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財富自由第五步——請先讓股市教會你……

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聯合基金的創始人兼CEO雷·達裡奧。 上世紀70年代, 年僅26歲的達裡奧被一家從事零售經紀預算業務的公司炒魷魚後, 在一套兩居室裡成立了橋水公司, 此後逐漸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公司, 管理的資金約1000億美元。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我們從達裡奧的童年或許能找到一些思路。

12歲那年, 股市教給我的一切

我(達裡奧)在長島的一個中產階級社區長大, 父親是位爵士音樂家, 母親足不出戶, 是位家庭主婦。 我呢, 曾是個很普通的小孩, 但在學校裡又是個不那麼聽話的學生。 那時我老和一幫朋友們廝混, 在街上踢踢足球什麼的。 並不是很喜歡學校上課的方式, 可能是因為我一直不擅長死記硬背教科書上的內容, 當然我現在依舊如此, 還可能是因為如果別人要我在完全沒搞清楚是怎麼一回事的情況下就囫圇吞棗,

死記硬背, 我可真是一點都提不起興趣。

做事要想有幹勁, 得幹些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而非他人逼迫我為之。 想要做成一件事, 我得弄清楚獲得成功的過程, 而非強記那些沒用的知識點。

死記硬背式的記憶是機械記憶, 沒有實質內容之間的內在邏輯, 比如一串亂數字, 外語單詞, 人名(這個我感到最頭疼了)。 可另一方面, 我對語境中有意義的內容記得很清楚, 例如我能告訴你自60年代中期以來每年在經濟和市場方面發生過什麼大事, 哪些事起到了作用。

我想花錢, 那就得賺錢, 所以那時我送過報紙、除過草坪、鏟過公路上的積雪、在餐館刷過盤子。 12歲那年, 我開始做高爾夫球童。

大概是在60年代吧, 股市行情欣欣向榮, 家家戶戶都在聊炒股,

而我做球童時的那些雇主們更是熱衷炒股, 耳濡目染, 我開始了第一筆投資。

當時我買的第一支股票叫東北航空公司, 選擇的原因也只是因為在每股5塊錢以內的公司裡, 我就只聽說過這家公司。 不過也好, 至少我能多買幾股, 行情還是很棒的,

因為這家公司剛要破產就被另一家公司收購了, 市值瞬間漲到了從前的三倍, 我靠這點運氣也算小賺一筆, 當然那時我還不清楚這些事情背後的具體原因。

看起來這遊戲不難玩, 報紙上登的每天那麼多公司都在上市, 找家會漲的公司有什麼難的?再說了, 和我做過的那些工作比起來, 這種賺錢方式既有趣又容易, 還能賺更多錢, 何樂不為?

不過沒多久我就開始虧錢了, 原來選對股票並非易事, 選錯了代價也挺不菲的。

高中畢業後我在本地上的大學, 差點沒考上。 我不喜歡我的高中學校, 可我很愛大學的生活, 因為我能學習我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我學習, 因為我享受學習的過程, 而非被迫學之。

那時, 披頭士樂隊在印度旅行,

為的是學習如何冥想, 我很感興趣, 於是也學了怎麼冥想。 得益於此, 我思考問題時更清晰更富有創造力, 也提升了我對於學習的興趣和成就感。 和在高中時截然不同, 我在大學表現極佳。

我仍在堅持冥想練習, 也依舊覺得很有用。

當然啦, 我上大學後依舊在市場中做交易。 不過我開始對商品期貨交易感興趣, 儘管當時還沒有人做這方面的交易。 商品期貨交易的魅力在於保證金要求不高, 所以只要我選對了, 就能賺錢, 這也是我當時的計畫。

1971年我大學畢業, 考入了哈佛商學院, 入學是在秋季。 大學畢業後的夏天, 我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裡打工做職員。 那年夏天, 全球貨幣體系(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瓦解。 這應該是當時最舉世關注的經濟事件, 我作為親歷者,感到興奮不已。那場貨幣危機震動了整個市場,我也深入鑽研學習了貨幣市場。貨幣市場對我此後人生可謂至關重要。

秋天我去哈佛商學院上學,我非常興奮,因為我覺得那裡都是精英,算是爬到了人才聚集的頂峰。我當時的期待已經很高了,但實際情況比我想得還要好。那裡上課引用的案例研究方法是開放式的,也允許大家相互辯論獲得最佳答案,從不讓大家死記硬背。這裡大家拼命學習,又懂得盡情放鬆,這種環境深得我心。

哈佛商學院的第一年暑假,我繼續鼓搗商品期貨交易,並成功說服美林證券的商品主管讓我做他的助理。在那時,商品交易依舊是一個很模糊的行業領域。

秋天我回哈佛商學院上學,就在1972年到1973年的這個學年裡,商品期貨市場火了起來。因為1971年貨幣體系的瓦解導致了通貨膨脹狂潮,物價飛漲。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了。通貨膨脹加劇,美聯儲收緊了貨幣政策,股票市場面臨大蕭條時期以來最糟糕的熊市。

在此背景之下,商品期貨交易變得炙手可熱,股票市場投資無人問津。證券經濟公司也想搞商品期貨交易,但公司沒人懂這些。事實上,從事商品期貨交易的,很少有我這種具備哈佛商學院背景的。

我很輕鬆地應聘上了一家中型經紀公司,擔任商品主管,公司裡一位在商品經紀領域經驗豐富的老手也幫助我成立了商品分部。但我們還沒來得及維持商品期貨交易,股票市場環境就拖垮了這家經紀公司。

後來我去了家規模和影響力大點的經紀行,負責機構事務與對沖基金業務,我沒能很好地融入到這個公司裡,最終因不服從領導被開除了。

1975年,畢業後在華爾街混跡了兩年後,我成立了橋水基金公司。

達裡奧回顧自己的整個投資生涯,為自己總結了以下幾條原則:

堅信自己的觀點都是對的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股市裡做再多交易都可能是於事無補。

糟糕的意見代價昂貴

很多人給出的觀點和看法都是零成本,但在股市裡可就不一樣了

我已學會了謹慎

因為再我怎麼努力,我都無法100%肯定市場走向。

大家的共識經常都是錯的

要做獨立的思考者——要想賺錢,那就得在別人都選錯時,你選對才行。因此……

我幹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這樣我就不會感到被動,因為我所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達成自己想要實現的目標。

我把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獨立的觀點彙聚到一起

例如,我想在股市裡賺錢,我就得瞭解公司,從而評估該公司股票的吸引力。

我對自己的觀點進行壓力測試

我只在意成功投資者得出這些結論的推理過程,這才是對我有意義的地方。通過學習他們的思維過程,我提升了成功的幾率,從成功人士身上受益匪淺。這群人包括我的股票經紀人,做球童時的雇主,甚至當地的理髮師,他那時跟我一樣專注於股票市場。這不是因為我早熟,因為那個年代大家除了談論揚基棒球隊外,就都是談論股票了,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

我不敢太過自信,而是想辦法有效處理我所不知道的事情

處理未知的事物我會不斷搜集資訊直到我對之胸有成竹,或降低遭遇“不知”情況的風險。有時當我不知道硬幣會投向哪面,我會選擇重新給自己定位,這樣正反都不會有影響。換句話說,我不打不加思考的賭,只對某些十分有信心的事情下賭注。

我們所研究或認識的所有投資高手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投資邏輯及原則。因為如果沒有嚴謹的邏輯和固定原則,你將被迫根據市場變化做出一種本能的反應,此時此刻你的行為就與大多數參與者的方向一致了。

我們一直相信:那些最有價值的原則來自我們自己的經歷,以及我們對這些經驗的反思。每一次我們面對交易中那些困難的選擇,我們通過問自己難以回答的問題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投資原則。——投資魔方

我作為親歷者,感到興奮不已。那場貨幣危機震動了整個市場,我也深入鑽研學習了貨幣市場。貨幣市場對我此後人生可謂至關重要。

秋天我去哈佛商學院上學,我非常興奮,因為我覺得那裡都是精英,算是爬到了人才聚集的頂峰。我當時的期待已經很高了,但實際情況比我想得還要好。那裡上課引用的案例研究方法是開放式的,也允許大家相互辯論獲得最佳答案,從不讓大家死記硬背。這裡大家拼命學習,又懂得盡情放鬆,這種環境深得我心。

哈佛商學院的第一年暑假,我繼續鼓搗商品期貨交易,並成功說服美林證券的商品主管讓我做他的助理。在那時,商品交易依舊是一個很模糊的行業領域。

秋天我回哈佛商學院上學,就在1972年到1973年的這個學年裡,商品期貨市場火了起來。因為1971年貨幣體系的瓦解導致了通貨膨脹狂潮,物價飛漲。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了。通貨膨脹加劇,美聯儲收緊了貨幣政策,股票市場面臨大蕭條時期以來最糟糕的熊市。

在此背景之下,商品期貨交易變得炙手可熱,股票市場投資無人問津。證券經濟公司也想搞商品期貨交易,但公司沒人懂這些。事實上,從事商品期貨交易的,很少有我這種具備哈佛商學院背景的。

我很輕鬆地應聘上了一家中型經紀公司,擔任商品主管,公司裡一位在商品經紀領域經驗豐富的老手也幫助我成立了商品分部。但我們還沒來得及維持商品期貨交易,股票市場環境就拖垮了這家經紀公司。

後來我去了家規模和影響力大點的經紀行,負責機構事務與對沖基金業務,我沒能很好地融入到這個公司裡,最終因不服從領導被開除了。

1975年,畢業後在華爾街混跡了兩年後,我成立了橋水基金公司。

達裡奧回顧自己的整個投資生涯,為自己總結了以下幾條原則:

堅信自己的觀點都是對的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股市裡做再多交易都可能是於事無補。

糟糕的意見代價昂貴

很多人給出的觀點和看法都是零成本,但在股市裡可就不一樣了

我已學會了謹慎

因為再我怎麼努力,我都無法100%肯定市場走向。

大家的共識經常都是錯的

要做獨立的思考者——要想賺錢,那就得在別人都選錯時,你選對才行。因此……

我幹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這樣我就不會感到被動,因為我所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達成自己想要實現的目標。

我把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獨立的觀點彙聚到一起

例如,我想在股市裡賺錢,我就得瞭解公司,從而評估該公司股票的吸引力。

我對自己的觀點進行壓力測試

我只在意成功投資者得出這些結論的推理過程,這才是對我有意義的地方。通過學習他們的思維過程,我提升了成功的幾率,從成功人士身上受益匪淺。這群人包括我的股票經紀人,做球童時的雇主,甚至當地的理髮師,他那時跟我一樣專注於股票市場。這不是因為我早熟,因為那個年代大家除了談論揚基棒球隊外,就都是談論股票了,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

我不敢太過自信,而是想辦法有效處理我所不知道的事情

處理未知的事物我會不斷搜集資訊直到我對之胸有成竹,或降低遭遇“不知”情況的風險。有時當我不知道硬幣會投向哪面,我會選擇重新給自己定位,這樣正反都不會有影響。換句話說,我不打不加思考的賭,只對某些十分有信心的事情下賭注。

我們所研究或認識的所有投資高手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投資邏輯及原則。因為如果沒有嚴謹的邏輯和固定原則,你將被迫根據市場變化做出一種本能的反應,此時此刻你的行為就與大多數參與者的方向一致了。

我們一直相信:那些最有價值的原則來自我們自己的經歷,以及我們對這些經驗的反思。每一次我們面對交易中那些困難的選擇,我們通過問自己難以回答的問題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投資原則。——投資魔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