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吳京告訴你什麼叫中國的“戰狼”

《戰狼2》講述了脫下軍裝的冷鋒被捲入了一場非洲國家的叛亂, 本來能夠安全撤離的他無法忘記軍人的職責, 重回戰場展開救援的故事。

有一個有趣的說法, 冷鋒在電影裡拯救生命, 而吳京在現實中拯救影院, 拯救了暑期檔。 低迷近半年的電影市場, 被《戰狼2》帶入了狂歡。 在諸多破紀錄的數位背後, 《戰狼2》的成功, 離不開多方面原因。

近幾年, 西方世界經歷了經濟危機、歐洲難民問題、英國脫歐、美國特朗普上臺等一系列事件, 西方主導的“全球化”愈發艱難起來。 而此時, 在非洲深耕多年且力推“一帶一路”的中國,

儼然成為了新的開放世界的主導。 航母、藍海海軍、護航、撤僑……中國軍事力量在全球頻頻出手, 民眾見證著中國從任人宰割的弱國一步步發展壯大, 成為在國際上擁有相當話語權的大國。 但經過輿論場長時間對西方的極度讚美, 表達民族自豪的話語體系“失語”已久, 民眾急需一套新的話語體系來釋放民族情懷、引起廣泛共鳴。

在這種需求下, 《戰狼2》不僅有撤僑事件的題材作為賣點, 更把目光鎖定在中國結交朋友多年的非洲。 無論是中國建設非洲的“財大氣粗”, 還是“中非一家親”的場面, 都樹立起一個滿足觀眾想像、霸氣又負責的大國形象, 與中國觀眾熟悉的好萊塢話語下西方的蠻橫霸道形成巨大反差, 無形之中激發了國人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

電影裡撤僑發生的故事, 基本上都有原型。 其中吳京手舉國旗穿越交戰區的故事, 在一定程度上參考了利比亞撤僑行動時中建人撤離班加西的路上發生的故事。 電影裡的“拉曼拉”其實就是曾經瘋狂蔓延西非的埃博拉病毒。 冷鋒前去營救的陳博士, 原型就是來自浙江蘭溪的女少將、“埃博拉終結者”陳薇。 這些故事的原型被挖掘出來, 讓《戰狼2》的話題熱度一直持續, 也為影片做了很多的宣傳。

在《戰狼2》中, 吳京飾演的冷鋒並不是傳統的刻板軍人形象, 他能說能笑能玩。 更圈粉的是, 他還是一個走出國門, 肩負起強國重任, 呼喚民族正義的硬漢。 這樣的銀幕形象, 不僅讓人耳目一新, 更填補了觀眾心中中國式“超級英雄”一席長期以來的空缺, 滿足了觀眾的期待。

《戰狼2》可以算是真正意義上首部好萊塢工業水準的國產大片。

相比近幾年大多數的國產影片, 《戰狼2》無論是製作水準, 還是資金投入, 都算其中的佼佼者。 故事漏洞少, 又有上半年大火的“達康書記”參演, 另外, 導演吳京為增加影片的真實感, 大量投入真槍真坦克, 他和團隊更艱苦地在非洲拍攝了數月。 種種因素結合在一起, 才有了這部製作精良的電影。 觀眾自然也感受到了這份用心, 影片大火也就理所當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