會認為主力為了降低成本會採取打壓股價進行建倉或主力建倉往往在低位的習慣性思維而採取的逆反手段,把股價推升至相對高位建倉的一種方法。

但這種方法的使用必須依照幾條先決條件:1.股票絕對價位不高;2.必須確定大盤處於牛市初期或中期;3.公司後市有重大利好或大題材做後盾;4.有大比例分配方案;5.有足夠的資金控盤,具備中長線運作思路。以上條件缺一不可。

這種建倉方法的好處是能夠加快吸取籌碼的速度,縮短建倉時間,爭取拉升戰機。這種方法往往容易誤導投資者,促使其發生方向性的錯誤判斷。市場人士往往把主力推高建倉誤解為主力拔高,推高後的建倉行為理解為主力派發,這樣主力就很容易買進大量籌碼。雖然主力成本相對較高,但由於大盤處於大牛市的初中級階段,個股背後有重大題材和利好,在推高建倉的背後,個股就會存在更大的漲幅。比如0425徐工科技(原名徐工股份),從19995月份起,主力開始推高建倉,埋頭苦吃籌碼,把股價從9塊多錢一路推高到13元附近,然後又向下緩慢盤跌到12元附近,很多市場人士認為主力在出貨,竟相逃走,主力順利接走大批籌碼。筆者認識的一位元投資者,在該股沒有主力的時候持有該股長達兩年時間,苦苦等待拉升機會。可惜在主力推高建倉的過程中,看錯方向,誤以為主力出貨,在12元的時候逃走了。後來該股經過一年時間運作,股價從主力建倉成本的12元附近一直上漲到最高49元(複權後),漲幅達到300%!

這種方法採用逆向思維,但必須遵照一定的先決條件。比如在熊市時,或股價絕對價位較高或個股基本面無重大變化時忌用。如果有很寬裕的建倉時間的話,一般也不提倡用此方法,畢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主力運作成本。

拉升前的準備工作

一般說來,標準主力一般將資金劃分為兩大用途。用資金比重的70%左右做為戰略建倉部分,剩餘30%左右低吸高拋做為滾動拉抬股價之用。

經過我們前期種種努力的運做,基本上已經完成戰略建倉的過程。下一步就是要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拉抬股價,促使股價脫離成本區域。

在兩軍作戰之前,為了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軍隊一般都要派出一股先遣的小組,進行交戰前的偵察工作,以探明敵我雙方的力量懸殊,現在部隊上稱做“偵察兵”,古時候所謂“探子”。

在股市上也一樣。作為主力,在準備大幅拉抬股價之前,也應該瞭解和掌握多空力量的懸殊,以及市場對該股股價的認同程度和其他投資者的持籌意願。這時候,就要選擇在合適的時機,用小部分資金拉抬和打壓股價,以探明市場對該股的反應和其他投資者對該股的持籌意願。根據市場和其他投資者不同的表現,再採取相對應的策略,進一步運做股價。這個過程,就叫作“試盤”。我們看“試盤”和用兵打仗上的“偵察兵”的功能是不是很相近呢?

當然,不是運作每檔股票都要試盤的。這就象在用兵打仗上一樣,在敵我力量懸殊極大的情況下,比如敵方只有一個班,而我軍有一個團或者一個師,那就不用大費周折,對方肯定不堪一擊。在股市上,如果主力掌握流通盤絕大多數籌碼,市場上只存在一定意義上的流通籌碼的話,則試盤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義。試盤的主要目的也就是為了更好地掌握主動,利用技巧造市,盡可能有效地降低主力運作成本,從而起到火借風威的良好效果。

喜歡本文的朋友,歡迎關注,轉發,收藏,點贊!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