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河圖論壇:現代的北京琉璃廠市場狀態——記大瀚畫廊田野先生

現代的北京琉璃廠市場狀態

——記大瀚畫廊田野先生

文 // 叢培軍

中國的小微企業平均壽命大約在3年左右,而小畫廊更如大浪淘沙,很多開業即歇業。

大瀚畫廊從上個世界80年代開業, 至今已經走過了30多年的歷程, 卻如常青之樹, 每年成交書畫作品數以萬計;畫廊的田野老師鑒定的書畫也難以數計, 從退休的國家領導人, 到市井收破爛的小販, 他都童叟無欺地為他們做過鑒定服務。 他日常很低調, 任人都談得來, 上下班或尋畫時, 常常騎一破舊自行車跑。

大瀚畫廊至今仍保持著勃勃生機, 其中的奧妙在哪裡呢?

學習是向上的車輪

大瀚畫廊的田野老師虛心善學, 他雖然早就全面地掌握了書畫的鑒定、鑒賞、市場評估等書本和實戰知識, 從用筆用墨、風格流派、紙、絹、墨、彩、印泥、軸頭、裱工等到名書畫家的個性習慣, 已經修煉到了心中有數的程度, 但卻仍堅持在實踐中學習, 不管是誰, 哪怕是行外的人, 只要有某一點“高見”, 他都要記錄下來, 以此豐富自己的學識, 甚至補充大瀚的經營策略。

學習, 不斷地學習, 使田野老師練就了一付與時俱進的“火眼金睛”, 創造了獨門“絕技”。 田野老師最拿手的就是書畫鑒定,

他能像徐邦達等老一輩鑒定家一樣, 一副作品到了自己的手裡, 常常翻開一角, 就能辨認出年代和真偽。 在業內, 很多鑒定專家往往只能鑒定某派某位元或某個時期的作品, 而田老師卻能“通吃”, 不分古今, 不分流派地做鑒定, 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市場逼出來的。 我遇到過很多畫商和收藏家, 他們都說田老師鑒定字畫從未走過眼。 而遇此評價, 田老師總會謙虛地說, 剛出道時他有過很多走眼, 交過很多學費。 為此他還常幽默地告訴買家, 你們買書畫, 不用再交學費, 學費都讓我早年替大家交了。

筆者曾多次目睹過田老師鑒定。 有一次一人送來一幅黃胄的線描速寫稿, 原裝舊表, 用紙用墨印章印泥等似乎都沒有問題。 經過仔細辨認, 田老師在作品的綾子上發現一個單位的原圖章印跡。 如此加蓋單位圖章的情況雖在文革期間多有出現, 但是此圖章是一個與藝術不沾邊的小生產企業的圖章, 就很值得懷疑了。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 書畫還沒成商品, 與藝術不沾邊的小單位憑關係確實能搞到名家的應酬作品,

但是收藏多用來研究的速寫稿就值得懷疑了。 用田老師的話說, 這就叫做假做得太“完美”, 就露出了“假像”。

傳播藝術的最高境界是愛

經營畫廊自然要追求利潤, 但是君子求財取之有道, 田老師還認為取之有理有禮, 其大前提是絕不賣假,同時傳播藝術,留住歷史。田老師同時經營名人字畫和字畫名人。前者毋庸多言,側重於藝術價值;而後者卻注重其文物價值、政治價值和歷史價值。這雖表面說是田老師的經營書畫的範圍,但內裡卻是田老師的愛,是他對世界之大愛,因為經過他的努力,使書畫實現了價值,流向了珍愛書畫的人們手裡,其結果既留住了藝術,又留住了歷史。

2017年夏天,一位顧客拿著一副發黴的畫找到大瀚畫廊,畫面佈滿了黴斑點,都快看不出輪廓了,尤其是印章只能看到一半。顧客的意思是想問問田老師能不能給做個修補,當得知田老師不修畫時,顧客又想把畫賣給田老師,並3800元出手了。經初步鑒定,此作是黃胄送給一書畫名人的3平尺驢,並是精心之作。於是田老師什麼也沒想,只想著如何把大師黃胄的作品涅磐重生,於是他就找來琉璃廠最好的修裱師,使用傳統的修復技術,將作品復原,後來有藏家出38萬元將作品買去。不但使這一難得的作品得以挽救,而且田老師還賺了一輛轎車的錢。

也是2017年,有人拿著宋雨桂先生的一幅破敗不堪的表現荷花的大作品找到田老師要出手,被田老師收下後,他竟花費了兩萬多元,恢復了作品的原貌,使只值三四千的作品恢復到百萬價值。

田老師的愛,還體現在賣書畫的細節之中。一次一位老婦人拿著一幅名家的畫想賣,卻沒有畫廊肯收,人家都怕砸在手裡。找到大瀚畫廊後,田老師看出來老婦人既急於將作品變現,又不捨得自己喜愛的作品的心情。於是,田老師按市場價將作品收下,並對老婦人說,錢您先拿走,畫放在我這裡存著不出手,您什麼時間有錢了,想把畫贖回去就什麼時間贖回去,我不收任何費用。這哪是收畫?豈不等於白借錢給素不相識的老婦人錢嗎?

2017年5月,二位聾啞殘疾人賣給田老師兩幅字,一幅是侯寶林大師的,一副是大師兒子侯躍文的。作品因為出自大師父子二人,實為難得,為此田老師給了這位殘疾人很高的賣價,這意味著田老師擠出了自己獲利的空間。本來買賣成交,故事就該結束了,但是過了幾天,殘疾人又帶著殘疾的弟弟來了,要高價賣黃胄的一幅作品,但是由於出價太離譜,賣畫無果。買賣不成情意在,田老師見兩位殘疾人挺可憐,又確實缺錢,就拿出1000元送給了他們。

還有一次江西景德鎮的一位畫瓷板的工匠到北京推銷瓷板畫,打聽到琉璃廠的大瀚畫廊,找到田野老師,既想讓田老師説明推銷作品;又因為缺錢,有意把隨身帶的師傅當年送他的兩幅字賣出去。瓷板畫師先拿出一副書法作品,田老師一看字就知道作品是大書法家舒同兒子舒光光的作品,答應1000元收下。緊接著,瓷板畫師又拿出了舒同的一幅作品。田老師因為需要對作品的真偽作深入分析,說出500的收購價,結果兩幅作品1500元就被收下了。事後分析,那位瓷板畫師雖然不很瞭解書畫市場,但是也知道舒同先生的分量,能低價出手舒同父子的作品,可能有結交田野老師的背後意思。客人走後,經過田老師的認真鑒定,舒同先生父子的作品都是真跡,估計市場價格在10萬元上下。

田老師收到舒同父子兩幅作品的事情,被一位收藏家知道了,明知道買價1500元,卻一口出價5萬元要買,並只要舒同的一幅作品。田野老師沒有還價,並且把舒光光的那幅作品一起送給了藏家朋友,使父子作品配成一雙。事情至此早就淡化了生意,而是在續寫作品的傳奇故事了。

藝術的資源整合

大瀚畫廊每年購進書畫作品都以萬計數。筆者作過一個小統計,2017年9月前,大瀚畫廊購進書畫就超過了一萬幅。大瀚畫廊進購書畫的管道雖然多樣,但卻具有源頭和拯救特點。田野老師堅持從書畫家手裡求作品,或者從第一藏家手裡求作品。同時還與收破爛的建立了聯繫,從破爛中拯救出一批又一批作品 。收購到合適的作品,田野老師又通過他自己建立的管道,把作品輸送到藏家或畫商手中,從而使數以十萬計的書畫資源得到合理的整合。

大瀚整合書畫資源還體現在田野老師對書畫的鑒定上。賣書畫的商家常常以千、萬為最小計量單位,也就是說,要加價就是成千上萬,而大瀚畫廊卻以50或百為最小計量單位,也就是說有些作品,他們的利潤就是百八十元人民幣。儘管利潤有如此低的,田野老師卻無一例外地對每幅作品都作出認真鑒定。業內人無不知曉,僅鑒定費,一件作品最少也要收200元。因此這就等於大瀚每天都在作義務鑒定。凡是經過田老師的鑒定,作品就得到了保真,從而假貨就被剔出了市場,這也是對書畫資源的整合。

做生意是在做平臺

當今有一種新的生意說法叫做平臺,在這一點上大瀚畫廊的田野老師的做法很符合時代潮流。他就把自己的小畫廊做成了全中國的銷售平臺。經過30多年的孕育發展,大瀚畫廊的客戶已經分佈全國,延伸到國外,並建立了很高的信譽度。

當下,做書畫生意,極具兇險,假畫假字滿天飛。但是跟大瀚做生意卻沒有信譽擔心。在大瀚的微信平臺上,客戶只要看圖片,就能放心地買畫。有的收藏家到他的畫廊買畫,常常不用伸手。只要是田老師撿出的作品,收藏家不但不問價,甚至難以置信地連看都不用看就十幅八幅地把畫買走。能有此一幕,背後支撐得要有多大的信譽呢?

買賣雙方歷來都對立的,說得好聽的是都各自有自己的商業秘密,說得不好聽的是各個都藏著心眼。大瀚畫廊的田老師卻把自己的客戶一個一個地發展成自己的朋友,已經有五六十位知名的書畫家為大瀚畫廊題寫了名字,一年四季全國各地不斷有客戶把時令的土特產寄給田老師。

田老師經營書畫,自然也像同道一樣,有漏也撿,他做的生意多,撿漏自然也多。2017年春天,有一顧客拿著一空冊頁找田老師出手。如果是新貨,那本冊頁就值一兩百元,由於是老貨,田野老師400元收了。細心的田老師經過翻看,意外地發現冊頁一面雖然空白,而另一面是大書畫家溥心餘的書畫作品,而且款和印都完整無缺。此冊頁,田老師賣了2萬多。因為買賣雙方都是懂規矩的行裡人,誰都沒做計較,大家坐在一起吃了個飯,事情就過去了。2017年7月,田老師在大柳樹舊貨市場發現一幅原裝舊裱的好字,1000元未打折扣地收下,到網上查,沒有結果,回家翻書,終於查到了作者尹溪石(尹囷)的身世。原來作者是朝鮮的大書法家,被譽為“書聖”,在朝鮮書壇,具有我國王羲之、張旭的地位。這件作品無疑是朝鮮的“國寶”。經過幾十年的奮鬥,田老師不僅成就了自己的事業,更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叢培軍 2017年9月22日

【編 輯:柳紫胭】

其大前提是絕不賣假,同時傳播藝術,留住歷史。田老師同時經營名人字畫和字畫名人。前者毋庸多言,側重於藝術價值;而後者卻注重其文物價值、政治價值和歷史價值。這雖表面說是田老師的經營書畫的範圍,但內裡卻是田老師的愛,是他對世界之大愛,因為經過他的努力,使書畫實現了價值,流向了珍愛書畫的人們手裡,其結果既留住了藝術,又留住了歷史。

2017年夏天,一位顧客拿著一副發黴的畫找到大瀚畫廊,畫面佈滿了黴斑點,都快看不出輪廓了,尤其是印章只能看到一半。顧客的意思是想問問田老師能不能給做個修補,當得知田老師不修畫時,顧客又想把畫賣給田老師,並3800元出手了。經初步鑒定,此作是黃胄送給一書畫名人的3平尺驢,並是精心之作。於是田老師什麼也沒想,只想著如何把大師黃胄的作品涅磐重生,於是他就找來琉璃廠最好的修裱師,使用傳統的修復技術,將作品復原,後來有藏家出38萬元將作品買去。不但使這一難得的作品得以挽救,而且田老師還賺了一輛轎車的錢。

也是2017年,有人拿著宋雨桂先生的一幅破敗不堪的表現荷花的大作品找到田老師要出手,被田老師收下後,他竟花費了兩萬多元,恢復了作品的原貌,使只值三四千的作品恢復到百萬價值。

田老師的愛,還體現在賣書畫的細節之中。一次一位老婦人拿著一幅名家的畫想賣,卻沒有畫廊肯收,人家都怕砸在手裡。找到大瀚畫廊後,田老師看出來老婦人既急於將作品變現,又不捨得自己喜愛的作品的心情。於是,田老師按市場價將作品收下,並對老婦人說,錢您先拿走,畫放在我這裡存著不出手,您什麼時間有錢了,想把畫贖回去就什麼時間贖回去,我不收任何費用。這哪是收畫?豈不等於白借錢給素不相識的老婦人錢嗎?

2017年5月,二位聾啞殘疾人賣給田老師兩幅字,一幅是侯寶林大師的,一副是大師兒子侯躍文的。作品因為出自大師父子二人,實為難得,為此田老師給了這位殘疾人很高的賣價,這意味著田老師擠出了自己獲利的空間。本來買賣成交,故事就該結束了,但是過了幾天,殘疾人又帶著殘疾的弟弟來了,要高價賣黃胄的一幅作品,但是由於出價太離譜,賣畫無果。買賣不成情意在,田老師見兩位殘疾人挺可憐,又確實缺錢,就拿出1000元送給了他們。

還有一次江西景德鎮的一位畫瓷板的工匠到北京推銷瓷板畫,打聽到琉璃廠的大瀚畫廊,找到田野老師,既想讓田老師説明推銷作品;又因為缺錢,有意把隨身帶的師傅當年送他的兩幅字賣出去。瓷板畫師先拿出一副書法作品,田老師一看字就知道作品是大書法家舒同兒子舒光光的作品,答應1000元收下。緊接著,瓷板畫師又拿出了舒同的一幅作品。田老師因為需要對作品的真偽作深入分析,說出500的收購價,結果兩幅作品1500元就被收下了。事後分析,那位瓷板畫師雖然不很瞭解書畫市場,但是也知道舒同先生的分量,能低價出手舒同父子的作品,可能有結交田野老師的背後意思。客人走後,經過田老師的認真鑒定,舒同先生父子的作品都是真跡,估計市場價格在10萬元上下。

田老師收到舒同父子兩幅作品的事情,被一位收藏家知道了,明知道買價1500元,卻一口出價5萬元要買,並只要舒同的一幅作品。田野老師沒有還價,並且把舒光光的那幅作品一起送給了藏家朋友,使父子作品配成一雙。事情至此早就淡化了生意,而是在續寫作品的傳奇故事了。

藝術的資源整合

大瀚畫廊每年購進書畫作品都以萬計數。筆者作過一個小統計,2017年9月前,大瀚畫廊購進書畫就超過了一萬幅。大瀚畫廊進購書畫的管道雖然多樣,但卻具有源頭和拯救特點。田野老師堅持從書畫家手裡求作品,或者從第一藏家手裡求作品。同時還與收破爛的建立了聯繫,從破爛中拯救出一批又一批作品 。收購到合適的作品,田野老師又通過他自己建立的管道,把作品輸送到藏家或畫商手中,從而使數以十萬計的書畫資源得到合理的整合。

大瀚整合書畫資源還體現在田野老師對書畫的鑒定上。賣書畫的商家常常以千、萬為最小計量單位,也就是說,要加價就是成千上萬,而大瀚畫廊卻以50或百為最小計量單位,也就是說有些作品,他們的利潤就是百八十元人民幣。儘管利潤有如此低的,田野老師卻無一例外地對每幅作品都作出認真鑒定。業內人無不知曉,僅鑒定費,一件作品最少也要收200元。因此這就等於大瀚每天都在作義務鑒定。凡是經過田老師的鑒定,作品就得到了保真,從而假貨就被剔出了市場,這也是對書畫資源的整合。

做生意是在做平臺

當今有一種新的生意說法叫做平臺,在這一點上大瀚畫廊的田野老師的做法很符合時代潮流。他就把自己的小畫廊做成了全中國的銷售平臺。經過30多年的孕育發展,大瀚畫廊的客戶已經分佈全國,延伸到國外,並建立了很高的信譽度。

當下,做書畫生意,極具兇險,假畫假字滿天飛。但是跟大瀚做生意卻沒有信譽擔心。在大瀚的微信平臺上,客戶只要看圖片,就能放心地買畫。有的收藏家到他的畫廊買畫,常常不用伸手。只要是田老師撿出的作品,收藏家不但不問價,甚至難以置信地連看都不用看就十幅八幅地把畫買走。能有此一幕,背後支撐得要有多大的信譽呢?

買賣雙方歷來都對立的,說得好聽的是都各自有自己的商業秘密,說得不好聽的是各個都藏著心眼。大瀚畫廊的田老師卻把自己的客戶一個一個地發展成自己的朋友,已經有五六十位知名的書畫家為大瀚畫廊題寫了名字,一年四季全國各地不斷有客戶把時令的土特產寄給田老師。

田老師經營書畫,自然也像同道一樣,有漏也撿,他做的生意多,撿漏自然也多。2017年春天,有一顧客拿著一空冊頁找田老師出手。如果是新貨,那本冊頁就值一兩百元,由於是老貨,田野老師400元收了。細心的田老師經過翻看,意外地發現冊頁一面雖然空白,而另一面是大書畫家溥心餘的書畫作品,而且款和印都完整無缺。此冊頁,田老師賣了2萬多。因為買賣雙方都是懂規矩的行裡人,誰都沒做計較,大家坐在一起吃了個飯,事情就過去了。2017年7月,田老師在大柳樹舊貨市場發現一幅原裝舊裱的好字,1000元未打折扣地收下,到網上查,沒有結果,回家翻書,終於查到了作者尹溪石(尹囷)的身世。原來作者是朝鮮的大書法家,被譽為“書聖”,在朝鮮書壇,具有我國王羲之、張旭的地位。這件作品無疑是朝鮮的“國寶”。經過幾十年的奮鬥,田老師不僅成就了自己的事業,更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叢培軍 2017年9月22日

【編 輯:柳紫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