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蘇軾最精妙的一句詞,沒學過,但是卻最能安慰我們的漂泊的心

要說起蘇軾精妙之詞, “大江東去浪淘盡”、“一蓑煙雨任平生”等等, 都可謂精美之作。 但是除了這些之外, 蘇軾還有一首詞, 我們沒學過, 但是卻使得蘇軾能夠安穩自己的身心, 也能夠安慰我們的漂泊的心。

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

這句詞, 就是“此心安處是吾鄉”。 全文如下:

常羨人間琢玉郎, 天應乞與點酥娘。 盡道清歌傳皓齒, 風起, 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 微笑, 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蘇軾·此心安處是吾鄉

這首詞是蘇軾一首比較著名的詞, 但是沒有入選過我們的教材, 因為這首詞是贈給一位歌女的, 而且有著深刻的歷史和人文背景, 不容易為中學時代的孩子們所理解。

這首詞的題目是《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王定國就是王鞏, 蘇軾的朋友。 侍人寓娘, 也就是柔奴。 這首詞其實就是蘇軾與柔奴交談之後, 對柔奴一直留在被貶嶺南的王鞏身邊表示敬佩。 尤其蘇軾問及廣南風土, 柔奴答以“此心安處, 便是吾鄉”。

蘇軾

蘇軾大受感動, 所以寫就這首詞。

“常羨人間琢玉郎, 天應乞與點酥娘。 盡道清歌傳皓齒, 風起, 雪飛炎海變清涼”, 意思是, 非常的羡慕世界上那些玉樹臨風的男子, 受到上天的寵愛, 更有美人相伴。 而這個美麗女子, 柔美聰慧, 尤其會唱曲, 聽其歌唱, 宛若夏日裡來了一陣涼風那樣清爽。

此心安處是吾鄉

“萬里歸來顏愈少, 微笑, 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意思是, 你從遙遠的地方歸來卻看起來更加年輕了, 笑容依舊, 笑顏裡好像還帶著嶺南梅花的清香;我問你:“嶺南的風土應該不是很好吧?”你卻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 便是我的故鄉。 ”

今日嶺南

上片誇讚王鞏玉樹臨風, 是為了給柔奴的美麗外表做鋪墊。 柔奴的美麗是被貶之人在世的重要安慰。 而下片, 則注重刻畫柔奴的內心品質, 尤其是通過歌頌柔奴身處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貴品格, 抒發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隨遇而安、無往不快的曠達襟懷。

柔奴

彼時的蘇軾,還在渴望“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雖然接連遭貶,但是蘇軾一顆仕途心從未磨滅。但是,柔奴的這一句話卻讓蘇軾大為感動,寫出“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名言佳句,使得蘇軾能夠安穩自己的身心。也正因為此,蘇軾才寫出“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詩句來。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而這句“此心安處是吾鄉”,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也很有用處。今天的我們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打拼之地留不下,故鄉卻也回不去,雖然暫時安定,但是內心卻依然漂泊。那麼請在此時,告訴自己,“此心安處是吾鄉”,從容豁達的生活下去吧!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柔奴

彼時的蘇軾,還在渴望“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雖然接連遭貶,但是蘇軾一顆仕途心從未磨滅。但是,柔奴的這一句話卻讓蘇軾大為感動,寫出“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名言佳句,使得蘇軾能夠安穩自己的身心。也正因為此,蘇軾才寫出“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詩句來。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而這句“此心安處是吾鄉”,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也很有用處。今天的我們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打拼之地留不下,故鄉卻也回不去,雖然暫時安定,但是內心卻依然漂泊。那麼請在此時,告訴自己,“此心安處是吾鄉”,從容豁達的生活下去吧!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