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企業家定力決定實體經濟生命力

佟培新

王長勇

韓偉

叢培剛

今日主持:

記者孫霞 曲家乙

對話嘉賓

韓偉集團董事長韓偉

大連金葵集團董事長叢培剛

普蘭店長勇服裝廠總經理王長勇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審議時發表了重要講話。 他指出,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遼寧振興必由之路。 要抓住主要矛盾, 明確主攻方向, 推進遼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取得新進展。 他指出, 遼寧老工業基地是靠實體經濟起家的, 新一輪振興發展也要靠實體經濟。

大連企業家從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 看到的是黨和國家牽掛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用心。 面對遼寧乃至東北經濟發展中企業面臨的種種問題, 大連企業家們則展開了一輪“貼地氣”的討論。

太陽系便利店連鎖經營有限公司董事長佟培新

企業界普遍關心的一組資料顯示:在中國, 民營企業平均壽命為3.7年, 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僅2.5年, 集團企業平均壽命7~8年;在美國, 對應的資料是, 中小企業平均壽命近7年, 大企業平均壽命接近40年。

如何提升企業生命力, 從而延長企業生命週期?這是每一位企業家都在思考的問題, 尤其最近幾年, 在互聯網經濟衝擊之下, 一些實體經濟領域中的企業面對巨大生存壓力, 因此, 從事實體經濟的企業家們更是對上述話題格外關注。 本期財富圓桌, 新商報對話了幾位元在各自行業中走過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資深企業家。 在他們看來, 企業家的定力和專注度是提升企業生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

盲目轉行是要“交學費”的

新商報:您從事實體經濟那麼多年, 在此過程中, 是否也經歷過一些“艱難時刻”?想過放棄或轉行嗎?

佟培新:這是一定有的, 而且在企業發展不同階段, 企業都會有一個相對艱難的節點。

比如太陽系2000年初創時, 大連市場上便利店還是一個很難被接受的業態, 因為模式太新了。 我們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瞭解我們。 到後來企業慢慢有了市場, 而且呈現比較好的上升勢頭, 我們卻遭到了店面租金快速大幅上漲的衝擊, 把本來非常可觀的利潤全部吞噬掉了。 再後來, 就是所謂的互聯網經濟對實體經濟的衝擊, 便利店業態也在面臨轉型, 我們關掉很多店, 但也轉型走出了一個社區綜合服務體的可行之路……但有一點, 在任何一個艱難時刻, 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或者轉行。 因為我深信, 只要我們對行業有合理判斷、對自己有明確認知, 是可以應對這些難關的。

王長勇:我從事服裝行業20多年了, 期間確實經歷過一些“艱難時刻”,但我從未想過離開實體經濟,更沒想過離開服裝行業。比如,2010年,快速、大幅上漲的人工成本一度讓我壓力巨大。那一年,我年終算帳時,僅僅盈利了約30萬元,對於工廠的巨大投資來說,這點利潤實在太微薄了。但即使如此,我也沒想過放棄或轉行。除了個人對服裝行業有深厚的情結之外,我深知:做服裝是我的專業和專長,如果盲目跨界或轉行,我的身份就要從師傅變為學徒,而當學徒是要交學費的。至於放棄,我相信對於一個有責任感,特別是一個從事實體經濟那麼多年的企業家來說,那幾乎是一個“不能選的選項”。

民營企業最缺什麼?

新商報:您認為中國一些民營企業壽命短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佟培新:我覺得這可能與部分企業缺乏戰略相關。企業為什麼走不遠,很大程度上是戰略缺失的原因。很難想像,對行業發展沒有前瞻性思考、對企業發展沒有整體戰略的企業能夠在溝溝坎坎的羈絆前滿懷信心地走下去。而在我看來,一些企業可能更看重能夠解決眼前的問題,更多關注如何競爭、與誰競爭。如果企業陷入這樣的紛爭,可能他的企業戰略就需要調整,因為戰略不會基於同行的競爭,而是基於顧客價值的創造,基於對未來的判斷,基於對變化的認識和準備。

韓偉:我覺得可能一些企業缺少與環境的互動。企業能否與環境互動,是否具備環境的匹配能力是直接影響企業能否長久的一個關鍵因素。環境作為直接影響組織績效的外部力量,特別是技術的迅猛發展,對企業的持續發展產生越來越大的能量。但不少企業仍在堅信成本優勢、規模和資源投放。事實上,今天的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複雜程度也增加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消費者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如果不研究市場環境的變化並做出及時的改變,企業的生命力自然很難提升。

“不變”和“求變”

是一對矛盾嗎?

新商報:您認為企業家的定力與企業生命力之間存在怎樣關聯?

叢培剛:我從事實體經濟27年了,主要專注于“金葵”牌辣根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一根辣根”上潛心做了27年當然需要定力,這種定力源自對實體經濟的熱愛,對工匠精神的信仰,以及對民族品牌的追求,這種定力是在經歷了各種誘惑和挫折中淬煉出來的。我相信,有著如此定力和追求的企業通常不會只是曇花一現,其往往能把產品做得更精更好,把事業做得更久更旺。

王長勇:企業家的定力主要體現在要踏踏實實地立足所在行業,立足所熟悉的實體經濟,這種定力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能夠活多久;除了要有定力之外,企業家還必須與時俱進,這同樣關涉到企業的生命力和活力。比如,長勇服裝廠立足服裝行業,這是我們的不變;但同時我們也主動“求變”,比如,我們最初做時裝,後來改做皮裝,現在又轉型做西裝,另外,之前我們只做OEM,如今則在做好代工業務同時,大力發展內貿,做自主品牌。目前,我們的“CN&CY”品牌服裝店已經開業10多家了。

韓偉:很多企業想著快速成長甚至超常規發展,很多年輕人夢想著一夜暴富,但這裡我想說的是,做企業絕對是一個需要耐心和定力的工作,不急功近利、不奢望一夜暴富,才是做實業的心態。不是搭建在堅實產業基礎上的快速成長,結果可想而知。以韓偉集團多年的經驗來分享一下,在中國經濟幾個比較熱的階段,我們有過短平快投資的想法,比如,上世紀90年代,我們曾以非常低廉的價格拿到一塊地,本來打算做房地產,但是考慮了很長時間,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專業,沒有做,而是選擇了擴建工廠;但是前幾年,我們集團資金狀況比較好的時候,我們並沒有一味地擴大雞蛋產業的投資,而是拿了一部分資金分別入股農商行和萬達院線做股權投資,現在則成為了穩定的現金收益。企業家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一味地拼銷售額、增長速度並不是一個百年企業的有效路徑。

期間確實經歷過一些“艱難時刻”,但我從未想過離開實體經濟,更沒想過離開服裝行業。比如,2010年,快速、大幅上漲的人工成本一度讓我壓力巨大。那一年,我年終算帳時,僅僅盈利了約30萬元,對於工廠的巨大投資來說,這點利潤實在太微薄了。但即使如此,我也沒想過放棄或轉行。除了個人對服裝行業有深厚的情結之外,我深知:做服裝是我的專業和專長,如果盲目跨界或轉行,我的身份就要從師傅變為學徒,而當學徒是要交學費的。至於放棄,我相信對於一個有責任感,特別是一個從事實體經濟那麼多年的企業家來說,那幾乎是一個“不能選的選項”。

民營企業最缺什麼?

新商報:您認為中國一些民營企業壽命短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佟培新:我覺得這可能與部分企業缺乏戰略相關。企業為什麼走不遠,很大程度上是戰略缺失的原因。很難想像,對行業發展沒有前瞻性思考、對企業發展沒有整體戰略的企業能夠在溝溝坎坎的羈絆前滿懷信心地走下去。而在我看來,一些企業可能更看重能夠解決眼前的問題,更多關注如何競爭、與誰競爭。如果企業陷入這樣的紛爭,可能他的企業戰略就需要調整,因為戰略不會基於同行的競爭,而是基於顧客價值的創造,基於對未來的判斷,基於對變化的認識和準備。

韓偉:我覺得可能一些企業缺少與環境的互動。企業能否與環境互動,是否具備環境的匹配能力是直接影響企業能否長久的一個關鍵因素。環境作為直接影響組織績效的外部力量,特別是技術的迅猛發展,對企業的持續發展產生越來越大的能量。但不少企業仍在堅信成本優勢、規模和資源投放。事實上,今天的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複雜程度也增加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消費者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如果不研究市場環境的變化並做出及時的改變,企業的生命力自然很難提升。

“不變”和“求變”

是一對矛盾嗎?

新商報:您認為企業家的定力與企業生命力之間存在怎樣關聯?

叢培剛:我從事實體經濟27年了,主要專注于“金葵”牌辣根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一根辣根”上潛心做了27年當然需要定力,這種定力源自對實體經濟的熱愛,對工匠精神的信仰,以及對民族品牌的追求,這種定力是在經歷了各種誘惑和挫折中淬煉出來的。我相信,有著如此定力和追求的企業通常不會只是曇花一現,其往往能把產品做得更精更好,把事業做得更久更旺。

王長勇:企業家的定力主要體現在要踏踏實實地立足所在行業,立足所熟悉的實體經濟,這種定力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能夠活多久;除了要有定力之外,企業家還必須與時俱進,這同樣關涉到企業的生命力和活力。比如,長勇服裝廠立足服裝行業,這是我們的不變;但同時我們也主動“求變”,比如,我們最初做時裝,後來改做皮裝,現在又轉型做西裝,另外,之前我們只做OEM,如今則在做好代工業務同時,大力發展內貿,做自主品牌。目前,我們的“CN&CY”品牌服裝店已經開業10多家了。

韓偉:很多企業想著快速成長甚至超常規發展,很多年輕人夢想著一夜暴富,但這裡我想說的是,做企業絕對是一個需要耐心和定力的工作,不急功近利、不奢望一夜暴富,才是做實業的心態。不是搭建在堅實產業基礎上的快速成長,結果可想而知。以韓偉集團多年的經驗來分享一下,在中國經濟幾個比較熱的階段,我們有過短平快投資的想法,比如,上世紀90年代,我們曾以非常低廉的價格拿到一塊地,本來打算做房地產,但是考慮了很長時間,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專業,沒有做,而是選擇了擴建工廠;但是前幾年,我們集團資金狀況比較好的時候,我們並沒有一味地擴大雞蛋產業的投資,而是拿了一部分資金分別入股農商行和萬達院線做股權投資,現在則成為了穩定的現金收益。企業家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一味地拼銷售額、增長速度並不是一個百年企業的有效路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