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摔了一跤,家長卻沒在意,結果次日突然身亡

小孩子天性好動, 磕了碰了都是常事兒。 孩子頭上磕個包, 或者摔疼了腿, 很多家長都不當回事兒, 認為這點小傷過幾天就好了。 其實, 這種“不起眼的小事兒”可能會引發嚴重後果, 甚至奪走孩子的生命!

真實案例1

小亮(化名)9歲了身高卻依然還是5歲的身高, 僅有1.1米。 這把小亮媽媽愁死了, 同時也百思不得其解, 她和丈夫都身材高大, 怎麼小亮會這麼矮小?近日, 她帶著孩子前往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

經檢查發現

小亮4年時間身高停滯不前的原因

竟是因為一次摔跤!!!

檢查結果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兒科醫生魏苗苗通過檢查, 發現小亮因5歲時的一次摔跤, 導致下丘腦和垂體損傷, 它們是內分泌的總司令部, 所以嚴重影響孩子身高。 由於矮小症狀不會立馬顯現, 且內分泌中樞受損在影像學上不會有明顯表現, 因此當孩子顱腦受傷後, 家長不可掉以輕心, 最好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真實案例2

小楠(化名)今年9歲, 平時酷愛踢足球。 某日他在球場上不慎摔了一跤, 疼痛難忍。 當問到哪裡疼痛, 小楠指著自己右邊大腿最上端, 靠近盆骨的地方。 但家人沒有發現他身上有外傷痕跡, 以為沒有大礙。

可回家經過一晚上的休息後

小楠情況並沒有好轉

無法自己站立, 行動受限

於是第二天

他被帶到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骨科就診

檢查結果

經X線攝片和CT檢查, 顯示小楠的右髖部有明確的移位, 確診為“右股骨頸骨折”。 “股骨頸是全身最難長的骨頭之一, 如果不及時治療, 造成股骨頭壞死的話, 這個部位會長期疼痛, 重者留下殘疾。 通常, 越年輕越小的小孩發生股骨頭壞死的概率越高, 成年人股骨頭壞死可以置換關節, 但是小孩子無法置換, 骨頭又長不起來, 後果尤其嚴重!

真實案例3

3歲男童樂樂被家人發現額頭上不知何時磕了一個血包,

由於孩子不哭不鬧, 照樣玩耍, 家人也沒在意。 送樂樂上幼稚園時, 家人發現孩子左腿無力, 走路有點瘸, 以為孩子跑累了, 就讓孩子在家休息。

當晚6時許, 樂樂突然倒地昏迷

家人不禁大驚失色

緊急將孩子送到葉縣當地醫院

檢查結果

頭部CT檢查顯示,孩子右側額顳頂部硬膜下血腫、顱內出血。當晚10時許,樂樂被轉至市一院,醫生檢查孩子雙側瞳孔已經擴散,雖有微弱呼吸,但刺激肢體已無反應。該院腦外專家看過之後,認為已錯過手術時機。在ICU病房搶救至早上5時許,樂樂最終宣告不治。

很多時候,因為學齡前的孩子表達能力差,在受傷後不能準確描述疼痛的位置和程度,這時候家長就很容易疏忽。因此,在兒童出現外傷以後,家長一定要注意觀察。特別是頭部等重要部位的傷勢,更不可掉以輕心。如果有嘔吐、抽搐、意識喪失等症狀時,一定要儘快送醫。

浙大兒院急診創傷外科主治醫師趙旭飛

低齡兒童更多的需要有專人看護,對於一些比較容易發生危險的地方,需要有這方面的瞭解;比如窗戶、陽臺、出行路上、水邊要更注意安全。

家長應掌握急救知識,降低兒童傷害

專家介紹,兒童意外傷害原因多與玩耍或運動有關。由於兒童缺乏自覺防護心理和事故安全防範意識,加之多數父母缺乏預防和處理知識,因此容易出現嚴重後果。家長要加強保護兒童的意識,謹慎判斷兒童的受傷情況,並學習和掌握意外傷害的急救方法,如人工呼吸、胸外按壓、安撫孩子緊張情緒等。當有意外傷害發生時,這些急救知識和方法將發揮作用,有效降低兒童傷害。

這些安全常識一定要告訴孩子

1、警惕汽車

汽車成為戕害未成年人的第一殺手。家長要告訴孩子不在停放的汽車前後玩耍。告知孩子從右側門用左手開車門下車。

2、常年備哨

在孩子的枕頭旁邊常年放一個哨,遇到緊急狀況吹哨,能逢凶化吉。如地震時被壓下瓦礫下呼救;如孩子一人在家時有壞人撬門,孩子在門內突然吹哨,壞人沒准就此放棄犯罪了。

3、瞭解災難逃生常識

教孩子遇到災難如何逃生。例如火災時很多遇難的人是被煙熏死的。孩子遇到火災,如果身邊沒有水源,可往脫下的衣物上撒尿,再將被尿液淋濕的衣物捂住口鼻逃生。

4、不要單獨行動

告訴孩子不要單獨去同學家,多人行動相對安全。孩子出行前,要主動將朋友資訊(姓名、性別、電話、住址)告訴家長。

5、謹慎玩耍

告訴孩子玩耍要注意安全,例如不要將身體的一部分放進狹小空間(將手指往瓶子口裡插,將頭伸進院牆鐵欄杆的縫隙等等),以免被卡住。

6、生命安全最重要

生命無價。家長要對孩子進行這樣的教育:遇到危險時,保全生命是最重要的,任何物品都不能和生命相提並論。例如曾有學校發生火災,學生為了拿書包喪生,這是必須避免的悲劇。

7、別把筆變成匕首

孩子在學校手裡拿得最多的物件是筆。家長和老師要告誡孩子,防止用筆誤傷同學或者自己。筆能寫出千古佳句,也能傷人。

8、一定要讓孩子記住父母的名字、手機、家庭地址

檢查結果

頭部CT檢查顯示,孩子右側額顳頂部硬膜下血腫、顱內出血。當晚10時許,樂樂被轉至市一院,醫生檢查孩子雙側瞳孔已經擴散,雖有微弱呼吸,但刺激肢體已無反應。該院腦外專家看過之後,認為已錯過手術時機。在ICU病房搶救至早上5時許,樂樂最終宣告不治。

很多時候,因為學齡前的孩子表達能力差,在受傷後不能準確描述疼痛的位置和程度,這時候家長就很容易疏忽。因此,在兒童出現外傷以後,家長一定要注意觀察。特別是頭部等重要部位的傷勢,更不可掉以輕心。如果有嘔吐、抽搐、意識喪失等症狀時,一定要儘快送醫。

浙大兒院急診創傷外科主治醫師趙旭飛

低齡兒童更多的需要有專人看護,對於一些比較容易發生危險的地方,需要有這方面的瞭解;比如窗戶、陽臺、出行路上、水邊要更注意安全。

家長應掌握急救知識,降低兒童傷害

專家介紹,兒童意外傷害原因多與玩耍或運動有關。由於兒童缺乏自覺防護心理和事故安全防範意識,加之多數父母缺乏預防和處理知識,因此容易出現嚴重後果。家長要加強保護兒童的意識,謹慎判斷兒童的受傷情況,並學習和掌握意外傷害的急救方法,如人工呼吸、胸外按壓、安撫孩子緊張情緒等。當有意外傷害發生時,這些急救知識和方法將發揮作用,有效降低兒童傷害。

這些安全常識一定要告訴孩子

1、警惕汽車

汽車成為戕害未成年人的第一殺手。家長要告訴孩子不在停放的汽車前後玩耍。告知孩子從右側門用左手開車門下車。

2、常年備哨

在孩子的枕頭旁邊常年放一個哨,遇到緊急狀況吹哨,能逢凶化吉。如地震時被壓下瓦礫下呼救;如孩子一人在家時有壞人撬門,孩子在門內突然吹哨,壞人沒准就此放棄犯罪了。

3、瞭解災難逃生常識

教孩子遇到災難如何逃生。例如火災時很多遇難的人是被煙熏死的。孩子遇到火災,如果身邊沒有水源,可往脫下的衣物上撒尿,再將被尿液淋濕的衣物捂住口鼻逃生。

4、不要單獨行動

告訴孩子不要單獨去同學家,多人行動相對安全。孩子出行前,要主動將朋友資訊(姓名、性別、電話、住址)告訴家長。

5、謹慎玩耍

告訴孩子玩耍要注意安全,例如不要將身體的一部分放進狹小空間(將手指往瓶子口裡插,將頭伸進院牆鐵欄杆的縫隙等等),以免被卡住。

6、生命安全最重要

生命無價。家長要對孩子進行這樣的教育:遇到危險時,保全生命是最重要的,任何物品都不能和生命相提並論。例如曾有學校發生火災,學生為了拿書包喪生,這是必須避免的悲劇。

7、別把筆變成匕首

孩子在學校手裡拿得最多的物件是筆。家長和老師要告誡孩子,防止用筆誤傷同學或者自己。筆能寫出千古佳句,也能傷人。

8、一定要讓孩子記住父母的名字、手機、家庭地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