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全球最有權勢中央銀行掌門人被內定了

人無千日好, 花無百日紅。 昨日, 美聯儲百年來首位女掌門珍妮特·耶倫的接班人就在全球眾目睽睽之下被“內定”了!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宣佈, 提名64歲的美聯儲理事傑羅姆·鮑威爾出任下一屆美聯儲主席。 擁有美聯儲“首富”、華爾街“旋轉門”精英、財政部副部長等眾多光環加持的鮑威爾, 也成為第一個沒有經濟學專業背景的美聯儲主席。 作為全球最有權的央行掌門人, 鮑威爾又將引領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駛向何方?對全球經濟產生哪些外溢影響?

華爾街“旋轉門”的精英

作為此前炙手可熱的候選人,

特朗普此次提名可謂毫無懸念。 彼時, 鮑威爾還有4位實力不俗的競爭對手:泰勒、耶倫、沃什和科恩。 公開發表對特朗普政策不滿的科恩早早OUT, 現任美聯儲主席耶倫與經濟學家泰勒也因與特朗普政策立場“互相看不對眼”而無緣美聯儲主席職務。 最終, ”安全牌”鮑威爾獲得川普垂青。

出身法律世家的鮑威爾, 擁有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學士和喬治城大學法學博士, 並無金融學專業背景。 對鮑威爾的提名也打破了近年來經濟學家對美聯儲主席位置的壟斷, 此前, 耶倫、伯南克和格林斯潘三位主席均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

梳理鮑威爾的簡歷不難發現, 他在華爾街幹過律師和投行, 在老布希執政時期擔任財政部副部長, 當過私募投資基金凱雷集團合夥人, 也在智庫當過學者, 2012年經時任總統奧巴馬提名出任美聯儲理事至今。

由於在財政部和華爾街長時間的工作經歷, 身為共和黨人的鮑威爾不僅人脈深厚, 與共和黨高層、華爾街大佬交往甚密, 並遵循美國政商兩界的“旋轉門”傳統,

遊刃有餘地在華爾街和華盛頓之間遊走。

不得不提的是, 鮑威爾“錢商”很高, 是為掙錢能手。 2017年鮑威爾曾披露個人財產狀況, 身價在1970萬至5500萬美元, 包括高盛、摩根大通等投行的股票, 以及美國房地產ETF等資產。 這些在華爾街工作期間積攢下來的資產, 把鮑威爾推上了美聯儲“首富“的交椅。

特朗普打出“安全牌”

關於特朗普與耶倫隔空喊話“互相看不對眼”, 知事此前曾多次關注。 此次選擇共和黨背景的鮑威爾被視為特朗普的“安全”選擇。 與鴿派的耶倫相比, 相對中立的鮑威爾立場顯得更加“鷹派”, 同時“放鬆金融監管”的主張也被視為向華爾街示好的信號。

10月初, 鮑威爾就美國金融監管改革發表講話, 對於較小機構而言,

今後會有比較大的空間來減輕“沃爾克規則”帶來的負擔, 而對大型機構而言, 監管部門在優化“沃爾克規則”方面仍有顯著的靈活性。 “沃爾克規則”是奧巴馬在2010年1月時公佈的, 由奧巴馬政府的經濟復蘇顧問委員會主席保羅·沃爾克提出, 即禁止銀行利用參加聯邦存款保險的存款, 進行自營交易、投資對沖基金或者私募基金。

鮑威爾表示, 監管雖有作用, 但也應考慮對市場的影響, 這是一個不斷權衡的平衡過程, 更多的監管並不是解決每一個問題的最好方法。 作為同在華爾街深耕多年的商人政客, 這一主張深得特朗普之心。

今年早期, 特朗普就放鬆金融監管方面與耶倫發生過激烈爭執。 特朗普將放鬆金融監管視為刺激經濟增長的主要舉措之一, 認為過於嚴厲的金融監管不利於美國經濟增長和信貸。 出身商人的總統在金融風險與效率面前, 特朗普顯然傾向於後者。 對此, 耶倫雖承認當前金融監管確實有些“過於嚴格”, 但並不主張大刀闊斧的改革。

與此同時, 任性大嘴“川普”也致力於擺脫此前的“泥石流”印象,扭轉外界對他的看法。雖上臺以來,特朗普在人事任命方面屢被詬病,但今年9月以來,特朗普在選人方面似乎開始“循規蹈矩”起來。業內人士分析稱,提名鮑威爾這樣一個具有穩定性的美聯儲體制內的人員,無疑會對改善特朗普形象“加分”。

外溢效應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特朗普的提名還須國會參議院通過。如提名獲得參議院批准,鮑威爾將于明年2月接替現任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對於即將到來的“鮑威爾時代”,是否會繼續擰緊全球貨幣閥門,加快縮表步伐,對新興市場國家又會產生哪些外溢影響?

“預計鮑威爾上臺後,仍將延續耶倫時代的貨幣政策操作框架,在一個擁有明確框架和溝通順暢的環境下制定貨幣政策,但長期貨幣政策正常化節奏可能放緩。”經濟學博士、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王有鑫告訴知事,“鮑威爾與耶倫立場較為相近,貨幣政策收緊方向不會改變,但加息的節奏可能會放緩,縮表的規模預計也不會過大。”

據悉,上任後的鮑威爾,雖是美聯儲主席,但在FOMC表決中也僅有一票。儘管耶倫無法連任,但仍將以理事身份繼續留在FOMC之中,有投票權的委員構成整體仍以鴿派和中性立場官員為主。此外,美聯儲素來標榜政治獨立性和資料導向,FOMC有望繼續保持決策的政治獨立性,維持現有的政策框架和漸進加息路徑。

王有鑫認為,考慮到當前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與市場的溝通較為有效和順暢,加息的節奏和縮表的規模也都向市場提前做了交代,預計對新興市場和中國外溢影響有限,不會引發較大擾動和“明斯基時刻”出現。但美聯儲持續的緊縮政策仍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際和國內流動性,衝擊金融穩定;金融監管政策的放鬆,也可能會通過金融工具創新和關聯交易增加,催生金融泡沫,目前美股已存在較高泡沫風險。在不誇大其影響的同時,全球要密切關注鮑威爾上臺可能帶來的衝擊。

任性大嘴“川普”也致力於擺脫此前的“泥石流”印象,扭轉外界對他的看法。雖上臺以來,特朗普在人事任命方面屢被詬病,但今年9月以來,特朗普在選人方面似乎開始“循規蹈矩”起來。業內人士分析稱,提名鮑威爾這樣一個具有穩定性的美聯儲體制內的人員,無疑會對改善特朗普形象“加分”。

外溢效應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特朗普的提名還須國會參議院通過。如提名獲得參議院批准,鮑威爾將于明年2月接替現任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對於即將到來的“鮑威爾時代”,是否會繼續擰緊全球貨幣閥門,加快縮表步伐,對新興市場國家又會產生哪些外溢影響?

“預計鮑威爾上臺後,仍將延續耶倫時代的貨幣政策操作框架,在一個擁有明確框架和溝通順暢的環境下制定貨幣政策,但長期貨幣政策正常化節奏可能放緩。”經濟學博士、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王有鑫告訴知事,“鮑威爾與耶倫立場較為相近,貨幣政策收緊方向不會改變,但加息的節奏可能會放緩,縮表的規模預計也不會過大。”

據悉,上任後的鮑威爾,雖是美聯儲主席,但在FOMC表決中也僅有一票。儘管耶倫無法連任,但仍將以理事身份繼續留在FOMC之中,有投票權的委員構成整體仍以鴿派和中性立場官員為主。此外,美聯儲素來標榜政治獨立性和資料導向,FOMC有望繼續保持決策的政治獨立性,維持現有的政策框架和漸進加息路徑。

王有鑫認為,考慮到當前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與市場的溝通較為有效和順暢,加息的節奏和縮表的規模也都向市場提前做了交代,預計對新興市場和中國外溢影響有限,不會引發較大擾動和“明斯基時刻”出現。但美聯儲持續的緊縮政策仍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際和國內流動性,衝擊金融穩定;金融監管政策的放鬆,也可能會通過金融工具創新和關聯交易增加,催生金融泡沫,目前美股已存在較高泡沫風險。在不誇大其影響的同時,全球要密切關注鮑威爾上臺可能帶來的衝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