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沒有火藥、指南針、造紙、印刷術

懸掛式滑翔機

1、懸掛式滑翔機

如前所述, 風箏是西元前4世紀被發明出來的。 而在西元6世紀末的時候, 中國人便已經可以成功設計出體積龐大的風箏,

它能夠憑藉足夠的空氣動力承載起一個中等體型人的重量。 那麼有人剪斷風箏線進行新的嘗試不過是早晚的事。

地動儀

2、 地動儀

儘管古代中國人並不能準確地告知世人一場地震是裡氏幾級(因為直到1935年裡氏震級才被發明出來),

但他們卻設法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地震測量儀——地動儀。 早在西元2世紀前葉, 漢代天文學家張衡就創造出了地動儀, 他發明的地動儀還巧奪天工、壯觀宏偉。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以青銅鑄成, 四周鑲嵌以八條龍, 龍頭朝下(譯者注:原文作者表述為9條金龍, 系原文作者筆誤)。 這八條龍等距離間隔, 每條龍的正下方, 都有一隻昂頭張嘴的銅蟾蜍。

地動儀的內部正中, 有一支“懸擺錘”靜止不動。 當某個地方發生地震, “懸擺錘”受到震動時, 就會隨之運動。 此時, “懸擺錘”來回擺動引發地動儀內部的杠杆活動, 從而觸動機關, 使得地震源方向的龍頭張開嘴, 吐出銅球, 落到銅蟾蜍嘴中。 這一最初的地動儀雖然有點簡陋, 但比起西方發明的地震儀仍然早了1500多年。

絲綢

3. 絲綢

蒙古人(Mongols)、拜占庭人(Byzantines)、希臘人(Greeks)和羅馬人(Romans)都極其厭惡中國古代的軍事發明, 比如說火藥。 然而, 正是絲綢幫助古代中國與其它文化體之間和平共處。 當時各國對絲綢的需求量非常大, 也正是這一精美織物使得中國通過貿易的方式與外面的世界聯繫起來。

“絲綢之路”也因此形成, 並從中國延伸到了地中海(Mediterranean)、非洲、中東和歐洲等地。

絲綢的製作工藝大約出現在4700年前, 人們在一處建於良渚時期(西元前3300-西元前2200)的古墓裡發現了一些卷軸, 其中記載了絲綢的製作工藝。 中國的古人們曾一度嚴密守護著絲綢織造技術和養蠶技術, 防止其外傳, 直至歐洲的僧侶得到蠶種並將其帶回西方, 中國人才逐漸喪失在絲綢織造業中的壟斷地位。

酒精

4. 酒精

你得感謝中國人創造出了乙醇和異丙醇, 這裡說的並不是啤酒、葡萄酒跟烈酒噢!當你想到酒時, 也就明白只有極少數人類智能的結晶能像酒那樣讓人歡喜讓人憂。

一直以來, 人們都認為酒精發酵技術脫胎於其它相似的工藝。 西元前3世紀前期, 中國人就掌握了釀造醋和醬油的技術, 而這都是通過發酵和蒸餾來實現的。 因而這些技術也很快就被運用到釀酒中。

最近的考古發現又使中國人利用發酵工藝制酒的時間向前推移。 考古學家在河南省發現了9000年前的陶器碎片, 並在其中覓到了酒的蹤跡。這一發現證實了中國人才是釀酒的鼻祖,因為曾經的釀酒先驅——古阿拉伯人直到1000年後才製造出含酒精的飲品。

並在其中覓到了酒的蹤跡。這一發現證實了中國人才是釀酒的鼻祖,因為曾經的釀酒先驅——古阿拉伯人直到1000年後才製造出含酒精的飲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