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論語日課080:不怕沒人知,就怕沒本事

子曰:“不患無位, 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 求為可知也。 ”(《論語·裡仁》4.14)

孔子一直都主張內求而非外求, 凡事反求諸己, 自助者天助之。 這是孔子反復在講的道理。

不必憂慮沒有位, 而應憂慮拿什麼來立你的位。 不要總想著攀關係、拉人脈, 先看看自己能不能幹。 不是說關係、人脈不重要, 正如俗語所言:靠樹樹倒, 靠人人跑。 靠自己才是安身立命之根本。 家有良田千頃, 不如薄技在身。

別人賞識你沒關係,

那就增長自己讓別人賞識的本事。 求己, 無論好壞都可由自己掌控。 畢竟惠于人者制於人。 當然, 這並不是排斥人情、關係, 當你的本事和所求之位能相得益彰時, 藉以東風又有何妨?于人於己都是好事。

《朱子語類》解釋得更直接:不怕無官做, 但怕有官不會做。 位, 有不必求而得者, 有求而不可得者。 得與不得之間, 又隱藏了多少機關。 求之有道, 無道則有後患。 故《荀子·非二十二子》雲:

君子能為可貴, 不能使人必貴己;能為可信, 不能使人必信己;能為可用, 不能使人必用己。 故君子恥不修, 不恥見汙;恥不信, 不恥不見信;恥不能, 不恥不見用。 是以不誘於譽, 不恐於誹, 率道而行, 端然正己, 不為物傾側, 夫是之謂誠君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