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臨沂著名書法家徐傳國簡介及作品欣賞

徐傳國簡介:

徐傳國, 山東平邑人。 1968年3月出生, 部隊自主擇業幹部,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平邑縣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作品入展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堯山杯”新人展,

全國中青年百強榜“謝氏杯”書法大賽三百強, 全軍第五屆書法作品展, 全國首屆 “鐘繇獎”書法展, 第七屆全國書法新人作品展, 首屆“沈商文化杯”全國書畫作品展, 山東省第八屆青年書法展, 山東省“青州獎”全國書法展, 山東省國展精英書法作品展, 第二屆“牡丹獎”山東省書法作品雙年展, 第六屆“觀音山杯”全國書法藝術展優秀獎。

傳國兄不善言語。 我是08年在蒙山書畫院樂墨堂認識傳國兄的, 當時我去拜訪書畫院幾個朋友, 經朋友介紹認識的, 那時他在一個角落裡埋頭臨帖, 抬筆, 點首, 憨憨一笑, 初次見面也只是打了個招呼, 也沒過多交談。 後來因業務和同道交流, 接觸越來越多, 對兄的書法及其為人處世也瞭解頗多。

嘉德如雨, 潤物無聲。

有人說過:快慢、張弛、寧靜或優雅都是一個書法家性靈的表現, 與其人內在的悟性、修養、情感、氣質是一致的。

我不太懂書法, 但是每次欣賞他的書作, 總會為其氣靜端莊、淡定優雅的書風所折服;與他交談, 又總會被他溫和真誠、正直敦厚的品質所感染。 溫潤如玉, 謙謙君子。 用“字如其人”來形容他, 最為恰當不過。

傳國兄臨帖

每個書法家的成名之路註定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艱辛。 傳國兄是一個臨帖勤奮的人。 他最擅長寫小字, 尤擅長小楷, 小字行書。 研習小楷初臨摹王羲之黃庭經, 後來又多涉獵王寵, 虞世南, 趙孟, 文征明小楷。

傳國兄認為, 僅僅是勤奮, 有筆下功夫, 還不行。 還要掌握技巧, 要動腦筋, 找規律。 領會原帖精神, 努力達到神形兼備。 長期以來, 在堅持向古代經典作品學習的同時, 他還不斷向當代名家虛心求教。

兄是一個有心的人, 從北京學習回來後 , 他把他導師劉文華給他寫的示範字, 都一小片一小片的剪下來一頁一頁的貼在冊頁上, 一筆一劃, 反復地欣賞、把讀、揣摩、領悟。

得益于王寵的小楷很多

眾所周知, 王寵的小楷圓潤豐滿, 法度嚴謹, 既有魏晉楷書的朴原神韻,又有篆隸中的自然之趣,王寵小楷的結體以拙取巧,字勢于嚴正中見欹側,抑左揚右,給人以視覺上的對比;王寵的小楷短撇長捺,橫折多園筆,將筆勢向外拉,力度十足。撇短,有收縮之感,捺長,則舒展大方,圓渾勁健,空松靈巧,外實內虛,含蓄深沉;

觀傳國兄小楷章法,雖字字獨立,卻又彼此照應。字與字,行與行,偃仰相背,穿插避讓,血脈相通,給人以不激不厲,清靜絕穀的感覺。正應“且秀且雄,且融且進;愈進愈勇,大有作為!”

小楷寫的就是一種文人氣,寫的是空靈。

兄尤勤于讀帖,善於讀帖。鐘紹京的妍媚,鐘繇的高古,王羲之的雅逸,王獻之的開張,文征明的挺拔…… 他說,讀小楷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和享受。

近年來,傳國兄廣閱歷代小楷中的精華之作,感悟從其深處湧出的攝人心魄的東西,無論是魏晉遺韻,還是唐以後如虞世南《破邪論》,到元代趙孟的小楷,再到明代文征明小楷,他都能從中找出讓人心動的東西,哪怕是一點一劃,一個筆勢,以豐富自己的藝術風格。

寫小楷之難,難的是小楷必須精緻、精到、靈動和隨性。兄心靜,極能沉得下,每次創作總是神情凝聚,一坐一天。

小字行書也很精彩

小字行草作品,能“以小見大”,具有大字的崢嶸氣象。傳國兄行書得益于米芾手劄最多,如米芾《來戲帖》《珊瑚帖》《篋中帖》《複官貼》《糧院帖》等。

米芾用筆簡約爽利,如陣馬風檣;結構奇絕險峻,渾然天成。傳國兄古樸靈動的行書之中,時而穿插草書作為點綴,筆劃省簡,俯仰錯落,加之空靈的章法佈局,獨具匠心,格調高遠,是最動人心魄之處。觀之如對不食人間煙火之隱士高人,讓人寶之、愛之、樂之不已。

藝術的成熟,終將反襯出作者內心世界的格局,人的格局大小,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其表現藝術的精神風貌。

妙音居士曾澗生先生曾讚美:傳國筆墨嫺熟,帖學扎實。點畫精到,結體緊密。收放自如,開合有度。下筆有米公之沉著痛快,行筆似驚蛇出洞,給人迅疾之美,觀者快哉!快哉!

書法家劉岳老先生曾誇其:書法深得右軍筆法之要領,開張有度,有古樸之風神,佳作也!

以德潤身,字如其人。

傳國兄為人斯文、儒雅,性格沉靜堅毅,能以平常的心態潛心練習書法,從古典經典中汲取營養,用情極深,又有感悟,每年都有較好面貌的佳作出現。

作品是一個人審美的綜合體現,也是內在氣質的外露。兄屬於一個在藝術上不安分的人,他善於不斷地突破自己的現狀,去走向另一個高度。他說,一個人的作品如果老是一成不變,那他的作品就沒有生命了。

他崇尚傳統,秉承傳統,妖媚中不失法度,率肆與精謹並行。至於個性化的追求,他則比較謹慎,他在傳統書法道路上的腳步是堅實的,這也與其實實在在做人做事的品格相映襯,不沽名釣譽,但求質樸古拙。

“志氣和平,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在我看來,傳國兄就是這樣一位有著迷人的生命張力、有著傳統文人魅力的書法家。

圖/文 平邑縣風情攝影家協會主席 管國東

既有魏晉楷書的朴原神韻,又有篆隸中的自然之趣,王寵小楷的結體以拙取巧,字勢于嚴正中見欹側,抑左揚右,給人以視覺上的對比;王寵的小楷短撇長捺,橫折多園筆,將筆勢向外拉,力度十足。撇短,有收縮之感,捺長,則舒展大方,圓渾勁健,空松靈巧,外實內虛,含蓄深沉;

觀傳國兄小楷章法,雖字字獨立,卻又彼此照應。字與字,行與行,偃仰相背,穿插避讓,血脈相通,給人以不激不厲,清靜絕穀的感覺。正應“且秀且雄,且融且進;愈進愈勇,大有作為!”

小楷寫的就是一種文人氣,寫的是空靈。

兄尤勤于讀帖,善於讀帖。鐘紹京的妍媚,鐘繇的高古,王羲之的雅逸,王獻之的開張,文征明的挺拔…… 他說,讀小楷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和享受。

近年來,傳國兄廣閱歷代小楷中的精華之作,感悟從其深處湧出的攝人心魄的東西,無論是魏晉遺韻,還是唐以後如虞世南《破邪論》,到元代趙孟的小楷,再到明代文征明小楷,他都能從中找出讓人心動的東西,哪怕是一點一劃,一個筆勢,以豐富自己的藝術風格。

寫小楷之難,難的是小楷必須精緻、精到、靈動和隨性。兄心靜,極能沉得下,每次創作總是神情凝聚,一坐一天。

小字行書也很精彩

小字行草作品,能“以小見大”,具有大字的崢嶸氣象。傳國兄行書得益于米芾手劄最多,如米芾《來戲帖》《珊瑚帖》《篋中帖》《複官貼》《糧院帖》等。

米芾用筆簡約爽利,如陣馬風檣;結構奇絕險峻,渾然天成。傳國兄古樸靈動的行書之中,時而穿插草書作為點綴,筆劃省簡,俯仰錯落,加之空靈的章法佈局,獨具匠心,格調高遠,是最動人心魄之處。觀之如對不食人間煙火之隱士高人,讓人寶之、愛之、樂之不已。

藝術的成熟,終將反襯出作者內心世界的格局,人的格局大小,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其表現藝術的精神風貌。

妙音居士曾澗生先生曾讚美:傳國筆墨嫺熟,帖學扎實。點畫精到,結體緊密。收放自如,開合有度。下筆有米公之沉著痛快,行筆似驚蛇出洞,給人迅疾之美,觀者快哉!快哉!

書法家劉岳老先生曾誇其:書法深得右軍筆法之要領,開張有度,有古樸之風神,佳作也!

以德潤身,字如其人。

傳國兄為人斯文、儒雅,性格沉靜堅毅,能以平常的心態潛心練習書法,從古典經典中汲取營養,用情極深,又有感悟,每年都有較好面貌的佳作出現。

作品是一個人審美的綜合體現,也是內在氣質的外露。兄屬於一個在藝術上不安分的人,他善於不斷地突破自己的現狀,去走向另一個高度。他說,一個人的作品如果老是一成不變,那他的作品就沒有生命了。

他崇尚傳統,秉承傳統,妖媚中不失法度,率肆與精謹並行。至於個性化的追求,他則比較謹慎,他在傳統書法道路上的腳步是堅實的,這也與其實實在在做人做事的品格相映襯,不沽名釣譽,但求質樸古拙。

“志氣和平,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在我看來,傳國兄就是這樣一位有著迷人的生命張力、有著傳統文人魅力的書法家。

圖/文 平邑縣風情攝影家協會主席 管國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