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鵬華基金崔俊傑:銀行港股高分紅率具備明顯投資優勢

中國證券網訊今年以來, 港股漲幅明顯, 其中佔據市值比重較大的銀行股貢獻不菲。 Wind資料顯示, 截至11月7日, 中證香港銀行投資指數業績表現同樣優異, 今年以來累計淨值增長率15.56%, 為投資者提供了一攬子香港地區上市銀行的便利工具。

港交所相關資料顯示, 當前港股市場仍以機構投資者為主, 本地和海外機構投資者的占比超過60%。 機構投資者投資風格通常較為穩健, 偏愛大盤價值股, 以長期投資為主, 對以銀行為代表的標的較為青睞。 且從港股過去的歷史資料分析來看, 大盤股收益長期跑贏小盤股。

資金面方面, 東方財富Choice資料顯示, 截止11月7日, 內地借道港股通南下的資金累計已超6500億, 南下資金每日成交量占港股總體成交的比重也在不斷提升, 正在成為港股市場上越來越重要的力量。 這其中機構投資者的占比也較高, 機構投資更偏愛低估值高分紅的股票。 記者注意到, 港股市場上的銀行股深受港股通南下資金青睞, 近六個月以來, 港股通活躍股排行榜上, 多家銀行股名列前茅, 資料顯示共有5家銀行進入活躍股前20, 其中工商銀行位列第二, 活躍度僅次於騰訊控股, 滙豐控股、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均進入前十, 顯示出南下資金對於銀行板塊的持續關注。

在談到香港銀行板塊的優勢時, 鵬華香港銀行指數基金的基金經理崔俊傑表示,

截止11月7日, 恒生AH溢價指數已達128.53%, 顯示出港股整體相對A股仍然被低估, 而具體到銀行板塊, Wind資料顯示, 當前中證香港銀行投資指數的加權PB僅為1.04, 同時香港銀行股的分紅率較高, 中證香港銀行投資指數成分股加權分紅率達到4.1%, 具備明顯投資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 此前經歷了淨利潤增速滑坡的銀行業已出現了企穩跡象, 近期公佈的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 銀行不良貸款率普遍下降, 而在國內銀行中, 農行的降幅最大, 三季度末不良率為1.97%, 比年初降低了0.4個百分點, 顯示銀行不良資產壓力已經減輕。 對此, 崔俊傑指出, 目前銀行股正處於轉捩點, 長期以來大家對銀行股的不良率下降持懷疑態度,

最近一年不良率已經企穩, 並出現好轉跡象, 隨著各大銀行債轉股政策的持續推進和落地, 未來銀行不良率向好的趨勢可期, 一旦大家對不良率拐點的發生打消疑慮, 銀行股會進一步獲得估值修復的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