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清明|故鄉還在,只是我們再也找不到牧童與杏花村!

仲春與暮春之交便是中國傳統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清明。 歲月流逝中, 唯有這個時節, 心底的寄託最為惆悵。

年少不知清明意,

識得清明非少年!有母親的地方便是家, 有祖墳的地方便是故鄉!我的家鄉便在一個湘西的小村莊裡, 先輩也均長眠在鄉間, 與大山及四季鮮花為伴。 猶記孩童時代, 每到清明, 父親總會早早準備好酒、紙錢、鞭炮等一應祭祀用品, 帶著我依次前往先輩墳前祭拜。 每到一座墳前, 父親總會淡淡地告訴我這是哪位先輩, 在世時曾些什麼難忘事蹟, 雖然當時的我心思並未在這上面。 那時的我, 更執著於漫山的油菜花和樹影間灑下來的金色陽光;那時的清明, 模糊而清晰。

只到父親離去, 清明於我霎時間“清明”起來!踏上歸途, 這是每個中國人的“清明”使命!近鄉情更怯, 無語淚朦朧。 雖已是日漸沒落的鄉間小村, 但這裡有祖輩活動的場所, 他們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繁衍生息, 世代相傳。 他們與青山綠水為鄰, 與藍天白雲為伴, 以土地為母, 以大山為父;他們質樸勤勞, 有共同的鄉音, 有共同的節日, 有共同的長相……一陣山風吹來, 山上粉色的桃花、金黃的油菜花傳來陣陣清香。

這一切,

多麼似曾相識, 然而卻又如此陌生!那時的清明, 不僅有油菜花、有山風、有陽光, 還有隨遇的“掛清”鄉鄰、奔走的玩童、田間勞作的父老。 而如今, 一切如此寂靜, 寂靜到陌生。 田地荒蕪、玩童不再、鄉鄰漸老……就連那時四處撒歡的大黃狗也難覓蹤影。 這是我的故鄉嗎?我的孩子是否還會知道, 這裡其實真的也是他的故鄉?

來到父親的墳前, 周圍的野草生怕寂寞一般地包圍了他。 清理掉野草、祭拜了先輩, 不知不覺已是傍晚。 告別父親, 踏上歸途, 再沒有偶遇的鄉鄰、晚歸的孩童, 唯有幾家昏黃的燈光逐漸亮起, 仿佛在努力照亮晚歸的路……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為欲斷魂”。 一句詩文寫盡天下人清明寄託與惆悵。 可知千年後, 斷魂依舊,

只是我們再也找不到牧童與杏花村!我們早已迷失在故鄉的田野, 找不到歸處……

清明|故鄉還在, 只是我們再也找不到牧童與杏花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