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春城無處不飛花是全城人們都在玩飛花令嗎

每天五分鐘, 國學歷史通。 這裡是思源爸爸的每天五分鐘微課堂。 大家好, 我就是擅長英語啟蒙, 卻說著一股塑膠普通話的思源爸爸。

思源爸爸的五分鐘古詩詞微課堂第0023首, 寒食

今天帶來的是唐朝詩人韓翃的《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從表面上看起來, 這是一首普通的描寫寒食節風俗的詩歌, 而中國詩詞大會的火熱, 又捧紅了遊戲“飛花令”, 聯想到飛花令就是比拼詩歌, 很容易使人們誤以為這首詩是一首風花雪月的詩歌。 但是到底是什麼詩呢?我們來看解釋。

“春城無處不飛花”, 春城就是春天裡的長安城, 在長安城裡面, 花瓣紛紛飄落。 “寒食東風禦柳斜”, 在皇帝園林中, 東風吹來, 柳枝搖曳, 婀娜多姿, 柳絮飛滿天。 這兩句寫景, 在長安城中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 這就是暮春的場景。 這樣的描寫, 在另一首詩中也出現過,

就是“癲狂柳絮隨風去, 輕薄桃花逐水流”, 只不過倆首詩, 雖然描寫同樣的風景, 但是意境卻完全不一樣。

前面兩句寫白天, 後面兩句就寫晚上。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漢宮”其實就是“唐宮”, 那個時候的文人喜歡用“漢”來比喻“唐”, 比如白居易的一首寫唐明皇和楊貴妃愛情的《長恨歌》, 第一句卻是“漢皇重色思傾國”, 不是“唐皇重色”, 就是這個道理。 “五候”一般是指東漢時同日封侯的五個宦官。 這裡當然是借古諷今, 暗指自中唐以來, 受皇帝寵倖, 飛揚跋扈的宦官。 本來寒食節這一天家家戶戶是不能生火點燈的, 但是皇宮例外。 不關皇宮例外, 一些寵臣也受到了這些待遇。 “日暮”代表天還沒有黑, 宮裡就忙著分蠟燭,

還把蠟燭賞賜給了寵臣。 一個“傳蠟燭”的傳字, 還有一個“散入五侯家”的散字, 可以很傳神的描寫出蠟燭在宮裡傳遞, 又擴散到各個寵臣家裡的夜晚走馬傳燭圖。 輕煙蠟燭點燃後產生的煙塵, 這裡也借指蠟燭。 寒食禁火, 但是權貴大臣們去可以破例點蠟燭, 真是“只准州官放火, 不許百姓點燈”。 當然詩人諷刺的不僅僅是一隻蠟燭, 而是皇帝寵倖親信宦官, 宦官弄權的腐敗的政治現象。

注釋

①春城:暮春時的長安城。

②寒食:古代在清明節前兩天的節日, 焚火三天, 只吃冷食, 所以稱寒食。 禦柳:御苑之柳, 皇城中的柳樹。

③漢宮:這裡指唐朝皇官。 傳蠟燭:寒食節普天下禁火, 但權貴寵臣可得到皇帝恩賜而得到燃燭。 《唐輦下歲時記》“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

④五侯:漢成帝時封王皇后的五個兄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皆為候, 受到特別的恩寵。 這裡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