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黃渤周迅分享表演“真”相 稱想演偶像劇

11月6日晚十點檔, 由電影頻道《今日影評》與演員周迅攜手製作的表演文化傳承系列特別節目《表演者言》上線首播。 演員黃渤作為首位表演者嘉賓以“求實”為命題,

與觀眾一起分享表演經驗、細數從影以來作品中的精彩片段、熱聊表演背後的故事。 作為相識多年的老友, 黃渤與周迅難得有機會一起探討表演, 只需要16分鐘的節目卻聊了2個多小時, 兩人相似的表演經歷產生了不少共同語言, 也為年輕演員提供了不少好建議。 此前一直沒機會與好友周迅合作的黃渤, 還“遺憾”的表示“她現在已經不太演偶像劇了, 所以給我的機會比較少。 ”

黃渤周迅分享表演“真”相 當年“發小”如今“演員”

作為演員, 黃渤與周迅都是比較早就開始接觸表演, 又都是先演戲之後才進入專業領域深造的。 當年因為在同一個歌廳唱歌, 兩人彼此熟識, 周迅就講述了拿出自己出演片段給黃渤看的故事,

兩人對那段剛接觸表演, 因一個小角色就興奮的日子都還記憶猶新。 正是彼時不斷的嘗試與多樣的社會歷練, 無形中鍛煉了演員需要觀察生活、學習生活的能力, 最終無形中慢慢積累了表演素材, 黃渤將其形容為“一個大硬碟”, 之後表演時提取的就是生活中最真實的狀態。

演技的不斷精進, 背後都會有演員付出的努力。 黃渤學習配音的經歷就對其塑造角色起到了不少説明, “因為語言是跟角色創作完全分不開的”, 而周迅也表示為紀錄片配音的經歷, 讓她受益匪淺。 為了磨練演技, 演員還必須不斷挑戰不同類型的角色。 黃渤和周迅近年來都嘗試了不少不同類型的角色, 兩人都就表示是這是為了更好的保持演員的“新鮮感”,

給自己帶來一些新的刺激。 黃渤說:“拍多了戲會比較模式化, 容易成為一種限制, 如果自己不想一直重複, 就要去尋找新的方法和方向。 ”

真實必須要有心理依據 “演員”本身同樣需要真誠

但表演上無限接近真實, 其實是每個演員可遇不可求的。 因為平時愛看紀錄片, 周迅曾想說如果一個演員成為“紀錄片式”的演員會不會更好?可所有真的東西其實又很難“表演”出來。 黃渤通過《親愛的》體會到, 丟失孩子的切膚之痛, 相對表演上的“安靜”要比“爆發”更重要——而所謂表演的“真”相, 其實背後必須有一個真實的心理依據, 這個比“演的像”對演員來說更重要。

對於身邊正在經歷相同境遇的年輕演員,

黃渤和周迅也毫不吝嗇的給出了自己最好的建議。 周迅就表示:“演員心裡的自由不能被物質所打擾。 ”不管是藝術片、商業片, 平日裡對生活的態度, 就能看出一個演員的好壞。 黃渤也認為, 現在市場越來越好其實給新人的機會更多, 需要儘早保護起演員內心底的真誠, “尤其在前幾部戲, 對你表演觀點的建立極其重要。 ”而一個演員除了做到對表演和角色真誠, 更應該在成長中體會在一個行業裡所背負的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