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知識份子許知遠,在最近一年裡至少哭過兩次

▲去年春天, 許知遠開始做訪談節目《十三邀》。 今年9月, 他和馬東在該節目中的對談引起網路熱議。 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記者羅婷 實習生黃鈺欽 編輯 胡傑 校對 王心

那是九月的一個下午。

風波已經過去一陣子了, 許知遠正在錄新一期的《十三邀》, 和一個詩人聊蒙古是怎麼征服世界的, 但聊著聊著, 那種受到傷害的感覺, 突然籠罩了他。

他說自己遲鈍、慢熱, 但這種感覺還是讓他“非常不舒服。 ”

八月末九月初, 許知遠和馬東對談的那期《十三邀》引起熱議。 隨後, 他與女星俞飛鴻的對談也被翻了出來, 有媒體這樣擬了標題《調戲俞飛鴻初夜, 滿嘴“性、情愛、潛規則”, 許知遠這代中國老男人們有多醜陋?》

好多人在微信上把文章轉給他, 他看了題目, 沒有點進去。

去年春天, 許知遠開始做這樣一檔訪談節目, 去和他感興趣的人聊天, “呈現這個時代人們如何思考、如何成長、如何掙脫他們的困境。

今年夏天, 他採訪張艾嘉, 倆人聊完了, 走在上海的街道上, 他給張艾嘉吐實話:你覺得咱倆聊這個天聊得好嗎?張艾嘉說, 我不喜歡採訪, 幹嘛要說這些話。 許知遠很開心:我也是!這段對話, 最後成了片子的開頭。

他把自己的憤怒、困惑、好奇拋給對方, 所有的談話中, 都有回避、尷尬、顧左右而言他。 他們不打算回避這些尷尬。

直到輿論結結實實地撞了上來。

━━━━━

鏡頭對著, 他會尷尬

這種事在許知遠的生活裡不常發生。

製片人朱淩卿說, 播出的《十三邀》, 許知遠一期也沒看過。 片子怎麼剪, 他幾乎不管;節目播出後什麼效果, 他也很少在意。

唯一的困擾只不過是更出名了。 他們在望京吃飯, 常有粉絲來跟許知遠握手,

告訴他他現在的搜索指數是什麼樣子。 他總是很慢熱, 啊?嚇一跳。 朋友們見面, 常拿這事打趣兒, “喲, 這不是許老師嗎?活的, 別讓他跑了!”

也會有“虛榮心膨脹”的時候, 他會去問一問朱淩卿節目效果怎麼樣, 朱淩卿哄著他:“我們都說, 啊, 特別牛!朋友圈這個人也轉了, 那個人也轉了。 ”他也就滿意地不再問了。

上一次有這種類似的感覺, 還是在2010年, 他在一篇文章裡, 將韓寒粉絲們的狂歡形容為“庸眾的勝利”, 當時引發熱議。

在文章裡他這樣寫到, “談論韓寒, 變成了一次全方位的心理按摩。 你沐浴了青春、酷、成功、機智、還覺得自己參與了一場反抗, 同時又是如此安全, 你不需要付出任何智力上、道德上的代價, 也沒有任何精神上的仿徨,

他是這個社會最美妙的消費品。 ”

但當時他人在劍橋, 還沒有鋪天蓋地的社交媒體, 也沒有智慧手機。 外界的喧囂隔著一層結界, 還不能真切地打擾到他。

這次俞飛鴻的訪談, 讓他第一次相對清晰地感覺到, “一個小型的妖魔化某件事, 是怎麼發生的, 大家怎麼願意加入到這個妖魔化的過程。 儘管我做視頻我自己都沒有看過, 但是任何正常看過的可以保持幼稚是吧?”

“對對, 真的好, 許知遠, 你真願意聊這些。 ”

這話怎麼聽得這麼彆扭?身後的團隊每個人都哈哈大笑。

▲許知遠在《十三邀》節目中與馬東對談。 圖片來自網路

━━━━━

讀聖賢書, 所為何事?

在採訪前, 李倫叮囑我, 千萬別把許知遠寫成“公知”。

這個詞彙在當代中國的語境裡早已被汙名化。 成為苦大仇深、媚俗、罵架、拉幫結派的代名詞。

但許知遠不在意, “我當然是一個知識份子了, 我從不諱言這一點。 ”“知識使人變得有魅力, 變得更自由和拓展, 而且知識絕對是跟情感、跟好奇心高度相關的。 他理解周圍、理解世界變化, 成為這樣的知識份子, 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

知識份子許知遠,在最近的一年裡,至少哭過兩次。

單向空間的員工高志強見過一次。他在幫許知遠做一檔叫做“單讀”的音訊節目。那一期講到《夾邊溝紀事》,一個上海女人去夾邊溝勞改農場看她的丈夫,但丈夫死了。他的屍體被挖出來,衣服、毯子都被偷走,身上的肉也被人剜走幾大塊。

讀著讀著,高志強先是聽見一陣沉默,接著是一陣抽泣,許知遠摘掉了眼鏡,哭了四五分鐘。

還有一次,是他看韓國電影《辯護人》。講的是全鬥煥執政期間,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為學生辯護的故事。他被電影裡那種樸素的正義感打動,“我身上很多強烈的情感都沒有表達過,也無法表達。”

採訪蔡瀾時,他說,年輕時讀加繆、陳映真,覺得苦悶就是最好的人生。“苦悶意味著你對現實的不滿,你要反抗某種東西,我始終覺得這是年輕人最重要的一個品質。”

因此他反復追問:讀聖賢書所為何事?蔡瀾左右閃避,最後說出:“我心裡當然是有那樣的一個地方,我把它裝進了一個大箱子,扔到海裡了”。

“其實這個答案是夠的,但是因為抓到這個人,我們就更想往下走,那個東西到底是什麼,到底怎麼扔掉了,會不會縈繞你。”導演王宇解釋,這是他們訪問者的野心。

另一期節目裡,羅振宇說在這個時代,自己是個“跑反”的人,他只關心自己,只想成為跑得最快的人。許知遠對此無法認同,他的價值觀是建立在“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體系上的。

很多偶像在起作用。他在大學開始寫第一本書《那些憂傷的年輕人》,書裡講到,自己面前遙遙站立著約翰·斯圖亞特·密爾、伯蘭特·羅素、沃爾特·李普曼……

再過了幾年,他成為媒體的一員,心裡想的是,要參與對國家精神的塑造。

十月末,在清冷的單向空間二樓,41歲許知遠穿著白襯衣、牛仔褲,回憶起他記憶裡最蓬勃、最熱氣騰騰的好時光。

那是2002年前後,中國社會開始更深刻地捲入全球化之中,社會氛圍是向上的,時代的雜音還沒有完全浮現。國家的好光景與他青春期的尾巴重合,形成某種美妙的共振。

他記憶最深的是鄧小平逝世十周年,他寫了一篇極長的文章,叫《從孫中山到鄧小平》,27000多字,足足占了八個版。

“我寫了幾周時間,描繪了一百多年中國的變化。現在想起來都是胡寫的,不知道怎麼東抄西抄寫成的。但打開報紙還是很震撼,那時候才20多歲,年輕氣盛,那麼大的一個版面,好像很多人讀那個文章。”

但好時光總是易逝的。2005年,他對這張報紙逐漸失望,從《經濟觀察報》離職,和朋友們創辦了《生活》雜誌。再後來,又創辦了單向街書店。到如今,變成了一家叫做“單向空間”的創業公司。

━━━━━

這個老闆不靠譜

《十三邀》引起熱議後,單向空間有個叫“微在”的團隊發文,順勢“黑”了一把老闆。

“許知遠的公司嚴格禁煙,但他是唯一在公司裡到處抽煙的人。”

“許知遠動不動就喝酒,但其實酒量並不怎麼樣。”

“許知遠每年一到穿人字拖的季節就異常興奮,大概是他唯一能抓住的時代脈搏。”

員工高志強剛進公司時,同事提醒他,這個老闆不靠譜。他們內部的說法是,許知遠是除了流浪貓之外,全公司工作量最不飽和的人。

以前在庫房錄“單讀”音訊,高志強會提前一天收拾出一小塊空間,放上桌椅,好一頓折騰。狀態好的時候,許知遠會端一盤紅腸,拿一杯酒,然後邊吃、邊喝、邊錄。有的時候如果他喝到位了,他會發揮得更好些。

另一些時候,追著他去錄,有時錄到一半,許知遠開始歎氣,“唉好煩啊,好焦慮啊”,或者是“哎呀,今天特別不想說話”,於是他就不錄了。

三年前他們剛創業,許知遠還會出席些創業的活動,卻發現自己“去了兩次就煩死了”。

從緬甸旅行回來,他見摯信資本的創始合夥人李曙君,分享了剛結束的緬甸見聞:仰光市貌破敗,酒店道路兩旁開滿三角梅,人們的生活充滿希望,特別像中國的80年代……兩人聊昂山素季、緬甸變遷、唯獨沒提單向街怎麼賺錢。

後來許知遠試圖介紹單向街的商業模式,“我本來也不想聊,我假裝聊一下”,反而是李曙君打斷了他:“知遠這事我覺得你談不明白,也說不清楚,還是讓于威談吧。”

于威,曾任《經濟觀察報》總編輯助理、搜狐網總編輯,後來創辦了《生活》、《東方企業家》,是能量極大的媒體人。很快,單向街獲摯信資本千萬美元投資。于威任CEO,許知遠的頭銜是“首席哲學家”。

年輕的創業公司,總有危機重重的時刻。去年有段時間,公司的現金流斷了,他焦慮,以前從不失眠,那會兒也會睡不著。那次他跟合夥人說,昨晚我失眠了,合夥人問,沒睡著嗎?他說,晚睡了……兩個小時。把大家都氣死了。

他常說自己是個不那麼稱職的創業者。創業公司有盈利的壓力,而他們花了很多精力來做非盈利、公共性的事業——比如辦各種講座、刊物,透過古典的知識行動,建構起知識的公共場域。

許多年輕人被這種氣質吸引,到此來工作。“他們都比較單純而清高,對掙錢這個興趣不大,要逼迫他們去掙錢。”

他還想在中國的縣城裡開闢小小的書店。人們能在裡面看到海明威的名字。它會對一個社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些事情讓他覺得人生意義的完滿和充分。“但我又覺得這是我們組織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否則我們創業幹嘛呢?”

▲許知遠說,人們應該始終跟那些被邊緣化、被孤立的聲音在一起,他對大合唱沒興趣了。圖片來自網路

━━━━━

跟那些被邊緣、被孤立的在一起

去年冬天,許知遠到山西汾陽見了自己的老朋友賈樟柯。

賈樟柯如今已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生活。整個城市籠罩在霧霾之下,他們在冷冽的空氣裡穿行,打氣槍、騎雪地摩托、拜關公。

賈樟柯抽一口煙,又吐出來,回憶起2009年在圓明園的單向街書店,大家表達欲望都還強烈,披著棉被聊天。而現在,他說,自己越來越對形成共識不感興趣。

採訪時我們同樣問了許知遠,你對形成共識還有興趣嗎?他說,“沒那麼強烈了吧,都是一個衰減的過程,因為裡邊有很多無奈。”

在採訪進行前,他在一樓開會,要籌備第三屆的書店文學獎。他們想給年輕一代的作家們,樹立一個不一樣的寫作和文學標準。“我們應該始終跟那些被邊緣化、被孤立的聲音在一起,我們真的對大合唱沒興趣了。”

他希望這些東西,能真正進入並影響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生活。

在那本著名的《那些憂傷的年輕人》裡他寫道,“一個年輕人,如何面對現實與理想的距離,如何剖析自己的內心,如何確立與社會的關係,怎樣尋找到自己的歷史座標。”

那些擺在20歲的許知遠面前的問題,如今仍困擾著41歲的他。

他說,原來他想成為很多人,本雅明、梁啟超……現在他接受這個了——誰他也成不了。但他沒覺得自己有中年危機,一切才剛剛開始。前陣子他突然想要學唱歌跳舞,就去買了口琴。這是兒時父親吹過的樂器。

我們問他個人生活中什麼是最能讓他得到樂趣的事情。他描述了兩個寫書時的片段,這是在整個採訪中,他最神采奕奕的時刻。

“最強烈的高潮仍然是寫出了一段自己沒想到的東西。一次夜半時分,喝著酒聽著音樂,突然把書第三章的最後一部分改出來了,而且比自己想像中寫得好,那種歡樂,就大半夜想把他們拽起來跟他們聊天,你知道嗎?拽起來喝酒!”

“最近最強的一次,今年夏天。我在寫書的序,那天晚上我喝了好多威士卡,不知道哪來的亢奮,從大概晚上十點寫到淩晨四點。我竟然寫了8000字,梁啟超的出逃,他百日維新失敗了,要跑到日本公使館裡,日本人把他從天津登上船運到日本,逃亡的過程。我在描繪那個東西。把第一章一氣呵成寫完了,我很少能寫完這麼多,因為材料太繁了。哇!我覺得我那6個小時的時間,burning,腦子在燃燒的感覺,那種燒灼感。寫完天差不多要亮了,那一刻特別幸福。”

值班編輯:李二號 一鳴

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

知識份子許知遠,在最近的一年裡,至少哭過兩次。

單向空間的員工高志強見過一次。他在幫許知遠做一檔叫做“單讀”的音訊節目。那一期講到《夾邊溝紀事》,一個上海女人去夾邊溝勞改農場看她的丈夫,但丈夫死了。他的屍體被挖出來,衣服、毯子都被偷走,身上的肉也被人剜走幾大塊。

讀著讀著,高志強先是聽見一陣沉默,接著是一陣抽泣,許知遠摘掉了眼鏡,哭了四五分鐘。

還有一次,是他看韓國電影《辯護人》。講的是全鬥煥執政期間,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為學生辯護的故事。他被電影裡那種樸素的正義感打動,“我身上很多強烈的情感都沒有表達過,也無法表達。”

採訪蔡瀾時,他說,年輕時讀加繆、陳映真,覺得苦悶就是最好的人生。“苦悶意味著你對現實的不滿,你要反抗某種東西,我始終覺得這是年輕人最重要的一個品質。”

因此他反復追問:讀聖賢書所為何事?蔡瀾左右閃避,最後說出:“我心裡當然是有那樣的一個地方,我把它裝進了一個大箱子,扔到海裡了”。

“其實這個答案是夠的,但是因為抓到這個人,我們就更想往下走,那個東西到底是什麼,到底怎麼扔掉了,會不會縈繞你。”導演王宇解釋,這是他們訪問者的野心。

另一期節目裡,羅振宇說在這個時代,自己是個“跑反”的人,他只關心自己,只想成為跑得最快的人。許知遠對此無法認同,他的價值觀是建立在“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體系上的。

很多偶像在起作用。他在大學開始寫第一本書《那些憂傷的年輕人》,書裡講到,自己面前遙遙站立著約翰·斯圖亞特·密爾、伯蘭特·羅素、沃爾特·李普曼……

再過了幾年,他成為媒體的一員,心裡想的是,要參與對國家精神的塑造。

十月末,在清冷的單向空間二樓,41歲許知遠穿著白襯衣、牛仔褲,回憶起他記憶裡最蓬勃、最熱氣騰騰的好時光。

那是2002年前後,中國社會開始更深刻地捲入全球化之中,社會氛圍是向上的,時代的雜音還沒有完全浮現。國家的好光景與他青春期的尾巴重合,形成某種美妙的共振。

他記憶最深的是鄧小平逝世十周年,他寫了一篇極長的文章,叫《從孫中山到鄧小平》,27000多字,足足占了八個版。

“我寫了幾周時間,描繪了一百多年中國的變化。現在想起來都是胡寫的,不知道怎麼東抄西抄寫成的。但打開報紙還是很震撼,那時候才20多歲,年輕氣盛,那麼大的一個版面,好像很多人讀那個文章。”

但好時光總是易逝的。2005年,他對這張報紙逐漸失望,從《經濟觀察報》離職,和朋友們創辦了《生活》雜誌。再後來,又創辦了單向街書店。到如今,變成了一家叫做“單向空間”的創業公司。

━━━━━

這個老闆不靠譜

《十三邀》引起熱議後,單向空間有個叫“微在”的團隊發文,順勢“黑”了一把老闆。

“許知遠的公司嚴格禁煙,但他是唯一在公司裡到處抽煙的人。”

“許知遠動不動就喝酒,但其實酒量並不怎麼樣。”

“許知遠每年一到穿人字拖的季節就異常興奮,大概是他唯一能抓住的時代脈搏。”

員工高志強剛進公司時,同事提醒他,這個老闆不靠譜。他們內部的說法是,許知遠是除了流浪貓之外,全公司工作量最不飽和的人。

以前在庫房錄“單讀”音訊,高志強會提前一天收拾出一小塊空間,放上桌椅,好一頓折騰。狀態好的時候,許知遠會端一盤紅腸,拿一杯酒,然後邊吃、邊喝、邊錄。有的時候如果他喝到位了,他會發揮得更好些。

另一些時候,追著他去錄,有時錄到一半,許知遠開始歎氣,“唉好煩啊,好焦慮啊”,或者是“哎呀,今天特別不想說話”,於是他就不錄了。

三年前他們剛創業,許知遠還會出席些創業的活動,卻發現自己“去了兩次就煩死了”。

從緬甸旅行回來,他見摯信資本的創始合夥人李曙君,分享了剛結束的緬甸見聞:仰光市貌破敗,酒店道路兩旁開滿三角梅,人們的生活充滿希望,特別像中國的80年代……兩人聊昂山素季、緬甸變遷、唯獨沒提單向街怎麼賺錢。

後來許知遠試圖介紹單向街的商業模式,“我本來也不想聊,我假裝聊一下”,反而是李曙君打斷了他:“知遠這事我覺得你談不明白,也說不清楚,還是讓于威談吧。”

于威,曾任《經濟觀察報》總編輯助理、搜狐網總編輯,後來創辦了《生活》、《東方企業家》,是能量極大的媒體人。很快,單向街獲摯信資本千萬美元投資。于威任CEO,許知遠的頭銜是“首席哲學家”。

年輕的創業公司,總有危機重重的時刻。去年有段時間,公司的現金流斷了,他焦慮,以前從不失眠,那會兒也會睡不著。那次他跟合夥人說,昨晚我失眠了,合夥人問,沒睡著嗎?他說,晚睡了……兩個小時。把大家都氣死了。

他常說自己是個不那麼稱職的創業者。創業公司有盈利的壓力,而他們花了很多精力來做非盈利、公共性的事業——比如辦各種講座、刊物,透過古典的知識行動,建構起知識的公共場域。

許多年輕人被這種氣質吸引,到此來工作。“他們都比較單純而清高,對掙錢這個興趣不大,要逼迫他們去掙錢。”

他還想在中國的縣城裡開闢小小的書店。人們能在裡面看到海明威的名字。它會對一個社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些事情讓他覺得人生意義的完滿和充分。“但我又覺得這是我們組織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否則我們創業幹嘛呢?”

▲許知遠說,人們應該始終跟那些被邊緣化、被孤立的聲音在一起,他對大合唱沒興趣了。圖片來自網路

━━━━━

跟那些被邊緣、被孤立的在一起

去年冬天,許知遠到山西汾陽見了自己的老朋友賈樟柯。

賈樟柯如今已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生活。整個城市籠罩在霧霾之下,他們在冷冽的空氣裡穿行,打氣槍、騎雪地摩托、拜關公。

賈樟柯抽一口煙,又吐出來,回憶起2009年在圓明園的單向街書店,大家表達欲望都還強烈,披著棉被聊天。而現在,他說,自己越來越對形成共識不感興趣。

採訪時我們同樣問了許知遠,你對形成共識還有興趣嗎?他說,“沒那麼強烈了吧,都是一個衰減的過程,因為裡邊有很多無奈。”

在採訪進行前,他在一樓開會,要籌備第三屆的書店文學獎。他們想給年輕一代的作家們,樹立一個不一樣的寫作和文學標準。“我們應該始終跟那些被邊緣化、被孤立的聲音在一起,我們真的對大合唱沒興趣了。”

他希望這些東西,能真正進入並影響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生活。

在那本著名的《那些憂傷的年輕人》裡他寫道,“一個年輕人,如何面對現實與理想的距離,如何剖析自己的內心,如何確立與社會的關係,怎樣尋找到自己的歷史座標。”

那些擺在20歲的許知遠面前的問題,如今仍困擾著41歲的他。

他說,原來他想成為很多人,本雅明、梁啟超……現在他接受這個了——誰他也成不了。但他沒覺得自己有中年危機,一切才剛剛開始。前陣子他突然想要學唱歌跳舞,就去買了口琴。這是兒時父親吹過的樂器。

我們問他個人生活中什麼是最能讓他得到樂趣的事情。他描述了兩個寫書時的片段,這是在整個採訪中,他最神采奕奕的時刻。

“最強烈的高潮仍然是寫出了一段自己沒想到的東西。一次夜半時分,喝著酒聽著音樂,突然把書第三章的最後一部分改出來了,而且比自己想像中寫得好,那種歡樂,就大半夜想把他們拽起來跟他們聊天,你知道嗎?拽起來喝酒!”

“最近最強的一次,今年夏天。我在寫書的序,那天晚上我喝了好多威士卡,不知道哪來的亢奮,從大概晚上十點寫到淩晨四點。我竟然寫了8000字,梁啟超的出逃,他百日維新失敗了,要跑到日本公使館裡,日本人把他從天津登上船運到日本,逃亡的過程。我在描繪那個東西。把第一章一氣呵成寫完了,我很少能寫完這麼多,因為材料太繁了。哇!我覺得我那6個小時的時間,burning,腦子在燃燒的感覺,那種燒灼感。寫完天差不多要亮了,那一刻特別幸福。”

值班編輯:李二號 一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