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陸游與唐婉:兩首《釵頭鳳》,道盡曠古的愛情,讓人讀之落淚

北宋靖康二年(西元1127年)四月, 金兵擄走徽、欽二帝及宗室、宮人三千餘人北返, 北宋至此滅亡。 史稱“靖康之恥”。 同年五月, 原任河北兵馬大元帥的趙宋皇族康王趙構,

在金軍退走之後, 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南)即位, 仍沿用大宋國號, 史稱南宋。

南宋年間, 百姓或許從未享受過真正的安逸——君父被擄之恥, 金人南下之憂, 國稅田賦之重, 樣樣都讓人如芒在背。 而當朝者卻沉迷於眼前短暫的太平, 苟且偷安, 在西湖夜夜笙歌, 日日縱情, 紙醉金迷, “直把杭州作汴州”。 爾後, 朝中更是奸相頻出, 朝政糜爛不堪, 直至西元1279年, 蒙古人揮師南下, 厓山海戰爆發, 剛滿八歲的末帝趙昺被大臣陸秀夫背著跳海而亡, 南宋也隨之覆亡。 這一場看似繁華的醉夢, 終究在蒙古人的鐵蹄下徹底幻滅。 而此時的南宋, 上至朝堂, 下至百姓, 都未看破這虛幻的盛世。 當朝者懦弱不堪, 得過且過;文人墨客移情於物,

煙花柳巷;舉國武恬文嬉, 民風奢靡, 複國無望。

如果說這世間還有什麼是美好的, 或許只剩下愛情了。

建炎年間, 世事紛亂, 南宋政權創建伊始, 風雨飄搖。 北宋鴻臚少卿唐翊之子唐閎卻在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的家中喜得一女, 取名曰:唐婉。

唐家本也是名門望族, 只是到了唐婉這一代, 人丁凋零, 只有唐婉這一個女兒。 相傳唐琬三歲能詩, 五歲能文, 待到八九歲, 已是琴棋書畫樣樣皆通。 當然現在看來這或許有些誇張, 不過唐婉的文靜靈秀由此可見一斑。 唐閎有女若此, 自然老懷大慰, 深感皇天不負。 但唐閎心中也有一絲擔憂——誰人可配吾家之女?

自古才女多半都有幾分傲氣, 如蘇惠, 如卓文君。 大抵在唐琬心中, 那夫婿即便不是當世之大才, 也該是個風雅公子。 如此才女挑夫婿自然不同于一般的大家閨秀。 好在, 這世間還有陸遊。

據野史記載, 陸游與唐琬從小青梅竹馬, 是表兄妹。 也有一說, 陸游與唐琬並沒有親戚關係, 只因門第相近故而結為伉儷。 不過他們的故事總少不了一支鳳釵。

這支陸家的家傳鳳釵是陸游與唐琬的定親信物, 它精美無比, 泛著微微的光澤, 不難想像它曾經的主人是如何戴上鳳冠霞帔, 又如何與心上人相濡以沫、共挽鹿車。

西元1144年, 二十歲的陸遊娶了十五歲的唐琬。 這似乎, 該是一段千古佳話。 在開始時也的確如此。 青春年華的陸游與唐婉都擅長詩詞, 花前月下, 二人吟詩作對, 互相唱和, 麗影成雙, 宛如一雙翩躚於花叢中的彩蝶。 但此時的陸遊早已蔭補登仕郎, 而這只是進仕為官的第一步, 緊接著還要赴臨安參加“鎖廳試”以及禮部會試……

都說溫柔鄉是英雄塚, 自古以來, 英雄沉淪, 帝王墮落, 很容易被歸咎於女子之禍。 如後人將安祿山之亂歸咎于楊玉環的不賢, 將周幽王的昏庸責難於褒姒的妖媚。 新婚燕爾的陸游留連在溫柔鄉, 沉醉於兩個人的天地中, 不知今夕何夕, 把科舉課業、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親都暫時拋置於九霄雲外。

“才藻本非女子事”, 何況唐琬的才華讓陸遊深為著迷, 已經影響了陸遊對仕途功名的進取之心。 這讓威嚴而專橫的陸母唐氏大為光火,堂堂男兒怎能陷入溫柔鄉而不可自拔?怎能不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更要緊的是唐婉遲遲沒有身孕,這在當時是無論如何都難以接受的。於是幾經周折,陸母終於下了最後通牒:“速修一紙休書,將唐婉休棄,否則老身與之同盡。”這一句,無異於晴天霹靂,震得陸遊不知所以。

想到從此要與伉儷情深的髮妻鸞鳳分飛,無論他如何雅量,如何高致,都難以釋懷。但面對沉重的孝道壓力,只能慘澹的答應了母親的要求。就這樣,一雙相濡以沫的鴛鴦,行將被無由的孝道和世俗功利活活拆散。

一封休書遞到唐琬面前,天真無邪的她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前一天還與自己你儂我儂的夫婿居然要休了自己,可以想像唐婉當時是怎樣一種心情。然而唐琬終於還是走了,悄無聲息的從側門走了。琴瑟之弦俱斷,鳳冠霞帔塵土斑斑,她不敢再看這個熟悉又陌生的陸府,這個與陸遊有著無數美好回憶的陸府。

不久,陸游按照母親的心意娶了另一位溫順本分的大家閨秀王氏女。在“才藻非女子事也”的標準下,陸母對新兒媳格外滿意,陸遊也挑不出她半點的毛病。只是,她不如唐琬聰明,不如唐琬美麗,不如唐琬知他心意,更不懂什麼是琴瑟和鳴。但唐琬既走,初心不復,陸遊只得收拾起滿腔的幽怨,在母親的督教下,重理科舉課業,埋頭苦讀了三年。

西元1154年,陸遊隻身前往臨安參加“鎖廳試”。在臨安,陸遊以他扎實的經學功底和才氣橫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陸阜的賞識,被薦為魁首。可同科試獲取第二名的恰好是當朝宰相秦檜的孫子秦塤。秦檜深感臉上無光,於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禮部會試時,硬是藉故將陸遊的試卷剔除,使得陸遊的仕途在一開始就遭受了風雨。

此時的朝堂昏聵無光,而陸遊也不再是只懂情愛的書生,他有憂國心,更有報國志,但只恨無門路耳!也是在這一年,陸游在沈園巧遇了他的前妻唐琬。

那天,江南姿色依舊,沈園中小橋流水,綠柳成蔭,群花競豔,正當春時。陸游在沈園隨意遊蕩,意圖排解會試失利的苦悶,看到這滿園的春色又不禁心生黯然,不曉得一腔抱負何日可以實現,這天下何時可以海晏河清,這江山又何時能夠盡複。此時雖是春天,陸遊心中卻倍感淒涼。恰在這時,園林深處的幽徑上款步走來一位綿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陸遊猛一抬頭,竟是闊別數年的前妻唐婉。

此時的唐婉,已由家人做主嫁給了同郡士人趙士程。趙家系皇家後裔、門庭顯赫,趙士程也十分珍惜這位曾經遭受情感挫折的才女,婚後待唐琬極好,這也讓唐琬漸漸平息了前段不幸婚姻帶來的痛苦。然而,在她心裡陸遊的影子卻怎麼也消除不了。

這當真是一場意外的偶遇,唐琬當天也是與夫君趙士程來遊園,無意撞上了陸遊。二人之間早已有天塹橫臥,這使得彼此相見頗為傷感。昨日情夢,今日癡怨盡繞心頭,陸遊感慨萬端,遂在身後粉壁上提了一首《釵頭鳳》: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正是一懷愁緒,幾年離索。山盟雖在,錦書難托。想必陸遊此時也悔不當初遞上那一紙休書,讓山盟破碎,海誓成空。

第二年春天,唐琬又來到沈園,看到了陸遊的這首《釵頭鳳》,頓時淚眼婆娑,心潮難平,於是也和了一闋: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怕人尋問,咽淚裝歡。在夜色闌珊時,她是如何度過這漫長的黑夜?唐琬心裡最放不下的仍舊是這一段難以釋懷的感情,曾經的琴瑟和鳴歷歷在目,海誓山盟聲聲在耳,但她與陸遊卻早已物是人非,今已非昨。

寫下這首詞後唐婉日臻憔悴,悒郁成疾,于當年的秋天悵然而逝。

在唐琬死後的四年,陸遊的仕途終於踏上了正路。此時秦檜已死,陸遊得以擺脫前者的打壓。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趙昚即位,任命陸遊為樞密院編修官,賜進士出身。此時的陸游雄姿勃發,大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心。他針對當下政局上疏,建議整飭吏治軍紀、固守江淮、徐圖中原。然而卻被孝宗無視。

陸遊不甘心,更不願尸位素餐。他不斷對時政提出建議,針砭時弊,並結交主張抗金的大臣,然而卻屢屢失意,終於在西元1165年被罷免官職。

從現在的角度來看當時的陸遊,不難發現他的武侯之志。昔日諸葛亮想的是興複漢室,還於舊都,而陸遊想的也是光復大宋,北定中原。這一點在後來陸遊投筆從戎之後,表現的更為明顯,比如他晚年的《書憤》一詩,其中寫道“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又感歎自己“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但陸游空有武侯之心,卻無武侯之權。

陸遊的後半生不斷游走在朝堂的核心邊緣,那時的他心思早已不在風花雪月,滿心全是壯志難酬的悲憤。他幾次上書北伐,卻屢屢被主和派攻擊。他曾借酒消愁,也被主和派認定為此人孟浪,不符合士大夫的行為準則。而當時南宋普遍的士大夫準則是,趨避厲害,委曲求全。陸遊後來索性自號放翁,以示其狂意,當真有李太白昔日之風。“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但可惜的是,陸遊至死在抱負上的實現也就只是一個“蓬蒿人”。

想必陸遊也時時想起與唐琬伉儷相宜的日子。那時候的他年輕,尚未有很深的涉世之心,所謂達則兼濟天下的概念更不屬於那時候的陸遊。那時候的陸遊真是愛極了唐琬。實際上,陸遊終其一生也從未忘記過唐琬,就像唐琬從未忘記過陸遊一般。

1209年,行將就木的陸游重游沈園,滿懷深情寫下了最後一首沈園情詩

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沈園傷情,梅花猶在,佳人卻早已作土。想起這幾十年如夢的往事,陸遊老懷傷悲,感歎時間之快。如果時間能夠重來,不知道年輕時的陸放翁是否還會做出這種選擇。

次年,陸游病逝,終年八十六歲。

但想必,陸遊在臨終前寫下“但悲不見九州同”時,恐怕心裡還有一悲,這一悲,就是唐琬。

這讓威嚴而專橫的陸母唐氏大為光火,堂堂男兒怎能陷入溫柔鄉而不可自拔?怎能不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更要緊的是唐婉遲遲沒有身孕,這在當時是無論如何都難以接受的。於是幾經周折,陸母終於下了最後通牒:“速修一紙休書,將唐婉休棄,否則老身與之同盡。”這一句,無異於晴天霹靂,震得陸遊不知所以。

想到從此要與伉儷情深的髮妻鸞鳳分飛,無論他如何雅量,如何高致,都難以釋懷。但面對沉重的孝道壓力,只能慘澹的答應了母親的要求。就這樣,一雙相濡以沫的鴛鴦,行將被無由的孝道和世俗功利活活拆散。

一封休書遞到唐琬面前,天真無邪的她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前一天還與自己你儂我儂的夫婿居然要休了自己,可以想像唐婉當時是怎樣一種心情。然而唐琬終於還是走了,悄無聲息的從側門走了。琴瑟之弦俱斷,鳳冠霞帔塵土斑斑,她不敢再看這個熟悉又陌生的陸府,這個與陸遊有著無數美好回憶的陸府。

不久,陸游按照母親的心意娶了另一位溫順本分的大家閨秀王氏女。在“才藻非女子事也”的標準下,陸母對新兒媳格外滿意,陸遊也挑不出她半點的毛病。只是,她不如唐琬聰明,不如唐琬美麗,不如唐琬知他心意,更不懂什麼是琴瑟和鳴。但唐琬既走,初心不復,陸遊只得收拾起滿腔的幽怨,在母親的督教下,重理科舉課業,埋頭苦讀了三年。

西元1154年,陸遊隻身前往臨安參加“鎖廳試”。在臨安,陸遊以他扎實的經學功底和才氣橫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陸阜的賞識,被薦為魁首。可同科試獲取第二名的恰好是當朝宰相秦檜的孫子秦塤。秦檜深感臉上無光,於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禮部會試時,硬是藉故將陸遊的試卷剔除,使得陸遊的仕途在一開始就遭受了風雨。

此時的朝堂昏聵無光,而陸遊也不再是只懂情愛的書生,他有憂國心,更有報國志,但只恨無門路耳!也是在這一年,陸游在沈園巧遇了他的前妻唐琬。

那天,江南姿色依舊,沈園中小橋流水,綠柳成蔭,群花競豔,正當春時。陸游在沈園隨意遊蕩,意圖排解會試失利的苦悶,看到這滿園的春色又不禁心生黯然,不曉得一腔抱負何日可以實現,這天下何時可以海晏河清,這江山又何時能夠盡複。此時雖是春天,陸遊心中卻倍感淒涼。恰在這時,園林深處的幽徑上款步走來一位綿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陸遊猛一抬頭,竟是闊別數年的前妻唐婉。

此時的唐婉,已由家人做主嫁給了同郡士人趙士程。趙家系皇家後裔、門庭顯赫,趙士程也十分珍惜這位曾經遭受情感挫折的才女,婚後待唐琬極好,這也讓唐琬漸漸平息了前段不幸婚姻帶來的痛苦。然而,在她心裡陸遊的影子卻怎麼也消除不了。

這當真是一場意外的偶遇,唐琬當天也是與夫君趙士程來遊園,無意撞上了陸遊。二人之間早已有天塹橫臥,這使得彼此相見頗為傷感。昨日情夢,今日癡怨盡繞心頭,陸遊感慨萬端,遂在身後粉壁上提了一首《釵頭鳳》: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正是一懷愁緒,幾年離索。山盟雖在,錦書難托。想必陸遊此時也悔不當初遞上那一紙休書,讓山盟破碎,海誓成空。

第二年春天,唐琬又來到沈園,看到了陸遊的這首《釵頭鳳》,頓時淚眼婆娑,心潮難平,於是也和了一闋: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怕人尋問,咽淚裝歡。在夜色闌珊時,她是如何度過這漫長的黑夜?唐琬心裡最放不下的仍舊是這一段難以釋懷的感情,曾經的琴瑟和鳴歷歷在目,海誓山盟聲聲在耳,但她與陸遊卻早已物是人非,今已非昨。

寫下這首詞後唐婉日臻憔悴,悒郁成疾,于當年的秋天悵然而逝。

在唐琬死後的四年,陸遊的仕途終於踏上了正路。此時秦檜已死,陸遊得以擺脫前者的打壓。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趙昚即位,任命陸遊為樞密院編修官,賜進士出身。此時的陸游雄姿勃發,大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心。他針對當下政局上疏,建議整飭吏治軍紀、固守江淮、徐圖中原。然而卻被孝宗無視。

陸遊不甘心,更不願尸位素餐。他不斷對時政提出建議,針砭時弊,並結交主張抗金的大臣,然而卻屢屢失意,終於在西元1165年被罷免官職。

從現在的角度來看當時的陸遊,不難發現他的武侯之志。昔日諸葛亮想的是興複漢室,還於舊都,而陸遊想的也是光復大宋,北定中原。這一點在後來陸遊投筆從戎之後,表現的更為明顯,比如他晚年的《書憤》一詩,其中寫道“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又感歎自己“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但陸游空有武侯之心,卻無武侯之權。

陸遊的後半生不斷游走在朝堂的核心邊緣,那時的他心思早已不在風花雪月,滿心全是壯志難酬的悲憤。他幾次上書北伐,卻屢屢被主和派攻擊。他曾借酒消愁,也被主和派認定為此人孟浪,不符合士大夫的行為準則。而當時南宋普遍的士大夫準則是,趨避厲害,委曲求全。陸遊後來索性自號放翁,以示其狂意,當真有李太白昔日之風。“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但可惜的是,陸遊至死在抱負上的實現也就只是一個“蓬蒿人”。

想必陸遊也時時想起與唐琬伉儷相宜的日子。那時候的他年輕,尚未有很深的涉世之心,所謂達則兼濟天下的概念更不屬於那時候的陸遊。那時候的陸遊真是愛極了唐琬。實際上,陸遊終其一生也從未忘記過唐琬,就像唐琬從未忘記過陸遊一般。

1209年,行將就木的陸游重游沈園,滿懷深情寫下了最後一首沈園情詩

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沈園傷情,梅花猶在,佳人卻早已作土。想起這幾十年如夢的往事,陸遊老懷傷悲,感歎時間之快。如果時間能夠重來,不知道年輕時的陸放翁是否還會做出這種選擇。

次年,陸游病逝,終年八十六歲。

但想必,陸遊在臨終前寫下“但悲不見九州同”時,恐怕心裡還有一悲,這一悲,就是唐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