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春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的所在地曲阜

山東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 統稱曲阜“三孔”, 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 推崇儒學的表徵, 以豐厚的文化積澱、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 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

山東曲阜是孔子的故鄉。 孔夫子生前在此開壇授學, 首創儒家文化, 為此後2000多年的中國歷史深深地打上了儒學烙印。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 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個中國的思想、政治和社會體系, 成為整個中國文化的基石。 1994年孔廟、孔林、孔府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孔廟

位於曲阜城中央。 它是一組具有東方建築特、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古代建築群。 歷史上, 孔廟先後共大修15次中修31次, 小修數百次, 形成了目前這樣的宏大規模。 時間之久遠, 保持之完整, 被古建築學家稱為世界建築史上的“唯一的孤例”, 它凝聚著歷代萬千勞動者的血汗, 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孔府

孔廟的東側是孔府, 是孔子嫡長孫世襲的府第。 始建于宋代, 經歷代不斷擴建, 形成現在的規模。 占地200餘畝, 有房舍480餘間。 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

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貴族莊園, 衙 署大堂用於接受皇帝頒發的聖旨, 或處理家族內事務。 孔府後院有一座花園, 幽雅清新, 佈局別具匠心, 可稱園林佳作, 也是園宅結合的範例。 孔府藏有大量的歷史檔案、傳世文物, 歷代服飾和用具等, 都及其珍貴。

孔林

孔林, 亦稱“至聖林”, 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 也是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的家族墓地, 林牆周長7千米, 內有古樹2萬多株, 是一處古老的人造園林。 墓葬數量之多, 規模之大, 保存之完好, 在世界上絕無僅有。 孔林占地3000多畝, 林牆周長5591米, 墳塚10萬餘座, 墓碑4003座,古建築116間,歷代石像、石儀85對。

孔廟、孔林、孔府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集中體現在它所保存的文物上。300多座、1300多間金、元、明、清古建築反映了各個時期的建築規制和特點;1000多件漢畫像石、孔子聖跡圖、石儀、龍柱等反映了石刻藝術的變化和發展;5000我多塊西漢以來的歷代碑刻既是中國書法藝術的瑰寶,也是研究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經濟、文化、藝術的寶貴資料;10余萬座歷代墓葬是研究墓葬制度的重要實物,17000余株古樹名木是研究古代物候學、氣象學、生態學的活文物。10余萬件館藏文物中,以元明衣冠、孔子畫像、衍聖公及夫人肖像,祭祀禮器最為著名;其中元明衣冠是中國罕有的傳世同類文物,對於研究古代服飾、紡織藝術具有重要價值。30萬件孔府明清文書檔案是中國為豐富的私家檔案,是研究明清歷史尤其是經濟史的重要資料。“三孔”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墓碑4003座,古建築116間,歷代石像、石儀85對。

孔廟、孔林、孔府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集中體現在它所保存的文物上。300多座、1300多間金、元、明、清古建築反映了各個時期的建築規制和特點;1000多件漢畫像石、孔子聖跡圖、石儀、龍柱等反映了石刻藝術的變化和發展;5000我多塊西漢以來的歷代碑刻既是中國書法藝術的瑰寶,也是研究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經濟、文化、藝術的寶貴資料;10余萬座歷代墓葬是研究墓葬制度的重要實物,17000余株古樹名木是研究古代物候學、氣象學、生態學的活文物。10余萬件館藏文物中,以元明衣冠、孔子畫像、衍聖公及夫人肖像,祭祀禮器最為著名;其中元明衣冠是中國罕有的傳世同類文物,對於研究古代服飾、紡織藝術具有重要價值。30萬件孔府明清文書檔案是中國為豐富的私家檔案,是研究明清歷史尤其是經濟史的重要資料。“三孔”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