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外貿史上的白銀中國風

中國銀器製作的歷史十分悠久, 夏商時期出現了中國最早的銀器(甘肅玉門火燒溝銀鼻飲), 至春秋戰國時期漸趨普遍。 在此後的幾千年裡, 銀器因材質稀少珍貴、色澤純潔柔美而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 與之相隨的是, 銀器製作工藝也不斷提升和發展, 成為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傳統手工藝門類。

瓜棱形八分檔大茶壺 Melon-shaped Teapot

晚清 通高:24.4cm;腹徑:16.6cm;重:1122g 款識:喜, 倫巴 H

在中國的銀器發展史上, 外銷銀器一直不為人們所認識。 這些器物數量有限, 又散落於西方國家的各個家族, 一度被歷史塵封, 被誤認為是西方銀器。 直到1975年, 美國人克羅斯比·福布斯(H.A.Crosby Forbes)《中國外銷銀器》一書的出版, 才使真相浮出水面——原來這些頗具特色的器物來自古老的中國。 從這些銀器入手, 結合歷史文獻, 我們發現這些外銷銀器的製作時代集中於清代和民國時期, 主要是通過貿易的形式銷往西方國家。

這一時期的外銷銀器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基礎上, 在器物造型及裝飾方面, 賦予了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呈現出一種中西合璧的文化面貌。 而一旦西式器型與中國元素相結合成為一種時尚, 就激發了中國工匠們極大的創造力, 他們用傳統的手藝創作出了一件又一件藝術佳作, 將中國的銀器製作工藝推向了巔峰。 近年來, 隨著中國海外藝術品的回流, 這部分銀器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國內一些文博機構和收藏家開始收藏和研究這些外銷銀器。

我國外貿史上的“白銀時代”

隨著新航路的開闢, 歐洲商人通過大帆船直接與我國建立了貿易聯繫。 這樣便出現了專門針對西方客戶的中國手工製品, 並逐漸形成了獨立于傳統內銷品的外銷產業和相關的生產、販運系統。

工業革命爆發以後, 銀器在歐洲的使用量迅猛增長。 當時, 中國既不缺乏能工巧匠, 人力成本又相對較低, 更不像英、荷、法等國那樣徵收高額的金銀製品稅, 產品有其獨特的競爭力。 因此開始有人嘗試加工符合西方人需求的產品, 賣給來華的外國商人和船員, 中國外銷銀器就此誕生。

我國的外銷銀器產業, 大體是在18世紀中期廣州“一口通商”以後發展起來的。 這正是中國風在歐洲大行其道的時代, 對於遙遠東方的浪漫想像為中國手工藝品的出口帶來了商機。 18至19世紀初期的中國外銷銀器, 絕大多數以英籍人士為最終客戶。

到了19世紀中後期, 上海已提升為第一大貿易港口,

其他沿海城市也有較大發展;而長江沿岸的內陸口岸, 不但是重要的貨物中轉站, 也是外商向內地各省傾銷工業產品和搜刮原材料的區域性中心, 外銷銀器由此逐漸成為全國性產業。 一些廣東商人遂順應時勢, 在上海的租界區和英殖民統治下的香港設立了專售此類銀製品的商店。 20世紀以後, 廣東幫(粵幫)的連鎖百貨公司也有了西式金銀器櫃檯。 在上海, 這類商戶被稱為“洋幫”, 而以內銷品為主、大多由蘇浙贛籍商人開辦的銀樓, 則被稱為“本幫”。 有外國租界、居留地或租借地的城市, 以及各主要的通商口岸, 比如上海、天津、北京、青島、威海、漢口、九江等, 都成了西式銀器業發達之地。 此時正值銀器消費盛期,
因此除了由外國商船直接運出國門銷售外, 在華的洋人也常訂購銀制器具。 各類外籍機構也會定制活動和賽事所需的獎品和紀念品, 如銀質獎盃、獎牌之類。

1938年末, 天津、上海、九江、武漢、廣州等相繼淪陷, 外銷銀器業便開始凋敝了。 香港還有數家商戶繼續制售洋裝銀器, 比如德興和惠記, 一直到日用銀器不再流行的20世紀70-80年代, 此類業務才告終止。 從18世紀下半葉的廣州開始到20世紀中後期的香港結束, 近代外銷銀器的歷史延續近200年。 在此期間, 我國各地匠人生產了數量可觀的出口型金銀器飾。 它們種類豐富、風格多樣、工藝精湛, 令人驚歎, 譜寫出了我國外貿史上的“白銀時代”。

外銷銀器品類一應俱全

廣州得天獨厚的條件, 使得外銷銀器業最早誕生於此。19世紀中葉,當地的金銀製品商已經分為了唐行和洋貨行兩個行當,前者的行業組織為興和堂,後者則另行組織了立本堂。他們之間的差異,本質上是所面向的客戶群體不同,但從表面來看,最明顯的便是加工的產品彼此有別。1908年日本駐廣州領事上野專一, 向日本外務省傳回了一份業務報告,裡面就提到了當地銀器業的情況。除了說明廣州外貿銀製品分業經營外, 他還進一步寫道:“唐行製造中國本來就有的銀器品種,即首飾、鐲子、中餐具之類,洋貨行則側重於生產西式器皿,包括西餐具、西洋茶具、酒杯、糖果容器、花瓶、煙盒、懷錶附件、梳妝具、墨水台、名片盒、相架、餐巾環、筆架、手杖頭、傘柄、煙灰缸,以及各種把玩品。”由此可見,晚清時期,我國的西式銀製品,已經是品種豐富、形態各異的了。

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生產的各色外銷銀器,難以盡數列舉。其中,大型的獎盃、長頸水壺、碗、擺盤等,多被用作獎品或紀念品,有的還是專門定制的。那些外表華麗的高腳盤、分層飾盤、大玫瑰缽之類的餐桌中央裝飾件,主要用於陳設。兩者均可以歸為觀賞器。在外銷瓷器中就不少見的成對花瓶,大致在19世紀後期,也加入了這一陣營。專供陳列把玩的小模型,如樓塔、船隻、人物場景等,同樣是外銷銀器中頗受歡迎之物。

實用器的種類就更多了。民以食為天,洋人也不例外,因而與飲食有關的銀器品種特別多。茶飲用具、酒具、各類調味料器,甚至不乏用於盛放待分配的熱食的大湯釜、肉汁釜這類常重達數公斤的大件,真可謂一應俱全。餐飲用具以外的各類中,還有煙具如卷煙盒、雪茄盒等;文具則有墨水台、墨水瓶、蘸水筆等,產量都相對有限;首飾和服飾配件中皮帶扣最多,另外也存在全銀打制的腰帶,及紐扣、胸針、手鐲等。早期外銷飾品主要採用累絲工藝,中間嵌有牙雕、木雕、核雕類裝飾物。20世紀以來,特別是民國以後的產物,一般是模壓而成,一些K金打制的胸針和手鏈還鑲有翡翠。除此之外,個別商戶還向洋人出售少量傳統首飾和器件,後者如三足香爐、提梁壺、鼻煙壺等。我國粵幫商行的作品基本涵蓋了上面列舉的全部種類。內地銀樓出品的西式器具,品種相對單一。

粵幫花絲編織製品和印度式器物,形制特別,存世量也不算高,值得多書一筆。它們在外銷銀器發展史上,出現得都比較早。廣州出口的銀花絲製品,編織精巧,焊接細緻,玲瓏剔透。粵幫花絲器的制法和風格都比較統一:先由較粗的銀線構成框架,再以細如毫髮的單股銀絲絞擰成彈簧狀後編結成面。其中多數以漩渦形浪濤狀紋配合六瓣花紋等錦地類圖案作為背景,在其上焊綴各種平面或立體的裝飾部件。這些裝飾物,除龍睛鳳目蛇眼等為銀珠外,其餘也均由銀絲掐織堆壘而成。有些製品表面還貼焊有裁剪好的小銀片,在它們上面,以銀絲勾焊出各種圖案並填燒琺瑯, 亦或者直接在有輪廓線的密織花絲底上填琺瑯,花絲與琺瑯相結合,別有一番風味。

廣受青睞的銀器中國風

中國外銷銀器採用中國傳統銀器製作手藝,以西式器型為主,中式紋飾為輔,主要用於出口海外。許多銀器上刻有主人的姓名縮寫、族徽(紋章),體現了這些銀器的貴重程度和豐富內涵。

18世紀下半葉之前,中國外銷銀器的遺存數量較少,以美國皮博迪·艾賽克斯博物館(Peabody Essex Museum)的六棱壺以及俄羅斯埃爾米塔日博物館Hermitage Museum)的兩套共33件的花絲梳妝用具為代表。此時的外銷銀器尚未形成一致的風格特徵,從嚴格的意義上講還不能歸於外銷銀器。18世紀末至19世紀上半葉,以廣州十三行產品為代表的中國外銷銀器大量出現,其器形與紋飾以西洋風格為主,屬於依樣仿製性質,其中尚有少量中國紋飾的實物,但比例較低。

19世紀中後期西方大國的工業化進程達到了新階段,機械化電氣化時代揭開了帷幕。美英大廠生產的廉價的機制銀器蠶食著手工作坊的陣地,中國金銀價格也向國際靠攏,材料和人工成本優勢逐漸消失。在技術落後的國家中,民族特色無一例外地會成為最後的撒手鐧,此時又正值西方傳統風格走下坡路,審美需求多樣化,新潮流迭出,進入爭奇鬥豔的工藝美術新時代。中國銀匠運用傳統技術製造外銷銀器,結合龍鳳、戲曲故事、人物風景、梅蘭竹菊、鳥雀、松鶴、八仙、“福壽”字等中式紋飾,帶給西方社會匠心獨運的東方風情和華夏文明,中國題材的外銷銀器成為市場上的一股清風。晚清外銷銀器運用錘揲、鏨刻、貼焊、鏤空、累絲、鎏金、銀胎琺瑯、模壓、鑲嵌等傳統工藝,器物造型紋飾極具立體感和真實感,以其鮮明的藝術魅力展示著華夏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蘊,是中國金銀工藝的巔峰之作。此外,中國銀匠還在器型設計上借鑒紫砂壺的造型,製造出融精緻性和趣味性於一體的純中國風器物,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東方古國的古典優雅和唯美藝術。相較於西方本土銀器,中國外銷銀器物美價廉,又巧妙地將中西元素合二為一,因而深受西方人青睞。

外銷銀器的款識與包裝銷售

由於當時的貿易對象主要是英國人,大部分外銷銀器輸出地是英國和英屬印度,因此早期多數商行都在這類產品上鑄刻倫敦偽標。這種偽標在19世紀上半葉最為流行,到19世紀60年代被基本棄用,取而代之的是獨立的中式銀標體系,包括“中文銀樓款”和“英文外銷款”。“中文銀樓款”的主要元素:上部橫書地名(例如:九江、成都、 天津等)+中間豎書銀樓名稱(例如:塗茂興、麗生、黃球記等)+下部書牌記(例如:葵記、裕記、德記等)+中文成色標記(例如:足紋、足銀、紋銀等)+批次字或密字。“英文外銷款”的主要元素:出口商或公司名稱(通常為英文縮寫或全稱)+銀器作坊名或銀匠代號(通常為中文標識)+成色標記(通常為90,或是silver,sterling);在不同的時期,銀器款識時有變化,或缺少部分元素,或增加額外元素。

外銷銀器款識中有一類是銀器的成色標識。從19世紀70年代(或稍晚)開始,廣州、香港和上海外銷銀樓普遍採用兩位阿拉伯數字成色,其中以“90”為最多,“85”次之,“88”“95”“97”也有出現。三位阿拉伯數字成色不多見,常見的是“935”,少量“850”。英文描述“SILVER”“STERLING”也常常看到,“PURE SILVER”較少。帶百分號的成色標識,如“90%”也能看到。所有這些成色標識的字體沒有任何規定,除英文字母以大寫為主以外其餘都非常隨意。

中國外銷銀器包裝精美,頗具中國特色。大件銀器常用木盒包裝,內用紙板製作與器物外形貼合的凹槽充分固定器物,有的襯上光滑單色絲綢,以襯托銀器之華貴。一些木盒猶如漆器,外部塗深色漆,並用金漆或其他淺色漆描繪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圖畫。小件器物常用紙板做盒芯,外包織錦絲綢,秀美華麗。十三行時期的廣州,外銷銀器集中在商館區內銷售,以門市零售的方式為主,兼有定制批發。店鋪僅出售貨品,並不在店內製作,製作在其他地方完成。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的全國銀樓,除粵人開設的洋裝(指西洋造型)金銀首飾店外,其他銀樓以前店後廠為主,制售一體。

美國商人蒂芙妮(Tiffany)在其日記中提及他參觀靖遠街一間銀器店的情況,這段記載說明當時十三行商館區銀器店的銀器工藝精湛且價格低廉,有很多西方人在此訂購銀器:“店鋪的銀匠能製造任何物品,由小小的一隻鹽羹到整套餐具,都能製造出優美的效果。他會給水壺內部鍍金,或者用很短的時間就能按照西方商人的要求製作特定風格的叉子。這裡的銀器十分精細出色,而價格則很低廉。這些銀器本質上的價值可和歐洲同樣物品比美。店裡的花絲提籃和名片盒似乎是這些銀匠的得意之作。在中國訂購一套華麗精彩的銀器比其他任何國家都便宜,許多歐洲人士通過‘大班’來訂購銀器。”

中國外銷銀器所蘊含的價值是多方面的,它們是舊中國開拓海外貿易的見證,是近代世界豐富多彩社會生活的紀念,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實物載體。

(李李,“白銀時代——中國外銷銀器特展”策展人;召蘇,外銷銀器研究專家)

累絲鏤空盤 A Set of Filigree Openwork Plates 民國 大菱形 長:20cm;寬:15.6cm;重:136g 小菱形 長:14.5cm;寬:10cm;重:57g、61g 圓形款 口徑:16.4cm;重:110g、108g

竹葉紋鏤空琉璃大碗 Glass bowl with Openwork Silver Base with Bamboo Leaf Design 晚清 通高:10.6cm;口徑:20.6cm;底徑:11.5cm;銀托重:463g;琉璃重:806g 款識:怡安,WH,90 收藏界素有“貨高一等,價高十倍”的說法,晚清是中國外銷銀器種類最多、數量最豐富的時期,激烈的競爭使銀匠在工藝和設計上都下足功夫,創造出各種精品。這件竹葉紋鏤空琉璃大碗鑲邊,弧壁,深腹,圈足,運用鏤空工藝通體鏤雕竹林,在其中還鏤雕一鳥穿梭于林間,碗底鏤空形成錢幣紋樣,寓意財源廣進。此碗工藝固然精湛,但銀匠的創造力更讓人讚歎,在內部配以一綠色琉璃碗,結合銀碗的竹林造型產生綠影流動、生機盎然之感,令人賞心悅目。巧妙的搭配也使得這件銀碗成為了同種器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竹林搖曳茶具 Tea Set with Bamboo Forest Pattern 咖啡壺 通高:18cm;腹徑:13.5cm;重:727g 茶壺 通高:15.5cm;腹徑:10.5cm;重:421g 糖缸 通高:10.5cm;腹徑:7.5cm;重:186g 奶缸 通高:9.5cm;腹徑:6cm;重:131g 款識:儀昌,倫巴 H 這套茶具使用了錘碟工藝,壺身通體附有竹枝竹葉,緊密相間,具有微風搖曳之動感,壺把手和流均為竹節附竹葉型。在茶具的細節之處體現了匠人的精心設計,銀制茶具導熱性極強,為防止茶壺把手過燙,凡是裝熱飲的茶壺、咖啡壺把手處都裝有一白色象牙制圓環,俗稱“象牙隔熱”,用以阻斷把手部分的熱傳導,做到美觀大方與實用功能同時具備。壺體留有光面盾牌用以刻族徽,壺底外圈鏨刻竹葉紋,有中國梅蘭竹菊的款式風格在裡面。該套茶具未經任何處理進行展示,表面留有一層氧化層,專業術語稱之為“包漿”,以為對比之用。晚清外銷銀器盛極一時,但缺乏國內市場導致其很快衰落,至民國中後期逐漸銷聲匿跡,一方面是由於銀器造價昂貴且國人沒有使用銀制器物的習慣,而另一方面則是銀器需要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進行維護,如若不經常擦拭,很容易表面氧化而失去光澤,這也使得銀器的使用成本進一步提高,這正是銀器逐漸沒落的原因。可惜的是,中國傳統手工業的傳承大都是師徒制,而缺乏了市場需求的銀器匠人招不到學徒,精湛的工藝面臨著失傳的窘境。

醒酒壺 Wine Decanter 晚清 通高:30.5cm;腹徑:13cm;重:774g 款識:大吉 這件銀壺造型獨特,長頸鼓腹,通身錘揲有人物故事紋,頸部更鏨刻有蕉葉紋、葡萄紋、竹枝紋,並貼焊“巴為芻夫”四字。整件器物僅有上方一球狀壺塞的壺口,並無設計流口,都說明這並非盛裝飲品的茶壺,而是一件醒酒壺。西方人不僅愛喝茶,同樣也愛美酒,且更多的是飲用葡萄酒,葡萄酒內富含的單寧酸常常會使酒品嘗的口感變澀,這也是葡萄酒需要“醒酒”這一程式的由來,而中國銀匠為滿足西方人的飲酒需要,創作出了銀制的醒酒壺。有趣的是,醒酒需要讓酒盡可能大面積的與空氣接觸,使得酒類的單寧酸迅速氧化揮發,而該壺並無此特點,這也是由於當時的銀匠缺乏對葡萄酒的相關知識而造成的失誤,只知有“醒酒”這道工序,而不知醒酒的原理,可謂是時代造就的一個美麗的誤會。

人物故事龍耳瓶 Dragon-shape-handled Vase with Figures and Story Scene Pattern 晚清 帶座通高:57cm;不帶座通高:49cm;腹徑:27cm;不帶座重:3276g 款識:德昌,HUNGCHONG&CO 銀器實用性、觀賞性兼具,一直深受西方人的喜愛,很多時候都作為禮物和獎品的不二選擇。這件人物故事龍耳瓶,瓶鈕及兩側的雙耳皆以龍首為造型設計,加之器型高大,整體極具氣勢。兩側雙耳是以龍首口中吐出的流水形成下沿,通身布紋為底,通過錘揲工藝創作出刀馬人物故事圖,底座被設計成三名孩童雙手捧持瓶底,下方配一紫檀底座,極具藝術感。 除開整體造型及瓶身上繁複的紋飾外,最引人著目的當屬瓶身中部的方形銘牌,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數位德、英官兵曾在北洋艦隊上協助作戰,而在銘牌上的德語銘文,正是向這批德、英軍士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也使得這件器物成為了中日甲午戰爭的歷史見證之一,更顯珍貴。

使得外銷銀器業最早誕生於此。19世紀中葉,當地的金銀製品商已經分為了唐行和洋貨行兩個行當,前者的行業組織為興和堂,後者則另行組織了立本堂。他們之間的差異,本質上是所面向的客戶群體不同,但從表面來看,最明顯的便是加工的產品彼此有別。1908年日本駐廣州領事上野專一, 向日本外務省傳回了一份業務報告,裡面就提到了當地銀器業的情況。除了說明廣州外貿銀製品分業經營外, 他還進一步寫道:“唐行製造中國本來就有的銀器品種,即首飾、鐲子、中餐具之類,洋貨行則側重於生產西式器皿,包括西餐具、西洋茶具、酒杯、糖果容器、花瓶、煙盒、懷錶附件、梳妝具、墨水台、名片盒、相架、餐巾環、筆架、手杖頭、傘柄、煙灰缸,以及各種把玩品。”由此可見,晚清時期,我國的西式銀製品,已經是品種豐富、形態各異的了。

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生產的各色外銷銀器,難以盡數列舉。其中,大型的獎盃、長頸水壺、碗、擺盤等,多被用作獎品或紀念品,有的還是專門定制的。那些外表華麗的高腳盤、分層飾盤、大玫瑰缽之類的餐桌中央裝飾件,主要用於陳設。兩者均可以歸為觀賞器。在外銷瓷器中就不少見的成對花瓶,大致在19世紀後期,也加入了這一陣營。專供陳列把玩的小模型,如樓塔、船隻、人物場景等,同樣是外銷銀器中頗受歡迎之物。

實用器的種類就更多了。民以食為天,洋人也不例外,因而與飲食有關的銀器品種特別多。茶飲用具、酒具、各類調味料器,甚至不乏用於盛放待分配的熱食的大湯釜、肉汁釜這類常重達數公斤的大件,真可謂一應俱全。餐飲用具以外的各類中,還有煙具如卷煙盒、雪茄盒等;文具則有墨水台、墨水瓶、蘸水筆等,產量都相對有限;首飾和服飾配件中皮帶扣最多,另外也存在全銀打制的腰帶,及紐扣、胸針、手鐲等。早期外銷飾品主要採用累絲工藝,中間嵌有牙雕、木雕、核雕類裝飾物。20世紀以來,特別是民國以後的產物,一般是模壓而成,一些K金打制的胸針和手鏈還鑲有翡翠。除此之外,個別商戶還向洋人出售少量傳統首飾和器件,後者如三足香爐、提梁壺、鼻煙壺等。我國粵幫商行的作品基本涵蓋了上面列舉的全部種類。內地銀樓出品的西式器具,品種相對單一。

粵幫花絲編織製品和印度式器物,形制特別,存世量也不算高,值得多書一筆。它們在外銷銀器發展史上,出現得都比較早。廣州出口的銀花絲製品,編織精巧,焊接細緻,玲瓏剔透。粵幫花絲器的制法和風格都比較統一:先由較粗的銀線構成框架,再以細如毫髮的單股銀絲絞擰成彈簧狀後編結成面。其中多數以漩渦形浪濤狀紋配合六瓣花紋等錦地類圖案作為背景,在其上焊綴各種平面或立體的裝飾部件。這些裝飾物,除龍睛鳳目蛇眼等為銀珠外,其餘也均由銀絲掐織堆壘而成。有些製品表面還貼焊有裁剪好的小銀片,在它們上面,以銀絲勾焊出各種圖案並填燒琺瑯, 亦或者直接在有輪廓線的密織花絲底上填琺瑯,花絲與琺瑯相結合,別有一番風味。

廣受青睞的銀器中國風

中國外銷銀器採用中國傳統銀器製作手藝,以西式器型為主,中式紋飾為輔,主要用於出口海外。許多銀器上刻有主人的姓名縮寫、族徽(紋章),體現了這些銀器的貴重程度和豐富內涵。

18世紀下半葉之前,中國外銷銀器的遺存數量較少,以美國皮博迪·艾賽克斯博物館(Peabody Essex Museum)的六棱壺以及俄羅斯埃爾米塔日博物館Hermitage Museum)的兩套共33件的花絲梳妝用具為代表。此時的外銷銀器尚未形成一致的風格特徵,從嚴格的意義上講還不能歸於外銷銀器。18世紀末至19世紀上半葉,以廣州十三行產品為代表的中國外銷銀器大量出現,其器形與紋飾以西洋風格為主,屬於依樣仿製性質,其中尚有少量中國紋飾的實物,但比例較低。

19世紀中後期西方大國的工業化進程達到了新階段,機械化電氣化時代揭開了帷幕。美英大廠生產的廉價的機制銀器蠶食著手工作坊的陣地,中國金銀價格也向國際靠攏,材料和人工成本優勢逐漸消失。在技術落後的國家中,民族特色無一例外地會成為最後的撒手鐧,此時又正值西方傳統風格走下坡路,審美需求多樣化,新潮流迭出,進入爭奇鬥豔的工藝美術新時代。中國銀匠運用傳統技術製造外銷銀器,結合龍鳳、戲曲故事、人物風景、梅蘭竹菊、鳥雀、松鶴、八仙、“福壽”字等中式紋飾,帶給西方社會匠心獨運的東方風情和華夏文明,中國題材的外銷銀器成為市場上的一股清風。晚清外銷銀器運用錘揲、鏨刻、貼焊、鏤空、累絲、鎏金、銀胎琺瑯、模壓、鑲嵌等傳統工藝,器物造型紋飾極具立體感和真實感,以其鮮明的藝術魅力展示著華夏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蘊,是中國金銀工藝的巔峰之作。此外,中國銀匠還在器型設計上借鑒紫砂壺的造型,製造出融精緻性和趣味性於一體的純中國風器物,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東方古國的古典優雅和唯美藝術。相較於西方本土銀器,中國外銷銀器物美價廉,又巧妙地將中西元素合二為一,因而深受西方人青睞。

外銷銀器的款識與包裝銷售

由於當時的貿易對象主要是英國人,大部分外銷銀器輸出地是英國和英屬印度,因此早期多數商行都在這類產品上鑄刻倫敦偽標。這種偽標在19世紀上半葉最為流行,到19世紀60年代被基本棄用,取而代之的是獨立的中式銀標體系,包括“中文銀樓款”和“英文外銷款”。“中文銀樓款”的主要元素:上部橫書地名(例如:九江、成都、 天津等)+中間豎書銀樓名稱(例如:塗茂興、麗生、黃球記等)+下部書牌記(例如:葵記、裕記、德記等)+中文成色標記(例如:足紋、足銀、紋銀等)+批次字或密字。“英文外銷款”的主要元素:出口商或公司名稱(通常為英文縮寫或全稱)+銀器作坊名或銀匠代號(通常為中文標識)+成色標記(通常為90,或是silver,sterling);在不同的時期,銀器款識時有變化,或缺少部分元素,或增加額外元素。

外銷銀器款識中有一類是銀器的成色標識。從19世紀70年代(或稍晚)開始,廣州、香港和上海外銷銀樓普遍採用兩位阿拉伯數字成色,其中以“90”為最多,“85”次之,“88”“95”“97”也有出現。三位阿拉伯數字成色不多見,常見的是“935”,少量“850”。英文描述“SILVER”“STERLING”也常常看到,“PURE SILVER”較少。帶百分號的成色標識,如“90%”也能看到。所有這些成色標識的字體沒有任何規定,除英文字母以大寫為主以外其餘都非常隨意。

中國外銷銀器包裝精美,頗具中國特色。大件銀器常用木盒包裝,內用紙板製作與器物外形貼合的凹槽充分固定器物,有的襯上光滑單色絲綢,以襯托銀器之華貴。一些木盒猶如漆器,外部塗深色漆,並用金漆或其他淺色漆描繪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圖畫。小件器物常用紙板做盒芯,外包織錦絲綢,秀美華麗。十三行時期的廣州,外銷銀器集中在商館區內銷售,以門市零售的方式為主,兼有定制批發。店鋪僅出售貨品,並不在店內製作,製作在其他地方完成。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的全國銀樓,除粵人開設的洋裝(指西洋造型)金銀首飾店外,其他銀樓以前店後廠為主,制售一體。

美國商人蒂芙妮(Tiffany)在其日記中提及他參觀靖遠街一間銀器店的情況,這段記載說明當時十三行商館區銀器店的銀器工藝精湛且價格低廉,有很多西方人在此訂購銀器:“店鋪的銀匠能製造任何物品,由小小的一隻鹽羹到整套餐具,都能製造出優美的效果。他會給水壺內部鍍金,或者用很短的時間就能按照西方商人的要求製作特定風格的叉子。這裡的銀器十分精細出色,而價格則很低廉。這些銀器本質上的價值可和歐洲同樣物品比美。店裡的花絲提籃和名片盒似乎是這些銀匠的得意之作。在中國訂購一套華麗精彩的銀器比其他任何國家都便宜,許多歐洲人士通過‘大班’來訂購銀器。”

中國外銷銀器所蘊含的價值是多方面的,它們是舊中國開拓海外貿易的見證,是近代世界豐富多彩社會生活的紀念,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實物載體。

(李李,“白銀時代——中國外銷銀器特展”策展人;召蘇,外銷銀器研究專家)

累絲鏤空盤 A Set of Filigree Openwork Plates 民國 大菱形 長:20cm;寬:15.6cm;重:136g 小菱形 長:14.5cm;寬:10cm;重:57g、61g 圓形款 口徑:16.4cm;重:110g、108g

竹葉紋鏤空琉璃大碗 Glass bowl with Openwork Silver Base with Bamboo Leaf Design 晚清 通高:10.6cm;口徑:20.6cm;底徑:11.5cm;銀托重:463g;琉璃重:806g 款識:怡安,WH,90 收藏界素有“貨高一等,價高十倍”的說法,晚清是中國外銷銀器種類最多、數量最豐富的時期,激烈的競爭使銀匠在工藝和設計上都下足功夫,創造出各種精品。這件竹葉紋鏤空琉璃大碗鑲邊,弧壁,深腹,圈足,運用鏤空工藝通體鏤雕竹林,在其中還鏤雕一鳥穿梭于林間,碗底鏤空形成錢幣紋樣,寓意財源廣進。此碗工藝固然精湛,但銀匠的創造力更讓人讚歎,在內部配以一綠色琉璃碗,結合銀碗的竹林造型產生綠影流動、生機盎然之感,令人賞心悅目。巧妙的搭配也使得這件銀碗成為了同種器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竹林搖曳茶具 Tea Set with Bamboo Forest Pattern 咖啡壺 通高:18cm;腹徑:13.5cm;重:727g 茶壺 通高:15.5cm;腹徑:10.5cm;重:421g 糖缸 通高:10.5cm;腹徑:7.5cm;重:186g 奶缸 通高:9.5cm;腹徑:6cm;重:131g 款識:儀昌,倫巴 H 這套茶具使用了錘碟工藝,壺身通體附有竹枝竹葉,緊密相間,具有微風搖曳之動感,壺把手和流均為竹節附竹葉型。在茶具的細節之處體現了匠人的精心設計,銀制茶具導熱性極強,為防止茶壺把手過燙,凡是裝熱飲的茶壺、咖啡壺把手處都裝有一白色象牙制圓環,俗稱“象牙隔熱”,用以阻斷把手部分的熱傳導,做到美觀大方與實用功能同時具備。壺體留有光面盾牌用以刻族徽,壺底外圈鏨刻竹葉紋,有中國梅蘭竹菊的款式風格在裡面。該套茶具未經任何處理進行展示,表面留有一層氧化層,專業術語稱之為“包漿”,以為對比之用。晚清外銷銀器盛極一時,但缺乏國內市場導致其很快衰落,至民國中後期逐漸銷聲匿跡,一方面是由於銀器造價昂貴且國人沒有使用銀制器物的習慣,而另一方面則是銀器需要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進行維護,如若不經常擦拭,很容易表面氧化而失去光澤,這也使得銀器的使用成本進一步提高,這正是銀器逐漸沒落的原因。可惜的是,中國傳統手工業的傳承大都是師徒制,而缺乏了市場需求的銀器匠人招不到學徒,精湛的工藝面臨著失傳的窘境。

醒酒壺 Wine Decanter 晚清 通高:30.5cm;腹徑:13cm;重:774g 款識:大吉 這件銀壺造型獨特,長頸鼓腹,通身錘揲有人物故事紋,頸部更鏨刻有蕉葉紋、葡萄紋、竹枝紋,並貼焊“巴為芻夫”四字。整件器物僅有上方一球狀壺塞的壺口,並無設計流口,都說明這並非盛裝飲品的茶壺,而是一件醒酒壺。西方人不僅愛喝茶,同樣也愛美酒,且更多的是飲用葡萄酒,葡萄酒內富含的單寧酸常常會使酒品嘗的口感變澀,這也是葡萄酒需要“醒酒”這一程式的由來,而中國銀匠為滿足西方人的飲酒需要,創作出了銀制的醒酒壺。有趣的是,醒酒需要讓酒盡可能大面積的與空氣接觸,使得酒類的單寧酸迅速氧化揮發,而該壺並無此特點,這也是由於當時的銀匠缺乏對葡萄酒的相關知識而造成的失誤,只知有“醒酒”這道工序,而不知醒酒的原理,可謂是時代造就的一個美麗的誤會。

人物故事龍耳瓶 Dragon-shape-handled Vase with Figures and Story Scene Pattern 晚清 帶座通高:57cm;不帶座通高:49cm;腹徑:27cm;不帶座重:3276g 款識:德昌,HUNGCHONG&CO 銀器實用性、觀賞性兼具,一直深受西方人的喜愛,很多時候都作為禮物和獎品的不二選擇。這件人物故事龍耳瓶,瓶鈕及兩側的雙耳皆以龍首為造型設計,加之器型高大,整體極具氣勢。兩側雙耳是以龍首口中吐出的流水形成下沿,通身布紋為底,通過錘揲工藝創作出刀馬人物故事圖,底座被設計成三名孩童雙手捧持瓶底,下方配一紫檀底座,極具藝術感。 除開整體造型及瓶身上繁複的紋飾外,最引人著目的當屬瓶身中部的方形銘牌,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數位德、英官兵曾在北洋艦隊上協助作戰,而在銘牌上的德語銘文,正是向這批德、英軍士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也使得這件器物成為了中日甲午戰爭的歷史見證之一,更顯珍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