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14萬億險資佈局同行 “國家隊”資金不斷增持

◆經濟導報記者 姜旺 濟南報導

隨著新華保險、太平洋保險年報同日披露, A股上市的四大保險公司2016年業績公佈完畢。 經濟導報記者統計發現, 去年4家險企共實現淨利潤985.2億元, 相當於日賺2.69億元。

同比之下, 險企的淨利增幅出現下降, 保監會統計資訊部調研員、副處長段海洲對此分析稱, 上述表現一方面是由低利率環境導致固定收益率產品收益下降所致;二是資本市場處於低迷狀態, 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投資收益下降, 導致行業整體收益出現下降。 但以穩健著稱的險資未來的投資動向值得關注。

此外, 值得注意的是, 即便是險企的淨利增幅出現下降, 以證金公司為代表的“國家隊”資金還對險企進行了增持。

證金增持四大險企

經濟導報記者查閱4家險企2016年年報股東資料發現, 證金公司、匯金公司仍然是保險四巨頭最活躍的前十大股東。

具體來看, 證金公司2015年末持有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的股票數量分別為5.21億股、3.78億股、2.14億元、0.84億股, 2016年末此數據為5.72億股、6.92億股、2.33億股、0.91億股。

這一組資料透露出一個重要信號:從2016年全年來看, 4家上市險企都獲得了證金公司的增持。 具體來看, 證金公司在過去的一年分別增持了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5161.9506萬股、31460.9134萬股、1982.2039萬股、727.1475萬股。 若按季度來看, 在2016年第四季度, 雖然僅流通盤最小的新華保險獲得了證金公司的增持,

但證金公司減持其他險企的幅度很小。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 險企2016年淨利潤增速下降, 從帳本上的利潤來看, 保險股2016年交出的成績單是淨利潤增速“一正三負”並不亮眼, 除中國平安去年盈利實現正增長之外, 其餘3家均同比下滑三四成。

“雖然險企2016年會計淨利潤縮水, 有同期高基數及低利率環境下準備金增提等原因, 但並不影響公司的實際盈利能力。 ”海通證券高級策略分析師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負債成本低的長期保障型業務占比在持續穩步提升, 這標誌著保費“含金量”在一路看高。

巨量險資投向哪裡?

實際上, 除了“國家隊”資金看中保險企業, 掌握巨量資金的險企也自我認可,

開始對同行進行了佈局。

經濟導報記者發現, 中國人壽去年第四季度被新華人壽一款保險產品資金增持約1353.8萬股;中國平安自去年開始一直被華夏人壽萬能保險產品增持, 截至去年末的持股數量約7.88億股;中國太保也開始被天安財險一款保險產品資金增持, 截至去年末的持股數量約1.58億股。

保監會公佈的資料顯示, 截至2月底, 保險資金運用餘額達13.85萬億元, 較年初增長3.44%。 一邊是“資產荒”, 一邊是保險資金規模和成本高企, 且保監會三令五申嚴禁保險公司激進投資, 保險資金的投資動向意義非凡。

從各保險公司年報業績說明會上透出的資訊來看, 固定收益類資產仍是最主要的投資方向, 在資本市場上選擇績優藍籌股進行價值投資成為險資謀求資金增值的重要突破口,

海外投資則是有益補充。

中國人壽副總裁趙立軍說, “今年將以固定收益投資為主, 但會更注重把握配置節奏。 ”在低利率市場環境下, 要抓住短期利率抬升的機會, 加大對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的配置力度, 獲取穩定收益。

“今年‘資產荒’情況會有所緩解,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險資投資配置。 ”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官陳德賢也表示, 將繼續以固定收益投資為主, 把握債券市場調整機會, 配置長久期國債、金融債等, 改善資產負債結構。

陳德賢說, 公司在權益類投資方面將以股票為主, 重點選擇高分紅、低估值的藍籌股和具有良好成長性的股票, 未來股票和基金分紅將進一步優化投資收益結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