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投資,最大的風險是對風險視而不見

作為一個金(jin)融(rong)資(min)深(gong)從業者, 經常會有身邊的朋友約贏貝君聊聊投資理財之道:

“手裡有20萬, 如何理財能固定月收益3000以上?”

“如何在兩年內通過買理財投資等手段用一萬塊賺六七萬?”

年化收益300%?!每每聽到此, 贏貝君真想一巴掌拍死他, 但還是耐著性子bulabulabula一番, “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 投資理財兩年內用一萬塊賺六七萬, 你做好了虧損90%, 甚至是連本金也收不回來的心理準備了嗎?”

這些小白, 有投資理財的意識固然值得稱讚, 但也暴露出很多問題, 他們往往忽略了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 卻對高收益產品有著天然的偏好。

相信很多人投資只盯著收益率, 卻完全不在乎資金投向到底是什麼, 你想一想資產本身為什麼會給你這麼高的收益?與之相對的, 你又將承擔何種風險, 不要對風險視而不見。

他們把金融專業人士當成神一樣看待, 期待在其保駕護航下能完全規避風險, 獲得高收益。

但真的可能嗎?

我們知道國債是無風險利率, 即不用承擔風險, 就能拿到收益, 除非國家破產, 否則會按期支付利息。

如此, 大家既想要低風險, 又想要高收益, 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讓國債利率上調至20%, 但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呢?

4萬億不夠, 印40萬億, 40萬億不夠, 那就印400萬億。

而印製鈔票在現實生活中也會帶來更為嚴重的貨幣乘數問題

於是市場上的錢會越來越多, 卻失去了可吸收他的“海綿”, 物價就會飆漲, 出現惡性通脹!

而國債本身是向大家借錢, 如果換成企業通過發行債券方式向大家融資會怎樣呢?

我們知道, 企業借錢是要還錢的, 除非破產清算。 或者信用不好, 賴帳不還。

假如一家信用極好的企業淨利潤只有20%, 你說他會向某機構以36%的年利率借款嗎?

怎麼可能, 這是你的第一反應, 扣除借貸利息, 這家企業還是虧損的。

(贏貝平臺上的原始借款人多是優質的中小企業, 但就是這樣, 贏貝平臺上的借款利率多是8%~12%, 處在網貸合理範圍內的較高水準, 再高無異於對這些中小企業殺雞取卵, 竭澤而漁, 根本不可持續!)

所以企業從賺錢角度考慮也不會長期的以高利率的成本去向人借錢。

這是本質根源所在。

如果真是如此, 整個國家沒有實體企業支撐, 就會玩完。

所以國家一再強調違法高息不受法律保護。

如此, 還本付息的資產總有上限利率, 不滿足收益率情況下, 很多人把眼光投向了風險更高的權益類資產, 比如說股票、股票型基金。

但你能告訴我, 全世界哪一個股票, 從上市到至今為止, 每個交易日只漲不跌, 一直呈現單邊上漲行情?

沒有任何一個股票或金融產品能做到!

(高收益伴隨高風險)

因為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當價格偏離價值太遠時,必然會打回原形,出現較大的震盪。

如果你們不能真正理解高收益伴隨高風險這句話,很有可能會被一些騙子利用,而掉入精心包裝好的龐氏騙局,如此,本心是賺高收益的人,往往投入的本金卻再也回不來。

(高收益伴隨高風險)

因為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當價格偏離價值太遠時,必然會打回原形,出現較大的震盪。

如果你們不能真正理解高收益伴隨高風險這句話,很有可能會被一些騙子利用,而掉入精心包裝好的龐氏騙局,如此,本心是賺高收益的人,往往投入的本金卻再也回不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