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焚書坑儒,真的全是秦始皇的錯嗎?

秦始皇三十四年, 丞相李斯上疏說:“從前各諸侯相爭, 禮遇士人, 招攬各國人才歸附。 現在天下太平, 法令統一, 百姓致力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

士人應當致力於法令的研習。 ”

秦始皇問他:“那麼這些士人到底如何破壞我的威信, 是禁好還是不禁好?”

“現在儒生們不學習今天的法令, 反而去深究古老的學說, 用古代法令來批評當今社會, 惑亂百姓, 一起攻擊法令教化。 新的法令一經頒佈, 這些亂民就各自用自己的學說來議論它, 在家則心生非難, 出門在街談巷議, 靠誇耀主上來獲取名聲, 靠提出反對意見來彰顯高明, 帶領群眾製造誹謗輿論。 這樣的事情若不加禁止, 就會損傷君主的威信, 臣僚中也會出現黨派和競爭。 當然是禁好!”李斯回答。

秦始皇接著問:“那麼具體應該如何做呢?”李斯接著說:“我請求命令史官, 燒掉秦國以外的史書。 只要不是博士官所掌管, 收繳民間私藏的儒家和諸子百家的著作, 由各郡守、郡尉集中焚毀。 有敢談論《詩》、《書》的, 處死;用古代的理論批評當今社會的, 族誅;膽敢隱匿包庇罪行的官吏, 與犯者同罪;命令下達30天, 還敢私藏以上書籍的, 在臉上刺字, 罰去做苦工。 醫藥、占卜、農業方面書籍保留。

”秦始皇下令照辦。

李斯囉裡囉嗦說了許多, 中心內容只有一個, 那就是應當厚今薄古, 而不能以古非今, 為此, 他建議燒書, 而且要以嚴厲的措施去執行。

次年, 侯生、盧生互相譏諷議論秦始皇, 害怕罪責難逃, 於是逃走了。 秦始皇知道以後, 大發雷霆,

說:“盧生這些人, 我對他們那麼尊重, 賞賜也很豐厚, 現在居然誹謗我!給我嚴加審問還在咸陽的儒生, 看看還有沒有人妖言惑眾的。 ”於是讓禦史一一加以審訊。

儒生之間於是互相告發牽連, 最後又400多名儒生獲罪, 都在咸陽被活埋, 並通報天下, 用以懲戒後人。

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 其長子扶蘇諫道:“如今天下初定, 遠方的人民未必心服。 這些儒生都是學習孔子的, 陛下這麼嚴厲地懲罰他們, 我怕天下百姓因此而恐懼不安。 請皇上明察。 ”秦始皇聞諫大怒, 把扶蘇趕到遙遠的北方邊境, 讓他當蒙恬的監軍去了。 此舉, 導致了後來的沙丘之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