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防坑攻略」雙十一消費坑點多:價格先漲後降 線上線下差別供貨

“雙十一”網路購物狂歡節即將來臨,多家電商平臺均已“厲兵秣馬”,準備“開戰”。

近年來,“雙十一”網路購物銷售額持續增長。 據有關機構統計,僅2016年11月11日當天,全網交易總額超過1770億元,同比增長了44%。 很多消費者都加入到“雙十一”網購“狂歡”隊伍,希望從集中促銷活動中得到實惠。 然而,在電商頻頻傳來捷報的同時,各類消費問題卻層出不窮。

先漲後降,消費者難獲實惠

中消協調查發現,天貓平臺某品牌女包在2016年10月23日~11月11日記錄時間段中,存在標價上漲情形,從1199元漲至1499元,隨後11月11日標價下降為1348元。 京東平臺某品牌床品套件從2016年10月29日~11月11日記錄時間段來看,價格上漲幅度很大,標價由299元漲至1199元,而11月11日當天降為439元。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姚建芳對《工人日報》記者表示,雖然2016年“雙十一”前,國家發改委、工商總局等多部委相繼出招,對“雙十一”進行了全方位的規範,然而依舊有不少商家利用促銷欺騙消費者。

線上線下差別供貨,需多注意

同樣的紙巾,為什麼網上買的薄很多?同樣的羊毛外套,為什麼網上買的羊毛含量少很多?近年來,在電商促銷中,線上線下存在差別供貨問題,而專供線上銷售的商品被稱為“電商專供”。 這讓消費者很難真正比價獲得實惠,同時也被“專供”商品耍得團團轉。

中國電子商務中心主任曹磊對記者表示,所謂“電商專供”商品,是指生產企業專門為電商打造且只在網上交易平臺流通,與實體店銷售產品型號略有差別的產品。

其特點有二:銷售管道單一,只在網路上銷售;價格優惠。

“‘電商專供’商品與實體店銷售的產品看似一模一樣,仔細看會發現顏色、內件配備或某些功能存在差別。 實際上,該類商品通常按照實體店的某種產品型號做出某些改動,多數情況是為了節約成本,所以較實體店一般價格低一些,當然品質會差一點,可以說一分價錢一分貨。 ‘電商專供’商品一般在服裝、電器、鞋帽、箱包等品類較多,消費者要擦亮眼睛。 ”曹磊說。

預售定金和訂金“傻傻算不清”

“雙十一”臨近,各電商平臺的宣傳促銷正盛。

與往年不同,今年的電商促銷活動更加考驗消費者的“智力”。 預售、各類滿減紅包、直降紅包、返現券等優惠券以及7天或30天保價政策等,讓消費者“傻傻算不清”。

在經歷了幾次“雙十一”當天網站進不去,支付不成功等系統癱瘓後,預售模式的出現較好地解決了由於流量過大導致的系統癱瘓,同時也給了商家更加精准的銷售預估。

曹磊指出,所謂預售,即商家讓消費者通過支付定金(訂金)的方式,提前預訂某商品。 定金(訂金)可翻倍,“雙十一”當天支付尾款,“雙十一”後發貨。 然而商家也在預售環節玩起了花樣,各類眼花繚亂的預售活動讓消費者吐槽不斷。

收看更多蒙陰檢察資訊和精彩推薦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蒙陰縣人民檢察院”或“myxrmjcy”。

編輯:劉學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