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錢包癟了,會修車了!13萬買7年老奧迪算“撿漏”嗎?

開門見山, 今天所要檢測的這台二手車可謂是“盡人皆知”!估計大家通過封面圖也知道這是台奧迪A6L了, 但今天這台與上次所寫的《15W買輛8年的奧迪A6, 撿漏還是入坑?》A6雖然車齡差不錯, 但車況卻有著天壤之別!連我檢測完成後都覺得“這台二手車, 誰買誰哭死”.....(此車賣家要價15萬)

A6L也不用我過多介紹了, 只要你能說出5款車的名字, 知其中必有奧迪A6....但隨著A6的風潮減減冷卻並且同級別競爭車型的增多, 現在想買一台新A6的朋友已經不多了。 但它在二手車市場的鋒芒依舊不減, 很多車況好點的A6, 車商當天收車然後3天內出手絲毫不是問題。

話不多說, 馬上開始檢測今天這台“誰買誰哭”的奧迪A6L!

很多車都能通過第一感覺對車況有個大致評分, 但“老德系”在不檢測前真的是不敢妄下結論。 在不抬升車輛拆卸底護板前, 總有種“驚喜”在等著你去發現....也見到過很多同款車保養的很好的原車主, 所以相比於日系, 德系更能充分體現“一車一況”的二手車精髓所在。

車輛至今行駛了18.1萬公里, 按照車輛所設計的50萬公里行駛里程, 現在還不算高。 但18萬公里+7年車齡絕對是個艱辛的檢測過程!

因為是進店檢測二手車, 所以先對車輛進行底盤抬升, 結合底盤上的問題再檢測其他位置, 最終對車輛的工況、撞擊、隱患進行整體預估。

其實不喜歡總寫德系老車怎麼怎麼樣, 但今天的客戶也是我們微信號的粉絲, 並且對我們每週發的文章每篇必看!可最終還是選了這樣一台二手車, 所以寫漏油只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 沒有不能買車的!但一定要瞭解整體車況再給出相應價格!

拆卸底護板後就看到了滿滿的油液(油太多, 手機都對不上焦了), 幾乎是所有的底盤部件上都沾滿了油液....已經無法分清楚哪裡漏油哪裡不漏油了。 但可以預估出兩個位置99%會存在漏油:

1.發動機油底殼漏油, 這個位置幾乎老車都會出現。

2.發動機與變速箱結合處漏油(曲後油封), 變速箱上的油液應該就是曲後油封出來的。

車輛的半軸漏油點十分明顯,也是一個可以100%確定的漏油位置。

因為底盤全是油液的原因,所以現階段只能確定上述幾個位置。如果買賣雙方想要準確找出位置,就需要先把有膠圈的各種部件接縫處清理乾淨(只清理接縫處即可),然後讓車輛行駛一段時間在抬升底盤來看,這種方法確定漏油點比較準確。

其實車輛漏油並不是哪個部件發生了問題或怎樣,90%都是因為密封膠圈老化所致。其實很多老德系都是上圖中的漏油程度,但沒有親生看過自己車輛的底盤,開起來也沒有任何問題,就會被大家所忽略。

通過車輛的前部進氣格柵觀察內部,還能看到一根水管因為撞擊變形。但車輛兩側的縱梁都沒有任何損傷,撞擊也沒有導致水管破損嚴重,所以現階段沒有更換的必要,也不屬於事故車的範疇。

車輛的發動機艙乍看之下還算不錯,這也是客戶看上它的原因,但經過仔細的檢測卻發現了一大堆問題!

首先是發動機氣門室蓋的漏油,這個位置幾乎所有老車都會出現滲油或漏油。維修費用也不算貴基本上300元搞定。

真空泵雖沒有達到漏油的程度,但縫隙處也是滲出了不少油液。雖不影響車輛的正常使用,但後期再行駛幾萬公里就會大概率漏油,到時候就需要維修了。

車輛電瓶蓄電量已經嚴重不足了,並且經過7年的時間還是原廠那塊電瓶....不論是客戶還是賣家都應該進行更換了。

到了一個最有爭議的位置了,這台老奧迪到底燒不燒機油?我可以肯定的說:燒!但是“燒”的程度是否在合理範圍內短期看不出來。通過對機油尺的觀察,並沒有發現機油缺失的情況,並且機油成色也還算不錯(後備箱也沒有機油桶),所以憑藉經驗應該燒機油不明顯(就是在一個保養週期內不用刻意添加機油)。

不管是涼車還是啟動熱車後,防凍液的都低於最低刻度標準,而且我在檢測防凍液冰點值時還發現了一個問題。

剛抽出一點兒防凍液放到儀器上,就發現防凍液內雜質太多,而且我還是從油壺的上層抽取的....並且防凍液冰點值也不達標,需要對防凍液進行更換了。

車輛的空濾管變形已經無法密封嚴謹,也就是說現在進入到發動機的空氣,大部分都沒通過空濾過濾,而是直接從上圖中密封不嚴的位置進入,原則上講肯定會對車輛造成隱患損傷。

可能這台二手奧迪A6L最拿得出手的就是內飾了....經過我們的檢測沒有任何功能性按鍵損壞,並且經典的配色沒有留下歲月的痕跡。

只有一些主駕周圍容易碰到的位置存在磨損痕跡,但車輛18萬公里的行駛里程有點磨損掉漆不叫事兒!在看到了底盤和發動機艙問題後,估計客戶最滿意的就是內飾了....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檢測(問題太多費時間....)主要問題都介紹了,剩下的例如全車噴漆(除車頂)應該都是“小剮蹭”造成的,就不過多介紹了。估計本來誠意滿滿的客戶看到這些問題後,應該是快吐血了。這台車不光是完美的繼承了“老德系”的基因,並且原車主對於車輛保養也是很粗心!如果客戶買了肯定先是大幾千的維修費用,所以給客戶分清利弊後果斷放棄。

二手車行情:

此車估價:13萬元

(以上三張圖都是正常車況下的參考價格及成交記錄)

如果沒抬升底盤、如果沒進行細緻的檢測,我可以給這台A6估出14+萬的價格,但是發現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除了沒有嚴重事故外幾乎是很差的車況。我真覺得今天的客戶幾百元的檢測費“即虧也值”!因為檢測出這麼多車輛問題,對於車輛估價直線下降(已經不是幾百元就能修好的了)。但是作為我們的忠實粉絲,買這種車心理沒點數嗎?.....

面對這樣的“德系血統”,看完啥感想?

歡迎評論和轉發!

檢車無憂,您值得信任的二手車檢測機構!

車輛的半軸漏油點十分明顯,也是一個可以100%確定的漏油位置。

因為底盤全是油液的原因,所以現階段只能確定上述幾個位置。如果買賣雙方想要準確找出位置,就需要先把有膠圈的各種部件接縫處清理乾淨(只清理接縫處即可),然後讓車輛行駛一段時間在抬升底盤來看,這種方法確定漏油點比較準確。

其實車輛漏油並不是哪個部件發生了問題或怎樣,90%都是因為密封膠圈老化所致。其實很多老德系都是上圖中的漏油程度,但沒有親生看過自己車輛的底盤,開起來也沒有任何問題,就會被大家所忽略。

通過車輛的前部進氣格柵觀察內部,還能看到一根水管因為撞擊變形。但車輛兩側的縱梁都沒有任何損傷,撞擊也沒有導致水管破損嚴重,所以現階段沒有更換的必要,也不屬於事故車的範疇。

車輛的發動機艙乍看之下還算不錯,這也是客戶看上它的原因,但經過仔細的檢測卻發現了一大堆問題!

首先是發動機氣門室蓋的漏油,這個位置幾乎所有老車都會出現滲油或漏油。維修費用也不算貴基本上300元搞定。

真空泵雖沒有達到漏油的程度,但縫隙處也是滲出了不少油液。雖不影響車輛的正常使用,但後期再行駛幾萬公里就會大概率漏油,到時候就需要維修了。

車輛電瓶蓄電量已經嚴重不足了,並且經過7年的時間還是原廠那塊電瓶....不論是客戶還是賣家都應該進行更換了。

到了一個最有爭議的位置了,這台老奧迪到底燒不燒機油?我可以肯定的說:燒!但是“燒”的程度是否在合理範圍內短期看不出來。通過對機油尺的觀察,並沒有發現機油缺失的情況,並且機油成色也還算不錯(後備箱也沒有機油桶),所以憑藉經驗應該燒機油不明顯(就是在一個保養週期內不用刻意添加機油)。

不管是涼車還是啟動熱車後,防凍液的都低於最低刻度標準,而且我在檢測防凍液冰點值時還發現了一個問題。

剛抽出一點兒防凍液放到儀器上,就發現防凍液內雜質太多,而且我還是從油壺的上層抽取的....並且防凍液冰點值也不達標,需要對防凍液進行更換了。

車輛的空濾管變形已經無法密封嚴謹,也就是說現在進入到發動機的空氣,大部分都沒通過空濾過濾,而是直接從上圖中密封不嚴的位置進入,原則上講肯定會對車輛造成隱患損傷。

可能這台二手奧迪A6L最拿得出手的就是內飾了....經過我們的檢測沒有任何功能性按鍵損壞,並且經典的配色沒有留下歲月的痕跡。

只有一些主駕周圍容易碰到的位置存在磨損痕跡,但車輛18萬公里的行駛里程有點磨損掉漆不叫事兒!在看到了底盤和發動機艙問題後,估計客戶最滿意的就是內飾了....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檢測(問題太多費時間....)主要問題都介紹了,剩下的例如全車噴漆(除車頂)應該都是“小剮蹭”造成的,就不過多介紹了。估計本來誠意滿滿的客戶看到這些問題後,應該是快吐血了。這台車不光是完美的繼承了“老德系”的基因,並且原車主對於車輛保養也是很粗心!如果客戶買了肯定先是大幾千的維修費用,所以給客戶分清利弊後果斷放棄。

二手車行情:

此車估價:13萬元

(以上三張圖都是正常車況下的參考價格及成交記錄)

如果沒抬升底盤、如果沒進行細緻的檢測,我可以給這台A6估出14+萬的價格,但是發現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除了沒有嚴重事故外幾乎是很差的車況。我真覺得今天的客戶幾百元的檢測費“即虧也值”!因為檢測出這麼多車輛問題,對於車輛估價直線下降(已經不是幾百元就能修好的了)。但是作為我們的忠實粉絲,買這種車心理沒點數嗎?.....

面對這樣的“德系血統”,看完啥感想?

歡迎評論和轉發!

檢車無憂,您值得信任的二手車檢測機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