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吳宇森和31歲的《英雄本色》:他至今沒有看第二遍

吳宇森

中新網北京11月9日電(記者 張曦)談到香港警匪題材電影, 不得不提的就是導演吳宇森。 1986年, 由他執導, 狄龍、周潤發、張國榮主演的電影《英雄本色》上映後,

掀起了一股“英雄片狂潮”。 時至今日, 周潤發飾演的小馬哥用假鈔點煙的畫面, 仍被網友製作為表情包廣為傳播。

從影50周年, 吳宇森近日現身北京參加自己的電影展映周。 年過七旬的他, 問到最喜歡的電影, 先是停頓片刻, 然後堅定地說:“我個人很喜歡《喋血雙雄》, 但《英雄本色》是我一生最難忘的電影。 ”

“我等了三年, 就是想等一個機會, 我要爭一口氣, 不是想證明我多了不起, 我是要告訴別人, 我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親手拿回來!”

《英雄本色》的這段戲裡, 周潤發的演技自然而不留痕跡, 一氣呵成。 這句臺詞也是導演吳宇森的心聲。

拍《英雄本色》之前, 他在臺灣坐了三年的冷板凳, 正處於事業的低潮期。 在好友徐克的鼓勵下, 吳宇森找來了狄龍、周潤發和張國榮。

別看這三人後來人氣如日中天, 當初狄龍被邵氏炒了魷魚, 沒有去處;周潤發被視為“票房毒藥”;張國榮儘管在歌壇大紅大紫, 但在影壇尚屬新人。

吳宇森回憶, 拍攝時經濟拮据, 正因為有了張國榮的加盟,

才找來了肯掏錢的投資方, 而且張國榮私下不止一次問過需不需要借錢。

“做人有原則, 就什麼也不用怕。 ”

電影裡, 堅叔不斷鼓勵宋子豪改過自新。

原則是《英雄本色》裡的矛盾衝突點, 宋子豪有改過自新的原則, 小馬哥有江湖情義的原則, 宋子傑有伸張正義的原則。

而吳宇森, 有堅持自己風格的原則。

1958年, 法國興起了“新浪潮電影”, 開始強調拍攝具有導演“個人風格”的影片。 但是80年代的香港, 沒有導演敢這麼做。

拿到《英雄本色》劇本時, 吳宇森覺得這是一部很普通的警匪片, “都是伸張正義, 邪不勝正,

情節沒有那麼豐富, 我很難代入感情。 後來徐克就問我, 為什麼你不把自己放到電影裡, 成為吳宇森的電影?那個時候沒人敢這樣嘗試, 但我就放膽把個人的感受和原則, 以及我的堅持、對朋友的態度, 都寫到了小馬哥身上”。

“我和徐克就像是古代的俠客, 有那種惺惺相惜的感情, 這就是小馬哥和宋子豪的情誼。 ”

沒有人想到《英雄本色》會大火。 1986年, 該片成為香港年度票房冠軍, 打破香港票房紀錄。 同年在第23屆金馬獎上拿下了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狄龍)、最佳攝影獎、最佳錄音獎。 第二年, 又在第6屆香港金像獎上獲得最佳影片獎和最佳男主角獎(周潤發)。

儘管張國榮未獲獎,但他演唱的主題曲《當年情》,曾被韓媒評為是韓國觀眾最難忘的六大影視金曲之一。

事實上,拿獎與否並非吳宇森的初衷,他最初想的是“拯救”當年的香港年輕人。

“當時我剛從臺灣回到香港,發現年輕人蠻迷茫的,沒有什麼人生目標,對長輩也缺少一份尊重。很多年輕人離家出走,很叛逆,我和徐克就想倒不如拍一些身邊的事情,展現一些美好的道德價值,比如說友情、親情、重情重義,以此來提醒那些年輕人,不要忽略美好的東西,要把它找回來。”吳宇森坦言,這就是自己拍《英雄本色》的目的。

吳宇森出席從影50周年電影展映。

7日晚,《英雄本色》的修復版在北京電影資料館上映,現場座無虛席。當影片中吳宇森客串的臺灣警探露面時,全場發出善意的笑聲。

“本來我不想演,我也不是好演員,我只有念書的時候演過舞臺劇。”影片上映至今已有31年,每次談起這部電影,吳宇森都饒有趣味,仿佛一位家長,對孩子的一切都如數家珍。

他回憶,當初本來請一位老演員來演,但怎麼演也演不出臺灣警探的樣子,“因為臺灣警探給我的印象是像學校的老師,他們都戴著眼鏡。後來實在找不到演員,只能我自己演,哈哈”。

和當導演不同,吳宇森並沒有太多做演員的天賦,他甚至不習慣副導演在一旁喊“開拍”“結束”。

“我演來演去演不好,尤其是長對白的場景,那場戲我NG了30遍。後來我的鏡頭都是張國榮來導演,張國榮來教我怎麼放鬆怎麼演。”

電影裡,宋子豪與小馬哥有一段對話——

“小馬,你信不信有神?”“信,我就是神。神也是人來的,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就是神。”

《英雄本色》電影海報

50年從影歲月走過來,吳宇森也成為了自己的“神”,他的電影風格獨樹一幟,暴力美學、和平鴿等成為不可或缺的經典元素。

但他依舊十分謙虛,把一切歸結於“運氣很好”。吳宇森認為,自己至今尚未拍出十全十美的電影,就連《英雄本色》,也有頗大的遺憾,因此他至今沒有看過第二遍。

“如果我能把張國榮的角色描寫得更精細一點,給他更多一點內心世界,可能會比較完整。我把感情一面倒的放在小馬哥和宋子豪上面,如果當時多努力一點就會更好。”

在吳宇森看來,電影就是人生,“我把生活點滴都放進了影片,我相信正義是存在並且會勝利的,我也希望我的作品能成為中西方文化的橋樑,讓全世界看到中國優秀的文化”。(完)

儘管張國榮未獲獎,但他演唱的主題曲《當年情》,曾被韓媒評為是韓國觀眾最難忘的六大影視金曲之一。

事實上,拿獎與否並非吳宇森的初衷,他最初想的是“拯救”當年的香港年輕人。

“當時我剛從臺灣回到香港,發現年輕人蠻迷茫的,沒有什麼人生目標,對長輩也缺少一份尊重。很多年輕人離家出走,很叛逆,我和徐克就想倒不如拍一些身邊的事情,展現一些美好的道德價值,比如說友情、親情、重情重義,以此來提醒那些年輕人,不要忽略美好的東西,要把它找回來。”吳宇森坦言,這就是自己拍《英雄本色》的目的。

吳宇森出席從影50周年電影展映。

7日晚,《英雄本色》的修復版在北京電影資料館上映,現場座無虛席。當影片中吳宇森客串的臺灣警探露面時,全場發出善意的笑聲。

“本來我不想演,我也不是好演員,我只有念書的時候演過舞臺劇。”影片上映至今已有31年,每次談起這部電影,吳宇森都饒有趣味,仿佛一位家長,對孩子的一切都如數家珍。

他回憶,當初本來請一位老演員來演,但怎麼演也演不出臺灣警探的樣子,“因為臺灣警探給我的印象是像學校的老師,他們都戴著眼鏡。後來實在找不到演員,只能我自己演,哈哈”。

和當導演不同,吳宇森並沒有太多做演員的天賦,他甚至不習慣副導演在一旁喊“開拍”“結束”。

“我演來演去演不好,尤其是長對白的場景,那場戲我NG了30遍。後來我的鏡頭都是張國榮來導演,張國榮來教我怎麼放鬆怎麼演。”

電影裡,宋子豪與小馬哥有一段對話——

“小馬,你信不信有神?”“信,我就是神。神也是人來的,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就是神。”

《英雄本色》電影海報

50年從影歲月走過來,吳宇森也成為了自己的“神”,他的電影風格獨樹一幟,暴力美學、和平鴿等成為不可或缺的經典元素。

但他依舊十分謙虛,把一切歸結於“運氣很好”。吳宇森認為,自己至今尚未拍出十全十美的電影,就連《英雄本色》,也有頗大的遺憾,因此他至今沒有看過第二遍。

“如果我能把張國榮的角色描寫得更精細一點,給他更多一點內心世界,可能會比較完整。我把感情一面倒的放在小馬哥和宋子豪上面,如果當時多努力一點就會更好。”

在吳宇森看來,電影就是人生,“我把生活點滴都放進了影片,我相信正義是存在並且會勝利的,我也希望我的作品能成為中西方文化的橋樑,讓全世界看到中國優秀的文化”。(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