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把電站鍋爐節能減排做到全國第一!這家企業守護“綠水青山”!

除渣系統國內排名第一, 煙氣餘熱回收系統國內排名第一, 產品遍及全國並出口周邊國家和地區……在電站鍋爐節能減排這個細分行業, 青島達能環保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真正做到了國內第一, 世界領先。

去年達能主營業務收入77406萬元, 淨利潤4991萬元, 經濟效益持續穩定增長, 還將延伸產業鏈, 籌畫3年內上市, 做強做大, 形成品牌優勢。

提供領先的解決方案

當前市場上的除渣系統, 有義大利公司研發的網帶式幹渣機和英國公司研發的履帶式幹渣機, 這兩種都存在降低鍋爐效率、對爐渣適應性差的缺陷。

直到2012年達能研發出新型鱗鬥式幹渣機, 較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而我國幹渣機也由此完成了從引進吸收到自主創新的轉變。 改用這項技術的哈密煤電大南湖電廠運行電耗降低17%到20%, 維護工作量減少了80%。

另一項拳頭產品煙氣餘熱回收系統, 利用與靜電除塵一體化技術, 實現煙氣餘熱利用和除塵的雙重目的, 低溫消塵排放。 目前已有130餘台投入運行, 系統性能優於國外同類技術, 市場份額占50%, 處於技術和市場領導者地位。

青島達能環保設備有限公司一角

在國內首台1000MW示範工程中, 大唐潮州電廠加裝達能的煙氣餘熱回收系統後, 煙氣溫度降低35攝氏度以上, 每千瓦時煤耗降低2.09克。 可別小看這2.09克煤, 三年時間發電廠積少成多累計節約標準煤3萬多噸, 減少煙塵排放329噸,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42萬噸, 共計節約成本2742萬元。

達能公司總工程師李蜀生認為, 在產品上的巨大優勢來自于達能對技術創新的執著。 正是靠著“創新驅動”, 達能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牢牢佔據領軍位置。

近年來達能共獲得發明專利14項、實用新型專利70余項,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金橋獎、創新成果金獎、國內首台套獎、省科技一等獎”等分量極重的創新獎項。 達能還參與煙氣餘熱回收利用系統和低溫除塵器的行業標準制定, 目前均處於最終認證階段。

不斷拓展國際市場

不滿足國內第一, 達能渴望在國際市場有更大作為。

李蜀生介紹, 國家出於環保等方面的考慮, 嚴控火電項目建設, 靠國內新上馬的火電項目已經很難支撐業務發展。

除了著眼於國內既有火電項目的環保節能改造外, 達能開始發力國際市場, 專攻東南亞和南美等新興市場的電廠建設項目以及發達國家老電廠的升級改造。

進軍國際市場,

最大的困難是標準的差異。

國外專案執行的是更為嚴格的歐美標準, 注重對企業資質、企業規模和品質控制體系等綜合考核, 在生產方面還派遣項目經理進廠監督。 企業只有全方位高標準達到要求才能列入合格供應商之列, 方能進行招標。

達能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力, 通過幹渣機、煙氣除塵設備等拳頭產品, 打造品牌差異化和技術競爭優勢, 尤其以優質產品和個性化定制服務贏得了國際客戶的信任, 提升了品牌影響力和中國製造的形象。

在一家美國公司的電廠項目中, 韓國浦項作為總包商原本並未將達能列入招標目錄。 該美國公司的專案現場負責人曾實地考察過達能的除渣系統, 認為能解決幹渣處理95%的問題,

專門指定總包商使用達能設備。

通過不斷研發新產品、開拓市場, 並在原有產品上深耕, 達能已被世界認可, 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在除渣方面, 無論是運行台數還是技術水準都是國際第一。

目前達能已通過韓國各大總包商的認證, 下一步將提升品質並發揮優勢, 參與歐美國家與日本各項目招標。

集聚“外腦”構建開放創新體系

對創新的追逐沒有止境。 除了掌握行業標準制定的話語權, 達能還多方聯姻高校院所, 集聚“外腦”資源, 不斷增強科技支撐。

在達能廠房裡兩個藍色的自動焊接機器人尤為引人注目, 這種機器人是與西安交大青島研究院合作研發, 用於焊接複雜零部件, 精度大幅提高, 生產效率達到人工焊接的3到5倍。

達能的焊接機器人

不只是與西安交大合作,達能現有技術人員近百人,占企業總人數八分之一,年研發投入千萬元,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清華大學院士主導的院士專家工作站、餘熱利用節能除塵專家工作站、青島市級工程研究中心、英國研發中心等。

並與山東大學合建節能減排研究所、與西安交通大學合建焊接技術研究所,通過資源分享、優勢互補,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合作體系。

現在的達能,不僅憑藉20多年1200多台設備的技術研發和經驗積累,在電站鍋爐的固廢和氣廢處理技術上達到世界領先水準,更通過和諸多“外腦”的協作不斷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針對電廠迴圈冷卻水多採用磷系配方藥劑,長期使用造成水資源富營養化、有害離子濃度增加,達能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推廣極化水處理技術,其安全、經濟和環保優勢是加藥無法做到的,是迴圈水處理的一次革命。

目前達能研發的電廠重金屬廢水處理新產品也即將上市,並可應用于石化冶煉和市政污泥處理等新領域。

達能的焊接機器人

不只是與西安交大合作,達能現有技術人員近百人,占企業總人數八分之一,年研發投入千萬元,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清華大學院士主導的院士專家工作站、餘熱利用節能除塵專家工作站、青島市級工程研究中心、英國研發中心等。

並與山東大學合建節能減排研究所、與西安交通大學合建焊接技術研究所,通過資源分享、優勢互補,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合作體系。

現在的達能,不僅憑藉20多年1200多台設備的技術研發和經驗積累,在電站鍋爐的固廢和氣廢處理技術上達到世界領先水準,更通過和諸多“外腦”的協作不斷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針對電廠迴圈冷卻水多採用磷系配方藥劑,長期使用造成水資源富營養化、有害離子濃度增加,達能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推廣極化水處理技術,其安全、經濟和環保優勢是加藥無法做到的,是迴圈水處理的一次革命。

目前達能研發的電廠重金屬廢水處理新產品也即將上市,並可應用于石化冶煉和市政污泥處理等新領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