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作為我國的始祖神,女媧果真是女的嗎?女媧煉石補天是怎麼一回事

神話的大千世界71:女媧氏的傳說

雖然我國的神話不像西方那樣的發達, 但還是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神話傳說, 其中又以女媧造人和女媧煉石補天的故事最為引人注目。 然而關於女媧氏其人, 卻有不少待解之謎。

女媧造人

首先, 女媧是男是女?也許許多讀者認為這是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 因為從古至今, 人們一般都認為女媧無疑地是一位女子。 古籍中, 有不少關於女媧為女性的記載。 《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帝王世紀》雲:“女媧氏亦風姓, 承庖犧制度, 亦蛇身人首, 一號女希, 是為女皇。 ”講述補天故事的《淮南子·覽冥訓》有東漢高誘注雲:“女媧陰帝, 佐慮戲治者也。 ”《山海經》東晉郭璞注雲:“女媧, 古神女而帝者。 ”南宋鄭樵《通志·三皇紀》雲:“伏羲氏沒, 女媧氏作, 是為女皇。 ”東漢王充《論衡·順鼓篇》引董仲舒語“雨不霽, 祭女媧”, 並指出其意“殆謂女媧古婦人帝王者也”。

《春秋世譜》雲:“華胥生男子為伏羲, 女子為女媧, 故世言女媧伏羲之妹。 ”唐代盧全又說女媧是伏羲之妻。 歷代不少人談及著名女性, 也往往以女媧為例。 《北史·祖珽傳》記祖珽贊陸姬語雲:“雖雲婦人, 實是雄傑, 女媧已來無有也。 ”北宋程頤《易傳》雲:“婦居尊位, 女媧氏、武氏是也。 ”從古至今有關書籍中的女媧圖像, 也都畫作女子。

然而清代著名的歷史學家趙翼卻考證出, 女媧原為男性, 後人訛傳為女。 他的《陔余叢考》引唐代司馬貞《三皇本紀》雲, 女媧本風姓, 代宓犧立, 號為女希氏, 是上古時帝王中之聖賢者。 因當時無文字, 只以音呼, 後人因音成字, 寫作女媧, 並不是指其性別為女。 又引《風俗通》記雲, 女媧輔佐太昊禱於神祇, 創立婚姻媒妁之規,

而其本身並非女子。 《道藏·洞神部》東漢鄭玄注, 以伏羲、女媧、神農為三皇, 也是把女媧作為男子看待的。

第二, 女媧補天到底是怎麼回事?今天看來, 所謂補天, 不過是上古時的神話, 並無實事, 它反映了原始社會時的人類征服自然的幻想。 但若把女媧看作是一個上古時的歷史人物, 其補天的傳說該如何解釋?王充《論衡·談天篇》對此提出疑問, 他說, 天非玉石之類, 豈石所能補?女媧雖高, 豈能及天, 不能及天, 又哪有階梯可上?而且, 斷鼇足作為四極的支天柱, 也甚為荒唐。 王充說, 鼇足即能支天, 其體必更大, 天地間如何能容?如此大鼇, 其皮膚必如鋼鐵之堅, 女媧如何將它殺死?當然, 對於神話傳說, 本就是遠古時期的人對歷史的一種浪漫的解讀,

王充進行如此認真而機械的駁斥, 似無必要。 於是, 後人便另闢蹊徑地對補天作解釋。 明代陸子淵認為, 上古時人茹毛飲血, 不知用火, 女媧煉五色石取火。 使夜得光明, 食得烹飪, 這實際上是補天之所不及, 即後世所謂焚膏繼晷之意。

女媧補天

清代趙翼對陸說又提出質疑, 說發明使用火的是燧人氏, 為何歸於女媧?趙翼引黃芷的言論說, 五金有青黃赤白黑五色, 皆生於石中, 女媧首先識別它們, 並用火鍛煉出來, 制為器物工具之類, 此舉可補天力之缺, 故傳為煉石補天。 據此, 女媧補天又被解釋為原始冶金的發明和應用。

第三, 女蝸的陵墓在何處?這個問題, 有五種說法。 其一為山西永濟縣風陵渡。 因為史載女媧風姓, 故女媧陵又稱風陵, 其地或謂為風陵陂或風陵堆。 《山西通志》、《名勝志》記此為風後之陵, 而風後即女媧, 這由相傳女媧為伏羲之妻附會而來。 其二為陝西潼關縣。 《陝西通志》記雲:“上古風陵, 即女媧氏陵, 在潼關衛城北黃河中。 ”這裡所述陵墓的位置實即風陵渡, 與前說相同。其三為河南閿鄉(今屬靈寶縣)。《河南通志》記雲:“女媧陵,在閿鄉縣黃河濱。”《新唐書·五行志》雲:“天寶十一年六月,虢州閿鄉黃河中女媧墓,因大雨晦冥,失其所在,至乾元二年六月乙未夜,……其墓湧出。”這裡所記陵墓的位置,也即風陵渡。其四為山西趙城縣(今山西洪洞縣趙城鎮西南)。《文獻通考·王禮考》記載:“女媧葬趙城縣東南,在晉州。”《平陽府志》雲:“媧皇陵,在趙城縣侯村裡,有二塚,東西相距四十九步,各高二丈,周圍各四十八丈。”其五為山東濟寧。《兗州府志》雲:“女媧陵,在濟甯州東南三十九裡。”

女媧塚遺址也是眾說紛壇

由於女媧的時代距離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其事蹟又大都出於神話傳說,想要解開女媧身上的這些謎團,那可真是困難重重。

與前說相同。其三為河南閿鄉(今屬靈寶縣)。《河南通志》記雲:“女媧陵,在閿鄉縣黃河濱。”《新唐書·五行志》雲:“天寶十一年六月,虢州閿鄉黃河中女媧墓,因大雨晦冥,失其所在,至乾元二年六月乙未夜,……其墓湧出。”這裡所記陵墓的位置,也即風陵渡。其四為山西趙城縣(今山西洪洞縣趙城鎮西南)。《文獻通考·王禮考》記載:“女媧葬趙城縣東南,在晉州。”《平陽府志》雲:“媧皇陵,在趙城縣侯村裡,有二塚,東西相距四十九步,各高二丈,周圍各四十八丈。”其五為山東濟寧。《兗州府志》雲:“女媧陵,在濟甯州東南三十九裡。”

女媧塚遺址也是眾說紛壇

由於女媧的時代距離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其事蹟又大都出於神話傳說,想要解開女媧身上的這些謎團,那可真是困難重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