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為反欺詐注入科技新動能

如今, 線上交易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包括手機支付、網上申請貸款等等, 都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生活, 提高了效率。

然而, 技術的快速更新, 在帶來諸多益處的同時, 也出現了新的風險。 小雨點網貸首席風控官陳紹林告訴《經濟日報》記者, 網路上做信用貸款, 放款快, 沒有線下檢驗, 最大的風險就是批量欺詐。 據他介紹, 騙貸集團突破反欺詐演算法以後, 可以快速造成巨大損失。 而損失以後追查也很困難, 對很多互聯網金融平臺而言, 欺詐所造成損失已經超過了客戶信用風險損失。

值得關注的是,

在互聯網金融領域, 目前反欺詐技術已經發展到了哪一步?還有什麼需要突破的地方呢?

反欺詐的核心要點是“三真”

“反欺詐不是一個靜態過程, 因為對方永遠在尋找你的漏洞。 ”在互聯網金融領域, 這樣的看法已經成為業內共識。 也就是說, 反欺詐需要的是互聯網金融機構一整套的“抵禦”, 必須做到與時俱進, 能夠自我更新, 識別新的欺詐手法, 提高欺詐成本。

當前互聯網金融業務中, 常見的欺詐行為有哪些呢?據瞭解, 金融欺詐涉及的業務環節多, 且手段多樣, 也較為隱蔽。 主要包括偽造身份註冊或冒用他人身份註冊, 帳戶被盜用或冒用, 同時向多個互聯網金融平臺申請超過自身償還能力的貸款, 惡意拖欠,

此外, 還包括返利套現、薅羊毛等行為。

“反欺詐的核心要點是‘三真’, 即真實身份、真實場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