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博通披露收購高通的策略,中國大陸和臺灣晶片廠首當其衝

昨晚, 博通正式宣佈, 以每股收益為70.00美元現金和股票收購高通全部股份的提議。 根據博通的提議, 高通股東所獲得的每股70.00美元將包括60.00美元現金和每股10.00美元的Broadcom股份。 無論高通公司未決的恩智浦半導體交易是按照目前披露的110美元/股的條件完成, 或交易終止, 該提議均有效。 擬議中的交易價值約為1300億美元, 其中包括250億美元的淨債務, 這將對高通在目前披露的條件下收購恩智浦產生影響。

博通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Hock Tan表示:“博通的建議是引起了兩家公司股東及利益相關者的注目。 我們的提議為高通股東提供了一個實質性的直接的溢價現金股票,也保證了他們有機在合併後的公司發揮潛力,這種互補的交易將使合併後的公司成為一個擁有尖端技術和產品組合的全球通信領導者。

如果我們不相信我們共同的全球客戶會接受提議, 我們就不會提出。 隨著越來越廣泛的產品多樣化, 合併後的公司將為我們的全球客戶提供更先進的半導體解決方案, 並提高股東的價值。

博通首席財務官Thomas Krause表示:“博通在業務領域一直執行得很好。 自2013年以來,博通已經完成五大並購, 並進行了快速的去杠杆化和公司整合, 由此為我們的股東,員工和客戶創造了價值。 鑒於我們產品的互補性, 我們相信, 任何與高通合併所需的監管要求都將及時得到滿足。

我們期待與高通立即進行討論, 這樣我們就能簽署最終協議, 迅速完成這筆交易。

據博通方面表示, 收購高通後將創建一個領先的多元化的通信半導體公司:高通公司的手機業務將於博通的進行強勢組合,將創建出一個強大的、全球性的公司及令人印象深刻的技術產品組合。

加速創新, 向全球客戶提供更先進的半導體解決方案:由於規模的增強、業務廣泛和財務靈活性,合併後的公司將得益于其加速創新的能力, 並為全球客戶提供更先進的半導體解決方案。

引人注目的經濟利益:合併後的公司財務狀況將增強,得益於博通的經過驗證的操作模型和行業領先的利潤率。 合併後的博通和高通,包括恩智浦半導體,2017財年形式上的收入約510億美元,息稅前利潤約230億美元。

高通正式回應

面對博通的收購邀約, 高通方面也在昨晚做了正式回應, 他們證實已經收到了來自博通有限公司(納斯達克:AVGO)的非約束性主動提議, 收購了高通公司所有的未償股份, 包括每股60.00美元的現金和10.00美元的Broadcom股票。

高通董事會與其財務和法律顧問協商, 將對該提議進行評估, 以尋求對高通股東的最大利益採取的行動。 高通將沒有進一步的評論, 直到其董事會完成其審查。

高通董事會和管理層繼續執行其戰略, 將該公司定位為在下一階段的盈利增長即保持財務紀律和穩健的資本回報計畫的同時, 專注於將在移動領域的領導地位以擴大到更新的機會。

隨著技術和產品路線圖進入新行業, 高通有大量機會為股東帶來巨大的超預期價值。

博通想吞下高通的原因

博通二度「以小吃大」, 向全球手機晶片龍頭高通發出總價逾千億美元的收購邀約。 一般預期, 摩爾定律面臨失效、半導體業大者恒大的趨勢, 5G和物聯網時代必備的聯網技術、高通進行中的全球最大車用晶片廠恩智浦(NXP)等四大考量, 應該是博通想促成「雙通」強強合併的原因。

博通是全球第二大IC設計公司, 有意並購全球最大IC設計公司高通, 等於是「以小吃大」。 但這並不是博通第一次以規模較小的姿態出手收購比自己規模大的企業, 早於2015年, 博通的前身安華高(Avago)就宣佈並購比自己大一倍的博通,

去年初完全並購後, 才將公司名稱改回博通。

這次博通意欲並購高通, 就兩家公司全年的營收規模來看, 高通截至9月底的2017財年營收為223億美元, 而博通2016年則超過150億元, 差距不像安華高當時並博通那樣遠。

不過, 以產品線來看, 「雙通」的互補空間則是相當大, 等於是以高通稱霸全球的通訊晶片, 加上博通多元的WiFi、觸控、無線充電、功率放大器(PA)和FBAR濾波器等RF元件產品, 達成高度互補和整合。

從外在情勢來看, 高通這幾年遭遇各國反壟斷調查, 今年與大客戶蘋果間的專利侵權訴訟, 獲利命脈—專利授權金營運模式受到嚴苛挑戰, 再加上聯發科爭食中低階市場, 造成獲利和股價下滑, 形勢上處於腹背受敵, 確實給了博通提親的空間。

美國一名行業分析師Christopher Rolland週一表示,博通公司擅長於有線通信,高通則專注於無線通訊,因此博通和高通的合併在戰略上有積極意義,能夠帶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另外能夠在全球5G通信到來之前,增強各自業務的競爭力。

雙通合併,最受傷的是中國大陸和臺灣廠商

此一併購案若能夠讓高通董事會點頭,此收購金額勢必將寫下半導體並購案的歷史新高記錄,同時也開啟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全新里程碑。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認為,後續觀察重點除了博通在車用電子市場的佈局外,還有此並購案對全球晶圓代工的影響及對臺灣與大陸晶片產業的衝擊。

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師姚嘉洋表示,博通所瞄準的,極有可能是完成收購恩智浦半導體(NXP)的「新高通」。高通本身在全球無線通訊居於領先地位,在完成恩智浦的收購後,將一躍成為全球車用半導體方案最為完整的供應商,考量車用電子市場將持續擁有一定的成長動能,加上博通也是車用乙太網路的主要晶片供應商,收購高通將替博通帶來相當大的效益。

姚嘉洋進一步指出,除了恩智浦在車用半導體是最大的供應商外,另一項關鍵在於恩智浦在通訊基礎建設端也有相當豐富的產品線,能與博通高度互補。觀察博通過去的並購案以及營收類別的比重,通訊基礎建設可說是博通相當重要的命脈,而恩智浦的前二十大客戶中,就有五家是通訊基礎建設業者。

如果博通成功收購高通,以下幾個面向需多加留意:

1. 提升對晶圓代工與封測業者的議價能力

完成收購高通的博通,對於全球半導體產業將有相當程度的影響。首先,對於晶圓代工與封測業者的議價能力將顯著提升,未來全新的博通與台積電以及日月光的互動關係將是觀察重點之一。

2. 臺灣IC設計產業將面臨更嚴苛的市場競爭

臺灣IC設計業者以聯發科為首,一直以來在消費性電子領域都有相當不錯的表現。但隨著消費性電子領域的成熟,智慧手機市場的成長動能日漸趨緩,臺灣IC設計業者在工業、車用與基礎建設等領域卻較少著墨,隨著國外IC業者紛紛透過並購在諸多垂直應用市場快速攻城掠地,利用完整的解決方案,提高其他競爭對手的進入門檻,這使得臺灣IC設計業者恐將面臨更嚴苛的市場競爭。

3. 中國晶片業者受考驗,中國政府態度成關鍵

近年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急起直追,對於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力日漸提升,其中如四維圖新、瑞芯微近期皆推出ADAS晶片進軍車用市場,顯示出中國晶片業者的強烈企圖心。然而,博通收購高通後,對於剛踏入車用電子的中國晶片業者來說,無疑是一大震撼彈。為了保護中國國內車用晶片業者的未來發展,中國政府是否會採取反制措施,將是相當重要的觀察指標。

4. 半導體業者版圖出現變化

由於高通宣佈收購恩智浦後,恩智浦旗下仍有數座晶圓廠與封測廠,在廠房未有出售的情況下,博通將成為全球第三大的半導體業者,僅次於英特爾與三星,這也將一口氣拉開與其他全球主要半導體業者的距離。但依照博通過去的經營策略,為了提升營運效率,通常會將不需要的產品部門快速出售,因此,未來博通是否會將晶圓廠與封測廠售出,也值得留意。

附:博通收購高通演示稿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1449期內容,歡迎關注。

美國一名行業分析師Christopher Rolland週一表示,博通公司擅長於有線通信,高通則專注於無線通訊,因此博通和高通的合併在戰略上有積極意義,能夠帶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另外能夠在全球5G通信到來之前,增強各自業務的競爭力。

雙通合併,最受傷的是中國大陸和臺灣廠商

此一併購案若能夠讓高通董事會點頭,此收購金額勢必將寫下半導體並購案的歷史新高記錄,同時也開啟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全新里程碑。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認為,後續觀察重點除了博通在車用電子市場的佈局外,還有此並購案對全球晶圓代工的影響及對臺灣與大陸晶片產業的衝擊。

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師姚嘉洋表示,博通所瞄準的,極有可能是完成收購恩智浦半導體(NXP)的「新高通」。高通本身在全球無線通訊居於領先地位,在完成恩智浦的收購後,將一躍成為全球車用半導體方案最為完整的供應商,考量車用電子市場將持續擁有一定的成長動能,加上博通也是車用乙太網路的主要晶片供應商,收購高通將替博通帶來相當大的效益。

姚嘉洋進一步指出,除了恩智浦在車用半導體是最大的供應商外,另一項關鍵在於恩智浦在通訊基礎建設端也有相當豐富的產品線,能與博通高度互補。觀察博通過去的並購案以及營收類別的比重,通訊基礎建設可說是博通相當重要的命脈,而恩智浦的前二十大客戶中,就有五家是通訊基礎建設業者。

如果博通成功收購高通,以下幾個面向需多加留意:

1. 提升對晶圓代工與封測業者的議價能力

完成收購高通的博通,對於全球半導體產業將有相當程度的影響。首先,對於晶圓代工與封測業者的議價能力將顯著提升,未來全新的博通與台積電以及日月光的互動關係將是觀察重點之一。

2. 臺灣IC設計產業將面臨更嚴苛的市場競爭

臺灣IC設計業者以聯發科為首,一直以來在消費性電子領域都有相當不錯的表現。但隨著消費性電子領域的成熟,智慧手機市場的成長動能日漸趨緩,臺灣IC設計業者在工業、車用與基礎建設等領域卻較少著墨,隨著國外IC業者紛紛透過並購在諸多垂直應用市場快速攻城掠地,利用完整的解決方案,提高其他競爭對手的進入門檻,這使得臺灣IC設計業者恐將面臨更嚴苛的市場競爭。

3. 中國晶片業者受考驗,中國政府態度成關鍵

近年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急起直追,對於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力日漸提升,其中如四維圖新、瑞芯微近期皆推出ADAS晶片進軍車用市場,顯示出中國晶片業者的強烈企圖心。然而,博通收購高通後,對於剛踏入車用電子的中國晶片業者來說,無疑是一大震撼彈。為了保護中國國內車用晶片業者的未來發展,中國政府是否會採取反制措施,將是相當重要的觀察指標。

4. 半導體業者版圖出現變化

由於高通宣佈收購恩智浦後,恩智浦旗下仍有數座晶圓廠與封測廠,在廠房未有出售的情況下,博通將成為全球第三大的半導體業者,僅次於英特爾與三星,這也將一口氣拉開與其他全球主要半導體業者的距離。但依照博通過去的經營策略,為了提升營運效率,通常會將不需要的產品部門快速出售,因此,未來博通是否會將晶圓廠與封測廠售出,也值得留意。

附:博通收購高通演示稿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1449期內容,歡迎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