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程偉雄:本土鞋服品牌回歸初心不要成為口號

近日, 貴人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人鳥”)公佈了其2017年第三季度的財務報告。 資料顯示, 該公司2017年三季報淨利潤為1.48億, 同比下降16.95%。

而在2017年上半年年報中, 該公司的上半年淨利潤較上年同期相比下滑17.22%, 由此可見, 這家公司淨利持續低迷的情況並沒能夠得到根本改善, 令它連續數年來以跨行業、多元化擴張為主要方式的轉型策略備受市場質疑。

三年斥資50億 近來收購屢屢受阻

2015年1月, 貴人鳥2.4億元人民幣曲線入股虎撲體育, 當年7月雙方聯合景林投資成立體育產業基金慧動域、動域資本, 總規模20億元, 首期10億元;

2015年7月, 貴人鳥集團通過子公司2000萬歐元投資西班牙足球經紀公司The Best Of You Sports, S.A。 持有其30.77%的股權;

2016年6月, 貴人鳥以3.83億元控股體育用品零售商湖北傑之行, 持股50.01%;

2016年8月, 貴人鳥出資3.825億元收購廈門名鞋庫51%的股權;

2016年12月, 貴人鳥再次嘗試進入體育保險領域, 擬與新疆廣匯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紅豆集團等7家公司共同發起設立安康保險。

其中, 貴人鳥擬出資2.6億元, 占安康保險股本總額的13%。

2017年3月, 貴人鳥擬27億收購威康健身100%股權, 但9月初該交易以失敗告終……

從上面這張時間表我們就能夠看出, 近三年來, 貴人鳥轉型的路徑一直很寬, 在主營業務不佳的情況下, 意圖跨界到更多處於增長路徑中的產業鏈條中去。

單就行業上來看, 貴人鳥所涉足收購的行業企業十分五花八門, 除了體育行業全產業鏈之外, 還涉及競彩、付費閱讀APP、專業足球裝備零售商、運動健身科技應用、電競主播及職業戰隊經紀、女性運動服飾品牌等多個領域, 涉及金額近50億元。

三年中如此的並購規模之大、涉及行業之多,

令貴人鳥在一眾轉型升級的鞋服行業中顯得非常醒目, 這兩年裡, 更是被業內人士戲稱為“欲望鳥”、“九頭鳥”。 但這只“欲望鳥”的運氣, 卻似乎沒有預想中那麼好。

在業內人士認為的轉型“關鍵年”2017年裡, 貴人鳥的多項轉型“大手筆”交易, 都以失敗告終。

今年1月時, 貴人鳥宣佈擬註銷其成立8個月的子公司享安保險。 對於註銷享安保險的原因, 貴人鳥方面表示由於其屬外商控股型企業, 且占享安保險股權比例較高, 不符合外資企業在境內參股保險業務公司的要求。 為降低運營成本, 公司決定擬註銷享安保險。

今年3月, 貴人鳥提出將公司更名為“全能體育股份有限公司”, 被認為是貴人鳥全力向體育產業轉型的總號角。 但在發佈更名公告一天后,

“全能體育”便在董事會全票否決中偃旗息鼓, 成為了烏龍事件。

9月5日, 貴人鳥對外宣佈, 該公司籌畫收購“威爾士健身”母公司威康健身的重大資產重組計畫終止。 原因是“本次重組交易雙方在交易對價和支付方式等關鍵條款上無法達成一致。 ”, 簡單來說就是收購價格沒談攏。 這個被稱為2017年中國體育產業天價交易的收購事項, 最終也以失敗告終。

而針對這家公司最近的動向, 以及貴人鳥未來的發展策略會否出現轉變等問題, 記者聯繫到了貴人鳥董秘辦, 向其董事長林天福提出採訪意願。 但截至發稿前, 記者並未得到來自于貴人鳥方面的任何回復。

多元化並購為主 主營業務不斷萎縮

這幾年,

零售行業整體遇冷, 作為其上游產業的鞋服行業企業的日子同樣不好過:高庫存、關店潮、跑路轉型等一系列行業問題時常出現, 增長壓力非常巨大。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不少早年裡在業內享有盛名的鞋服企業, 都改變了前20多年裡面“OEM起家-轉做內銷-簽代言人砸廣告建品牌-門店擴張-上市”這一傳統的粗放生長模式, 轉而思考如何創新自己的發展路徑。 而對於上市鞋服企業來講, 並購就成為了它們的一個上佳選擇。

在尚未完成的2017年內, 與貴人鳥同屬“晉江系”的七匹狼、安踏也先後發起過幾次令業內乃至世界都矚目的大規模收購——七匹狼3.204億元投資國際設計師品牌Karl Lagerfeld中國運營實體後, 又欲收購估值為6億歐元的瑞士奢侈品牌Bally;安踏則被傳正以6000萬港元收購香港中高端童裝品牌KINGKOW, 將戰略版圖擴展到童裝領域。

轉型中的鞋服企業如此熱衷並購其他品牌,早就有行業專家分析過原因,並購實際上能為上市鞋服企業帶來兩大紅利:其一,並購能夠通過管理上的重新組合、財務上的優化運作,令企業的市場價值得以提升;第二,並購企業往往也是本行業或是其他行業中的領先者,通過並購能夠令企業完善自我的生態鏈條,令這些公司的其他相關業務發展得更快、更順暢。安踏與七匹狼的這幾起收購,如果歸因的話都屬於如上兩種情況,整體來看並沒有偏離服裝、時尚行業,形成了一服裝集團包含多品牌同步發展的局面,仍屬於同業並購的範疇。

與這兩家相比,貴人鳥的並購路徑則要寬廣得多。主要呈現的是跨領域多元化的發展模式:

將目光放在健身、彩票、保險等這些與主業“八竿子打不著”的行業當中,尋求業績增長的新引擎。

但這種模式無疑會擠壓該公司主營業務的體量。資料顯示,貴人鳥2017年上半年的營收上漲55%,主要依靠近年來的資本收購,而其貴人鳥品牌的業務,在2017年上半年僅實現收入85317.44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6.20%。目前,貴人鳥品牌仍處於“關門閉店”的進程中。上半年貴人鳥關閉零售終端326家,貴人鳥加盟代理總店數量為3997家,數量已是近三年來新低。

專家

鞋服品牌應回歸初心

同為“晉江系”的鞋服企業,貴人鳥為什麼不像安踏、七匹狼一樣聚焦同業,而是選擇多樣並購道路?

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分析認為,貴人鳥過去一段時間的選擇是無可奈何之舉,原因或主要包含內外兩方面因素:內因方面,貴人鳥與安踏、七匹狼等企業相比,主業的盤子明顯不夠,定位本就略顯尷尬。短期內,只能選擇以領域的擴張,換取與其他品牌同等的成長機會;外因方面,近幾年零售行業整體不振,市場對於鞋服行業的信心低迷,需要依靠收購來提升企業價值,從而換取企業更為寬裕的發展空間與資金。

但他同時也認為,貴人鳥將並購觸角如此外延,體現出了戰略方向的搖擺不定,從而錯失了這兩年裡面因消費升級所帶給二、三線體育鞋服品牌的極大的發展機會。

近年來,隨著民眾生活水準的提升,國內健身和體育消費升級成為趨勢,體育產業成為新風口。根據國務院2014年10月發佈的《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目前,全國體育產業產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25年,國內體育產業規模總值將達5萬億元。毫無疑問,當下的體育產業,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是一塊無可爭議的“餡餅”。

在程偉雄看來,在這樣極大的市場機會面前,鞋服企業更應該聚焦主業,而不是在主業沒做好的情況下,盲目撒網跨界。回歸主業,也不只是簡單地回歸製造業,而是依據消費升級的市場與“新零售”的生態,回歸初心,精細佈局,令鞋服行業產生嬗變。

具象上來講,就是要通過科技手段,實現PC端、移動端、實體端的端端對接,徹底解決消費者體驗舒適切入品牌、產品、價格、服務等多極,真正達到全管道的零售體驗模式。而在做垂直與深度的同時,再下沉覆蓋更為低級的市場,深耕長尾需求,或許才是鞋服企業真正的發展正道。

“不過,新生態下的發展模式對運營效率、企業機器效能提升的要求都較高,轉型的過程太辛苦了,不如抄近路兼併更便捷,所以現在大多數的上市鞋服企業還是選擇了並購這條路。”程偉雄感歎稱:“所以我們經常說,做好主業,當下國內品牌必須要回歸初心,這不是一句空喊的口號,而是服裝行業在轉型關鍵期裡面的必要修煉。”

將戰略版圖擴展到童裝領域。

轉型中的鞋服企業如此熱衷並購其他品牌,早就有行業專家分析過原因,並購實際上能為上市鞋服企業帶來兩大紅利:其一,並購能夠通過管理上的重新組合、財務上的優化運作,令企業的市場價值得以提升;第二,並購企業往往也是本行業或是其他行業中的領先者,通過並購能夠令企業完善自我的生態鏈條,令這些公司的其他相關業務發展得更快、更順暢。安踏與七匹狼的這幾起收購,如果歸因的話都屬於如上兩種情況,整體來看並沒有偏離服裝、時尚行業,形成了一服裝集團包含多品牌同步發展的局面,仍屬於同業並購的範疇。

與這兩家相比,貴人鳥的並購路徑則要寬廣得多。主要呈現的是跨領域多元化的發展模式:

將目光放在健身、彩票、保險等這些與主業“八竿子打不著”的行業當中,尋求業績增長的新引擎。

但這種模式無疑會擠壓該公司主營業務的體量。資料顯示,貴人鳥2017年上半年的營收上漲55%,主要依靠近年來的資本收購,而其貴人鳥品牌的業務,在2017年上半年僅實現收入85317.44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6.20%。目前,貴人鳥品牌仍處於“關門閉店”的進程中。上半年貴人鳥關閉零售終端326家,貴人鳥加盟代理總店數量為3997家,數量已是近三年來新低。

專家

鞋服品牌應回歸初心

同為“晉江系”的鞋服企業,貴人鳥為什麼不像安踏、七匹狼一樣聚焦同業,而是選擇多樣並購道路?

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分析認為,貴人鳥過去一段時間的選擇是無可奈何之舉,原因或主要包含內外兩方面因素:內因方面,貴人鳥與安踏、七匹狼等企業相比,主業的盤子明顯不夠,定位本就略顯尷尬。短期內,只能選擇以領域的擴張,換取與其他品牌同等的成長機會;外因方面,近幾年零售行業整體不振,市場對於鞋服行業的信心低迷,需要依靠收購來提升企業價值,從而換取企業更為寬裕的發展空間與資金。

但他同時也認為,貴人鳥將並購觸角如此外延,體現出了戰略方向的搖擺不定,從而錯失了這兩年裡面因消費升級所帶給二、三線體育鞋服品牌的極大的發展機會。

近年來,隨著民眾生活水準的提升,國內健身和體育消費升級成為趨勢,體育產業成為新風口。根據國務院2014年10月發佈的《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目前,全國體育產業產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25年,國內體育產業規模總值將達5萬億元。毫無疑問,當下的體育產業,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是一塊無可爭議的“餡餅”。

在程偉雄看來,在這樣極大的市場機會面前,鞋服企業更應該聚焦主業,而不是在主業沒做好的情況下,盲目撒網跨界。回歸主業,也不只是簡單地回歸製造業,而是依據消費升級的市場與“新零售”的生態,回歸初心,精細佈局,令鞋服行業產生嬗變。

具象上來講,就是要通過科技手段,實現PC端、移動端、實體端的端端對接,徹底解決消費者體驗舒適切入品牌、產品、價格、服務等多極,真正達到全管道的零售體驗模式。而在做垂直與深度的同時,再下沉覆蓋更為低級的市場,深耕長尾需求,或許才是鞋服企業真正的發展正道。

“不過,新生態下的發展模式對運營效率、企業機器效能提升的要求都較高,轉型的過程太辛苦了,不如抄近路兼併更便捷,所以現在大多數的上市鞋服企業還是選擇了並購這條路。”程偉雄感歎稱:“所以我們經常說,做好主業,當下國內品牌必須要回歸初心,這不是一句空喊的口號,而是服裝行業在轉型關鍵期裡面的必要修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