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知識來源於經驗,更來源於實踐

【知識來源於經驗, 更來源於實踐】

——現代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

弗蘭西斯·培根是一位真正的現代哲學家。 他的整個世界觀是現世的而不是宗教的(雖然他堅信上帝)。

他是一位理性主義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 是一位經驗論者而不是詭辯學者。 在政治上, 他是一位現實主義者而不是理論家。 他那淵博的學識連同精彩的文筆與科學和技術相共鳴。

培根在哲學上最大的貢獻在於, 提出了唯物主義經驗論的一系列原則;制定了系統的歸納邏輯, 強調實驗對認識的作用。 馬克思、恩格斯稱培根是“英國唯物主義的第一個創始人”;是“整個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 這是對培根哲學特點的科學概括。

培根論讀書

談讀書是《培根隨筆》中的一篇重要的文章。 1653年發表, 收於《培根隨筆》一書中。 《培根隨筆》是英國隨筆文學的開山之作, 以其簡潔的語言、優美的文筆、透徹的說理、迭出的警句,

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讀書的意義和作用方面培根有十分精闢的論述:“讀書足以怡情, 足以傅彩, 足以長才。 其怡情也, 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 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 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 ”“讀史使人明智, 讀詩使人靈秀, 數學使人周密, 科學使人深刻, 倫理學使人莊重, 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辨, 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培根說:“人的天性像是野生的花草, 讀書像是修剪移栽。 一個沒有目標沒有重點盲目讀書的人, 最終只能成為書的奴隸。 ”

讀書方法上培根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 這是一門技藝, 不經實驗就不能學到。 ”培根說:“有的書只要讀其中的一部分,

有的書只須知其中梗概即可, 而對一些好書則要反復地讀。

《培根論讀書》對讀書的意義、作用和方法都作了透徹的論述, 今天, 無論是讀書治學還是掌握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 都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知識來源於經驗, 更來源於實踐

培根認為, 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 人的知識(認識)只有通過感性經驗從客觀外界獲得。 他說:“人是自然界的僕役和解釋者, 因此他所能做的和所能瞭解的, 就是他在事實上和思想上, 對於自然過程所見到的那麼多”。

他認為, 認識的真實性和存在的真實性是一致的, “其間的差別不過是直接的光線和反射的光線而已”, 這是一種相當徹底的唯物主義反映論。 為什麼人的認識必須從經驗開始呢?在培根看來,

客觀外界的事物只有通過人的感官, 才能被人們所感知。

值得注意的是, 培根雖然強調感性經驗對人的認識的重要性, 但他沒有把這一點絕對化, 他只是強調感官是人認識外界的一個必經的通道, 而並沒有說通過感官獲得的知識都是正確的, 更沒有說這種認識就是認識的全部。

相反, 他說蜜蜂采蜜, 原料來自花圃、田間的花叢, 蜜蜂採集到花粉後, 必須經過自己的加工製作, 才能造出香甜可口的蜂蜜。 人的認識也一樣, 原料只能通過感官從外界獲得, 但這還不等於已經獲得真正的知識, 人還必須通過自己的大腦, 把這些從外界獲得的材料, “加以改變和消化而保存在理智中”,

這樣才能形成真正的知識。

[相關連結]:弗蘭西斯·培根

弗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年1月22日-1626年4月9日), 英國著名的思想家、唯物主義哲學家和科學家。

他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巨人中被尊稱為哲學史和科學史上劃時代的人物。 馬克思稱他是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 培根的《新工具》對於開創的唯物主義經驗論哲學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應用科學方面, 培根感興趣的主要是工匠的技術和工業生產過程, 因而他被稱作“工業科學的哲學家”。

他是第一個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人。

[相關連結]:弗蘭西斯·培根主要言論

1、知識就是力量。

2、討論猶如礪石,思想好比鋒刃,兩相砥礪將使思想更加鋒利。

3、善於選擇要點就意味著節約時間, 而不得要領的瞎忙,卻等於亂放空炮。

4、一個人必須為自己創造機會,就像時常發現它一樣。

5、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

6、如果問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麼?那麼回答則是:第一,無所畏懼;第二,無所畏懼;第三,還是無所畏懼。

7、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8、在一切大事業上,人在開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樣察看時機,而在進行時要像千手神那樣抓住時機。

9、除了知識和學問之外,世上沒有任何其他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靈中,在人的思想想像見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統治和權威。

10、真正迅速的人,並非事情僅僅做得快,而是做得成功而有效的人。

回復序號查看【于彥忠秘書長主講相關視頻】

【30】丨朴槿惠“最後審判日”,答案早已揭曉!

【31】丨為何全球只有韓國陷入“總統魔咒”

【32】丨青瓦台將告別樸正熙——朴槿惠時代?

【33】丨朴槿惠遭罷免,韓國正進入全盤不穩定時期

長按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中企思智庫”!

而不得要領的瞎忙,卻等於亂放空炮。

4、一個人必須為自己創造機會,就像時常發現它一樣。

5、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

6、如果問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麼?那麼回答則是:第一,無所畏懼;第二,無所畏懼;第三,還是無所畏懼。

7、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8、在一切大事業上,人在開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樣察看時機,而在進行時要像千手神那樣抓住時機。

9、除了知識和學問之外,世上沒有任何其他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靈中,在人的思想想像見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統治和權威。

10、真正迅速的人,並非事情僅僅做得快,而是做得成功而有效的人。

回復序號查看【于彥忠秘書長主講相關視頻】

【30】丨朴槿惠“最後審判日”,答案早已揭曉!

【31】丨為何全球只有韓國陷入“總統魔咒”

【32】丨青瓦台將告別樸正熙——朴槿惠時代?

【33】丨朴槿惠遭罷免,韓國正進入全盤不穩定時期

長按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中企思智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