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未解之謎:劉備墓藏何處?這三個地方惹人爭議

三國時期的劉備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 他為人謙遜, 志向遠大, 知人善用, 素以仁德為世人稱頗, 是著名的政治家.西元221年, 劉備在諸葛亮、關羽等賢臣良將的大力輔助下, 在成都建立了蜀漢政權, 成為三國時期蜀漢的開國皇帝。 西元223年, 劉備病重, 托孤於諸葛亮。 後來, 劉備死于重慶奉節的白帝城, 享年63歲溢號昭烈帝, 史家習慣稱其為先主。

諸葛亮為劉備安排了三處墓地, 這些埋葬漢昭烈帝的墓地究竟都在什麼地方?

第一種說法認為劉備的墓葬就在成都武侯祠。 因為上述的史料來源於陳壽的《三國志》, 陳壽是蜀漢的觀閣令史(從事文獻檔案管理工作), 在蜀漢生活了30多年, 他必定知道劉備的葬處。 劉備死後, 屍體由奉節運回成都, 後與吳夫人合葬于惠陵(今武侯祠內)。 今武侯祠內確實還有劉備墓的建築。 武侯祠博物館的人在一次植樹時, 意外地在劉備墓的封土邊緣挖掘的樹坑中發現了許多蜀漢時期的磚。

這從側面證明了《三國志》等歷史文獻中關於惠陵與劉備墓在成都的記載的可靠性。

第二種說法認為劉備墓在四川彭山的蓮花壩。 持這種觀點的人首先駁斥了《三國志》等歷史文獻中關於劉備屍體運回成都的記載。

劉備死於農曆的四月, 對於四川來說, 這是烈日炎炎、氣溫極高的夏天。 當時的交通很不方便, 從白帝城(今奉節)到成都全是逆行而上的水路和崎嶇的山路, 僅單行也得需要30多天時間。 如果花這麼長的時間把劉備的屍體運到成都, 按當時的屍體保護技術, 要使屍體不會腐爛是完全不可能的。 死在夏天的劉備, 他的屍體最多也不能30天不腐爛, 也就是說諸葛亮根本不可能拉著臭氣熏天的劉備屍體, 經過長達三個多月的跋涉, 把劉備安葬在成都。 基於上述分析, 有的專家認為地處牧馬山、彭山腳下的蓮花村才是劉備的葬身之地, 而成都的武侯祠只是劉備的"衣冠塚"。 然而,劉備的屍體運到蓮花村就不會腐爛嗎?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第三種說法則認為劉備葬於奉節。 郭沫若1961年在奉節考察時認為:劉備死在氣溫極高的夏天, 當時交通很不方便, 從奉節到成都逆水而上至少也要30多天時間, 以當時的技術條件, 屍體肯定會腐壞。 因此他認為,

劉備墓在奉節的可能性比較大。 南宋學士任淵所作《重修先主廟記》中也說, 成都惠陵只是弓劍墓, 不是真墓。 但這一說法又和《三國志》的記載不合。

真正的劉備墓到底在哪裡, 至今仍然是個謎, 也許他是在故意給我們出難題吧, 因為他希望死後能永遠安息, 不被人打擾。

不被人打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