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賈島的《題李凝幽居》真的經過了韓愈“推敲”嗎?

賈島是中唐時期著名的苦吟詩人, 將寫詩視作一生的事業, 一字一句都千錘百煉, 務求盡善盡美, 真正踐行了“兩句三年得, 一吟雙淚流”。

從藝術角度來說, 賈島確實留下了很多經典之作, 最著名的當屬那首《題李凝幽居》, 還留下了一個“推敲”的典故, 為人所津津樂道。

不過, 筆者在閱讀這首詩時, 存在一個小小的疑惑, 它真的經過了韓愈的“推敲”嗎?是不是後人移花接木杜撰出這個典故呢?不妨先看看這首詩:

《題李凝幽居》

閒居少鄰並, 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 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

從標題和詩意可以看出, 賈島前往拜訪一個名叫李凝的朋友, 未料朋友不在家, 賈島只好打道回府, 並在牆壁上題了一首詩, 相約下次再來。

這首詩最經典的是中間兩聯, 將幽居的“幽”字表現得自然恬淡, 幽美迷人。 據說, “僧敲月下門”的“敲”字曾經幾易其稿,

最後還是韓愈一錘定音。 《鑒誡錄》記載:

(賈島)忽一日於驢上吟得“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 初欲著“推”字, 或欲著“敲”字, 煉之未定, 遂於驢上作“推”字手勢, 又作“敲”字手勢……俄為宦者推屍驢, 擁至尹前, 島方覺悟。 顧問, 欲責之, 島具對……韓(愈)立馬良久,

思之, 謂島曰:“作‘敲’字佳矣。 ”遂與島並轡語笑, 同入府署, 共論詩道, 數日不厭。

從這段話可以得知, 賈島寫作這首詩時是在騎驢, 並非在李凝的幽居。 而這首詩的標題明明是《題李凝幽居》, 也就是說他是即興創作, 不存在反復推敲。

那麼, 這首詩到底是賈島隨手題寫在李凝的幽居, 還是賈島日後反復思索, 並經過韓愈指點的結果呢?詩題和《鑒誡錄》的說法明顯自相矛盾。

《鑒誡錄》出自五代時期的何光遠之手, 是一本筆記小說集, 並不能當做信史看待。 所以, 這個故事很有可能是何光遠杜撰的, 增加故事性。

當然, 這只是我的一己之見, 還有另一種可能是, 賈島當時確實在李凝的幽居題寫了這首詩, 但他並不滿意, 還在反復的回味、修改, 以至於衝撞了韓愈, 成就了一段佳話。

因此, 我們可以這樣假設, 《題李凝幽居》存在兩個版本, 一是現場創作的版本, 二是反復推敲的版本, 而且, 它們之間的差別可能還不止這一個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