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九頭鳥究竟是個什麼鳥?

“天上九頭鳥, 地上湖北佬。 ”許多不瞭解湖北文化的人, 會以為九頭鳥是一種不吉祥的妖鳥, 因為頭多, 所以精明狡詐, 由此認為湖北人不真誠,

愛算計, 多騙子。

這樣的誤解讓湖北人百口莫辯, 聽人說自己是九頭鳥, 也會心生怒意。 湖北人民勤勞善良, 歷朝歷代誕生過許多文人志士, 到了現代莫名被框上一個“狡詐”罪名實在是冤。 可九頭鳥真是一個罵人的詞嗎?

“九頭鳥”起源

九頭鳥的傳說,

起源于《楚辭》、《山海經》中的古老神話。

《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載:“大荒之中, 有山名北極天桓, 海水北住焉。 有神九首, 人而鳥身, 名曰九鳳。 ”“九鳳”所居的“大荒之中”, 雖不知其確切範圍, 卻可以肯定包括楚地在內, 因為楚人之先帝顓頊, 與他的九個嬪妃皆葬於此。 《山海經·大荒北經》開篇說:“東北海之外, 大荒之中, 河水之間, 附禺之山, 帝顓頊與九嬪葬焉。 ”該書《海內東經》則說:“漢水出鮒魚之山, 帝顓頊葬于陽, 九嬪葬于陰, 四蛇衛之。 ”附禺即鮒魚, 古字通用。 楚人血統的屈原, 在《離騷》中說自己是“帝高陽之苗裔”, 這高陽即帝顓頊。 顓頊葬于漢水, 九鳳與顓頊同在一地, 可見九鳳是楚人所崇拜的九頭神鳥。

“九鳳”的神性, 以它的名字即可得到證明。 在我國古代, 鳳與龍並稱, 是吉祥幸福的象徵, 《山海經·南山經》中說丹穴之山“有鳥焉, 其狀如雞, 五采而文, 名曰鳳凰。 .....自歌自舞, 見則天下安寧。 ”由於鳳凰是吉祥之鳥, 古代有的帝王, 如少昊, 周成王即位時, 據說都曾有鳳凰飛來慶賀。

楚人有崇鳳的傳統。 屈原在《離騷》中寫到神游天國部分時, 第一句就是:“吾令鳳鳥飛騰兮, 繼之以日夜;飄風屯其相離兮, 帥雲霓而來禦。 ”先秦典籍中, 多有楚人將鳳比作傑出人物的記載, 如《論語·微子》 中, 楚狂人接輿就對孔子作歌雲:“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 來者猶可追。

已而, 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楚人的祖先祝融就是鳳鳥的化身。 《白虎通, 五竹篇》說祝融“其精為鳥, 離為鸞。 ”鸞便是鳳。 故楚人對鳳總存在著一種深厚的感情。

春秋戰國時期,“九鳳”已經成為楚地原始圖騰。楚人憑藉其豐富的想像力,塑造出一隻“身披五彩、鳴若簫笙、非梧桐不棲、非醴泉不飲、非琅玕不食”的大鳳鳥,以寄託遠大的志向與高潔的抱負。

楚墓中出土的鳳紋飾衣物

宋公文在《楚國風俗志》中說:“在楚人的心目中,他們與鳳實際上是合而為一的。他們著意標榜鳳,把鳳打扮得異乎尋常的美麗和壯觀,就是在標樹自身的鳳貌與形象。鳳是至真至善至美的體現。為此,楚人尊鳳愛鳳以鳳為圖騰,視鳳為先祖的象徵,民族和國家的象徵。鳳凰貫穿了楚文化發展的始終,楚文化也可稱為鳳凰文化。

崇“九”傳統

說過“鳳”,再來說“九”。

九,在中國古代是個神秘的數字,天高曰九重,地深曰九泉,疆域廣曰九域,數量大曰九鈞,時間長曰九天九夜,危險大曰九死一生……就連唐僧取經也是九九八十一難。

為什麼“九”字成為這種神秘的極數呢?據有的學者研究,這乃是因為“九”的本意是“九頭龍”(或九頭蛇)之故。中國古代有許多關於九頭龍崇拜的神話。如《山海經》中就有“九首蛇身自環,食於九土”的神話,“九首人面蛇身而青”的相柳、以及九首食於九山霸九洲共工等神話形象。九頭龍既為人們所崇拜,九頭鳥當然也不例外。《山海經》中不僅有九首之鳳,還有九首或九尾之狐、羊、虎等等,而且在講究陰陽和合的古代中國,九是陽數,寓吉祥神聖意味,所以九頭鳥最初並不含妖氣。

在楚文化中,崇“九”傳統也很明顯。屈原十分有名的系列作品,就叫做“九歌”。這是屈原被放逐時,“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其詞鄙陋”,故而“更定其詞”,在楚地民歌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屈原還有一個作品叫“九章”,他的學生宋玉則有“九辯”。《選遊》一詩中,屈原曾寫道:“朝濯發于陽穀兮,夕晞余身于九陽。”《楚辭》中許多地方用到“九”字、如九天、九畹、九州、九疑、九坑、九河、九重、九子、九則、九首、九衢、九合、九折、九年、九逝、九關、九千、九侯等等;連帝顓頊的後宮,也是“九嬪”。可見“九”在楚地信仰中影響之大。

從神鳥到妖鳥

關於九頭鳥染上妖邪之氣,在中國民俗中演變成招人厭惡的反面角色,是從漢代小說所載“周公居東,惡聞此鳥,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猶餘九首”開始的,後來經過《荊楚歲時記》、《酋陽雜俎》、《齊東野語》誅書的記述渲染而廣為人知。

這些傳說中,九頭鳥原本有十個頭,被獵師射掉一個,還剩下九個頭,沒頭的那個脖子還在流著汙血。

古人宣稱如果九頭鳥飛過,要吹滅燈火、放狗把它趕走,否則家中會遭遇災禍。有些傳說宣稱九頭鳥的每一個頭擁有一對翅膀,結果十八隻翅膀互相擠兌、導致全都派不上用場。

在歷史上,周、楚曾是死對頭。周昭王率軍親征,被楚人戰敗,死于漢水之中,成為異鄉之鬼。周人對楚人之恨可想而知。於是楚人心目中的神也就被周人說成了妖,又不斷在後人的傳說中被加工,最終使九頭鳥成了不吉祥的妖鳥。

所謂的九頭鳥,即人面鳥身而九首的九鳳,是楚人先祖所崇拜的一個半人半鳥的圖騰形象,是我國九頭鳥形象的最早原型。《山海經》中的九鳳,是一個鳥神或神鳥無疑。然而,此後,九鳳卻被種種冠以其它名稱的九頭鳥所取代,不僅完全喪失了神性,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每況愈下,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鳥怪。

如今的湖北位於楚地中心,發揚繼承燦爛的楚文化成了每一個湖北伢的使命,“九鳳神鳥”原是我們祖先的圖騰,神聖高潔,昂揚奮進,湖北人就是“九頭鳥”的化身,是聰明,優秀,義氣,高素質的代名詞。作為湖北人,我們應對這個稱呼感到自豪。

春秋戰國時期,“九鳳”已經成為楚地原始圖騰。楚人憑藉其豐富的想像力,塑造出一隻“身披五彩、鳴若簫笙、非梧桐不棲、非醴泉不飲、非琅玕不食”的大鳳鳥,以寄託遠大的志向與高潔的抱負。

楚墓中出土的鳳紋飾衣物

宋公文在《楚國風俗志》中說:“在楚人的心目中,他們與鳳實際上是合而為一的。他們著意標榜鳳,把鳳打扮得異乎尋常的美麗和壯觀,就是在標樹自身的鳳貌與形象。鳳是至真至善至美的體現。為此,楚人尊鳳愛鳳以鳳為圖騰,視鳳為先祖的象徵,民族和國家的象徵。鳳凰貫穿了楚文化發展的始終,楚文化也可稱為鳳凰文化。

崇“九”傳統

說過“鳳”,再來說“九”。

九,在中國古代是個神秘的數字,天高曰九重,地深曰九泉,疆域廣曰九域,數量大曰九鈞,時間長曰九天九夜,危險大曰九死一生……就連唐僧取經也是九九八十一難。

為什麼“九”字成為這種神秘的極數呢?據有的學者研究,這乃是因為“九”的本意是“九頭龍”(或九頭蛇)之故。中國古代有許多關於九頭龍崇拜的神話。如《山海經》中就有“九首蛇身自環,食於九土”的神話,“九首人面蛇身而青”的相柳、以及九首食於九山霸九洲共工等神話形象。九頭龍既為人們所崇拜,九頭鳥當然也不例外。《山海經》中不僅有九首之鳳,還有九首或九尾之狐、羊、虎等等,而且在講究陰陽和合的古代中國,九是陽數,寓吉祥神聖意味,所以九頭鳥最初並不含妖氣。

在楚文化中,崇“九”傳統也很明顯。屈原十分有名的系列作品,就叫做“九歌”。這是屈原被放逐時,“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其詞鄙陋”,故而“更定其詞”,在楚地民歌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屈原還有一個作品叫“九章”,他的學生宋玉則有“九辯”。《選遊》一詩中,屈原曾寫道:“朝濯發于陽穀兮,夕晞余身于九陽。”《楚辭》中許多地方用到“九”字、如九天、九畹、九州、九疑、九坑、九河、九重、九子、九則、九首、九衢、九合、九折、九年、九逝、九關、九千、九侯等等;連帝顓頊的後宮,也是“九嬪”。可見“九”在楚地信仰中影響之大。

從神鳥到妖鳥

關於九頭鳥染上妖邪之氣,在中國民俗中演變成招人厭惡的反面角色,是從漢代小說所載“周公居東,惡聞此鳥,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猶餘九首”開始的,後來經過《荊楚歲時記》、《酋陽雜俎》、《齊東野語》誅書的記述渲染而廣為人知。

這些傳說中,九頭鳥原本有十個頭,被獵師射掉一個,還剩下九個頭,沒頭的那個脖子還在流著汙血。

古人宣稱如果九頭鳥飛過,要吹滅燈火、放狗把它趕走,否則家中會遭遇災禍。有些傳說宣稱九頭鳥的每一個頭擁有一對翅膀,結果十八隻翅膀互相擠兌、導致全都派不上用場。

在歷史上,周、楚曾是死對頭。周昭王率軍親征,被楚人戰敗,死于漢水之中,成為異鄉之鬼。周人對楚人之恨可想而知。於是楚人心目中的神也就被周人說成了妖,又不斷在後人的傳說中被加工,最終使九頭鳥成了不吉祥的妖鳥。

所謂的九頭鳥,即人面鳥身而九首的九鳳,是楚人先祖所崇拜的一個半人半鳥的圖騰形象,是我國九頭鳥形象的最早原型。《山海經》中的九鳳,是一個鳥神或神鳥無疑。然而,此後,九鳳卻被種種冠以其它名稱的九頭鳥所取代,不僅完全喪失了神性,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每況愈下,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鳥怪。

如今的湖北位於楚地中心,發揚繼承燦爛的楚文化成了每一個湖北伢的使命,“九鳳神鳥”原是我們祖先的圖騰,神聖高潔,昂揚奮進,湖北人就是“九頭鳥”的化身,是聰明,優秀,義氣,高素質的代名詞。作為湖北人,我們應對這個稱呼感到自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