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所有倒楣加在一起,可能就是幸運

古語有雲:讀萬卷書, 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 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 不如名師指路。 在創業創新進入新的演化階段之際, 赤兔驛站特推出系列報導《商業領袖論》。

只為創業者提供最全面、最真實、最有價值的領袖言論, 以助力創業者順大勢, 解困惑, 建基業!

本文系第5期報導

作為一位元畢業即失業, 38歲還在送外賣、50歲被請出公司, 最後走上天使投資之路的大佬, 徐小平的閱歷不可謂不豐富, 前半生鬱鬱不得志, 後半生大器晚成, 正是這樣的歷練, 讓徐老師比很多人更“懂”生活、更“懂”創業、更“懂”創業者, 也更知曉在艱難、失敗時刻, 該如何熬過去。

一般來說, 導致創業失敗的原因不外乎有兩個, 一方面是技術上(經驗、方法)有所欠缺, 一個是認知上有所不足。 本期兔姐整理了徐老師最近幾年分享的創業內容中, 關於認知的部分。 前幾期我們談的都是創業成功的技巧,

這次我們開誠佈公的直面失敗, 剖析失敗, 看看失敗究竟會帶給我們什麼, 該如何跨過失敗迎來黎明。 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1N個倒楣=幸運

我對自己人生的每個階段都不是很滿意, 總覺得有問題, 但是回過頭來看, 可能恰恰是因為這些問題、這些失誤、甚至叫錯誤, 導致了陰差陽錯的某種幸運的結果。

1983年, 我從中央音樂學院畢業分配到北大, 那時我已經27歲。 在北大, 我認識了俞敏洪和王強。

我當初有一個實實在在的從政夢, 但是去了北大以後, 我發現一個問題, 我不適合做這件事兒, 我根本沒這個能力。 這個發現對我來說是相當大的打擊。 因為我在音樂學院的時候, 還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自己並不喜歡音樂。

從政和音樂都不行,

那就考研究生吧。 我考過兩次研究生, 一次是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 失敗了, 一次是復旦大學新聞系的研究生, 也失敗了。 幾條路都封死了, 我就想出國。

那時候, 我愛人率先拿到了加拿大一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和獎學金。 而我暫時在華盛頓的一家餐館找到了一份刷盤子的工作……這家叫做“春捲先生”的中餐廳, 據說直到今天還生意興隆。

飛機在美國落地時, 兜裡揣著的 100 美元是我全部的家當。 幸運的是, 一年之後我獲得了加拿大同一所大學的錄取和獎學金。 但沒想到到了那, 我發現了一個事實, 那個大學雖然一般人不知道, 但是有500名中國學生, 全是碩士博士。

當我發現身邊所有人都跟我一樣, 都拿著獎學金,

都在苦苦奮鬥的時候, 我一點優勢都沒有了。 最嚴重的是, 等到我拿到碩士學位, 發現了一個更災難性的問題——找不到工作。

我在加拿大做過一份工作, 送披薩, 也就是外賣員。 現在我在北京, 無論誰送什麼東西來, 我一定要本能的給他一點錢, 我一定要親自為他打開一瓶可樂、一瓶水。 因為我在國外的時候, 無論是在餐館工作, 還是去送披薩, 心裡想的其實就是20塊錢的披薩餅, 那個人能不能給我兩塊錢小費。

就像《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在哈佛大學演講時所說的一樣, 失敗使你赤裸, 褪去不重要的東西並且卸下對自我的偽裝, 使你集中全部精力在唯一重要的工作上。 經歷了加拿大那幾年的迷茫求索, 40歲的我在俞敏洪的邀請之下,

義無反顧地回國加入了新東方。

2006年的時候, 新東方上市, 我去了納斯達克。 我是第一個到達華爾街的, 那時我心裡在祈禱, 本拉登如果要來攻擊美國的話, 最好今天不要來。 否則的話, 我們的上市就要推遲了。

上市對一個創業者來說, 是最最重要的時刻之一, 它既是你過去奮鬥的一個終點, 更是你未來夢想的一個起點, 所以在那一瞬間, 我覺得自己事業達到了頂峰。 但是接下來的事, 我完全沒想到, 我作為早期創始人, 因為種種原因必須下車, 讓新的更有專業力量的人來把這個火車開到下一個站口。

可能很多人認為, 你既有錢又有時間, 還有著豐富的人生經驗, 這個時候似乎做什麼都可以。 但是我陷入了一個低潮, 為什麼?因為我人生最寶貴的歲月,就是1996年到2006年在新東方的那十年,我把所有的時間、精力、激情和夢想,都傾注在這個事業裡邊,日日夜夜的和俞敏洪、王強,吵也好,鬧也好,笑也好,哭也好。但突然之間,失去了這一切。

就在這個時候,許多上過新東方的同學,很多都學成歸來,來找我說,徐老師,我上過新東方。我說,挺好。他說還不夠好,還需要你支援我。我說,我支持你,支持你幹嘛?他說,支持我創業。口頭支持還不夠,你要給我錢。我說我憑什麼給你錢?他說,因為我當年給過你們錢。(笑)

2006年,在鬱悶中開始的一個事兒,讓我走到了今天,成為一個專業的天使投資人。所以,當你自己覺得倒楣的時候,不要灰心,不要喪氣,因為更大的倒楣會接踵而至。(笑)但兩個倒楣加在一起,可能就是一個幸運。

2創業失敗=技術+認知問題

對於創業者來說,最倒楣的事情,莫過於創業失敗。中國人不說失敗,我們總是在研究別人怎麼成功。但事實上,如果你的事業大廈沒有經過破壞性實驗,你的人生不會太堅實。

每個人都有過失敗。王興經歷了那麼多、那麼大的失敗,依然取得了那麼巨大的成功。陳年創業兩次都失敗了,然後做凡客,做起來了,然後又失敗了,那時候陳年才40多歲,毫無疑問,他現在肯定依然在奮鬥,依然期待東山再起,我也相信他會再起東山。

我是40歲才創業,在新東方之前曾經創業過一次。別人問為什麼失敗?我就一句話,那時候不懂商業。我首次創業失敗付出的人生代價是巨大的,身邊的人對我都失去了信心。但我沒有對自己失去信心,終於在新東方的機會到來之時,完成了奮鬥和崛起。

如果研究創業失敗,我覺得要分兩種失敗:一種是技術上的失敗,舉個例子,兩個發小做一家公司,股份五五分成,但3個月以後就吵起來,打到我們這裡了。我們開會想辦法幫他們解決,讓一個創業者多拿20%,如果聯合創始人做得好,再把這20%還給他。這個失敗案例,就是對股權分配這個重大問題缺乏經驗、不懂方法而造成的。

創業學上有一個基本原則:一個創業公司絕對不能有兩個利益主體。我們有一個創業者在主營業務還不清晰的情況下,就興致勃勃地開設了一個分公司,結果主體公司和分公司之間因為利益衝突,讓一個手上還有幾千萬的公司轟然倒塌。

因為經驗、方法不足而失敗的創業容易總結和避免,最難避免或最容易陷入的失敗陷阱,是第二種失敗:認知的失敗。認知問題也就是觀念問題,價值觀問題……也就是你怎麼看問題。一個創業者如果認知有缺陷,遇到問題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就會構成導致公司失敗的最大殺手。

我正在寫的創業學的一門課,叫創業者的四重人格。作為創業者,你是創始人,你是股東,你是董事,你是高管。

其實高管這個身份和股東、董事的身份沒必要綁在一起。但是,創業公司是一定要在一起的。作為 CEO 的你萬一干得不好,你就得罪了作為股東的你。作為董事的你,假如對作為 CEO 的你有不滿意,你怎麼能夠自己處置自己?你這兩個身份是會打架的,會給你帶來困擾的。

1996年,俞敏洪請我去新東方,輔佐他創業,那時候我們一路高歌。後來俞敏洪請部分股東開會,要把我趕出新東方。我朝俞敏洪走了過去,其他人都以為我會跟老俞打起來,但我只是輕輕擁抱了俞敏洪一下就走了。

其他股東覺得把我趕走對他們有好處,保護了他們作為股東的權益,那也就保護了作為股東的徐小平的利益。我的這種認知來源於自身痛苦的經歷和思考,但卻是創業領域最寶貴的價值之一。

3創業失敗=精英崛起

研究完導致失敗的原因,我們再來看看失敗會帶來的結果。

我先來講一個故事:在直播崛起的時候,真格也投資了一家 20 多人的直播公司。有個朋友是一個傳媒界大公司的高管,我鼓勵他加入這家創業公司。

朋友聽了我的提議,臉上顯示出不可思議的表情,他說小平,有沒有搞錯!我現在工作豪華穩定,家庭幸福安逸,你讓我放下“金飯碗”去這麼小的一家創業公司,萬一倒閉了怎麼辦?這不是存心坑我嗎?

我對他說:這家公司可能會成為下一個花椒、映客,成為 10 億美元的獨角獸。但它確實也有可能會垮掉,讓你流離失所。但記住:從根本意義上,我讓你去的不是這家公司,而是一個新興的行業。

直播行業、流媒體、新媒體、自媒體……新技術革命帶來的媒體的變革,將產生遠遠超過傳統媒體的就業機會和財富機會。把我推薦的這家公司,當作進入一個新時代的山門,你會為你的選擇慶倖而驕傲。

後來,這個朋友還真的加入了這家創業公司。不久之後,這家公司果真沒有如願做成。但這位朋友告訴我,在他有意離開這家公司之時,直播行業的頭部公司紛紛向他發出邀約,請他去做高管。

這個朋友在一家“失敗”的創業公司,實現了人生的飛躍。他不是去企業撈金,而是把自己變成了純金。他不是放棄了傳統媒體的過去,而是擁有了新媒體的未來。

一家創業公司倒下,無數行業精英崛起。這樣的故事,在電商、團購、共用出行、共用單車、直播等等新興行業都在上演。

我過去曾經說過,“創業者是不會失敗的,只要他不放棄”。這不完全準確。更為準確的是,公司可能會倒閉,但行業卻基業長青。之所以說創業者是不會失敗的,是因為你創業,創的不止是自己的事業,而是一個行業,你自己的事業可能會失敗,但你卻獲得了在全行業獲得成功的優秀競爭力。

只要你做人不失敗,即使你的公司倒閉了,同行也必定會來邀請你加入。對於創業者和創業公司的員工來說,階段性的風險換來的是終身武藝,在創業公司之間的流動和“移民”之中,在行業的水漲船高之中,人的價值也在成倍成倍地增長。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既然你選擇了創業,就必須要學會承受失敗、坎坷……。希望你能夠擁有樂觀主義精神。什麼是樂觀主義?Wikipedia 上有一個經典的定義,就是:“悲觀主義者看到的杯子是半空的,而樂觀主義者看到的杯子是半滿的。”

1990年初(34歲),我在國內創業失敗,回到了加拿大溫哥華。在去打零工的路上,我會從溫哥華富人區一棟棟豪宅之間穿梭而過,許多豪宅的門口都有顯示家族姓名的牌子。那時是我人生的最低谷,但每每從這些豪宅經過的時候,我內心都湧動起一股喜悅的情緒。

因為我覺得這些房子都是我的。我會覺得那些房子的門牌上掛著“Xu”兩個字母。看到別人的成功與財富我從不沮喪,我總覺得是我的。

這種感覺,讓我在最失敗的歲月都能為那種“可能性”感到由衷的幸福!

如需轉載請留言後臺,違者必究!

為什麼?因為我人生最寶貴的歲月,就是1996年到2006年在新東方的那十年,我把所有的時間、精力、激情和夢想,都傾注在這個事業裡邊,日日夜夜的和俞敏洪、王強,吵也好,鬧也好,笑也好,哭也好。但突然之間,失去了這一切。

就在這個時候,許多上過新東方的同學,很多都學成歸來,來找我說,徐老師,我上過新東方。我說,挺好。他說還不夠好,還需要你支援我。我說,我支持你,支持你幹嘛?他說,支持我創業。口頭支持還不夠,你要給我錢。我說我憑什麼給你錢?他說,因為我當年給過你們錢。(笑)

2006年,在鬱悶中開始的一個事兒,讓我走到了今天,成為一個專業的天使投資人。所以,當你自己覺得倒楣的時候,不要灰心,不要喪氣,因為更大的倒楣會接踵而至。(笑)但兩個倒楣加在一起,可能就是一個幸運。

2創業失敗=技術+認知問題

對於創業者來說,最倒楣的事情,莫過於創業失敗。中國人不說失敗,我們總是在研究別人怎麼成功。但事實上,如果你的事業大廈沒有經過破壞性實驗,你的人生不會太堅實。

每個人都有過失敗。王興經歷了那麼多、那麼大的失敗,依然取得了那麼巨大的成功。陳年創業兩次都失敗了,然後做凡客,做起來了,然後又失敗了,那時候陳年才40多歲,毫無疑問,他現在肯定依然在奮鬥,依然期待東山再起,我也相信他會再起東山。

我是40歲才創業,在新東方之前曾經創業過一次。別人問為什麼失敗?我就一句話,那時候不懂商業。我首次創業失敗付出的人生代價是巨大的,身邊的人對我都失去了信心。但我沒有對自己失去信心,終於在新東方的機會到來之時,完成了奮鬥和崛起。

如果研究創業失敗,我覺得要分兩種失敗:一種是技術上的失敗,舉個例子,兩個發小做一家公司,股份五五分成,但3個月以後就吵起來,打到我們這裡了。我們開會想辦法幫他們解決,讓一個創業者多拿20%,如果聯合創始人做得好,再把這20%還給他。這個失敗案例,就是對股權分配這個重大問題缺乏經驗、不懂方法而造成的。

創業學上有一個基本原則:一個創業公司絕對不能有兩個利益主體。我們有一個創業者在主營業務還不清晰的情況下,就興致勃勃地開設了一個分公司,結果主體公司和分公司之間因為利益衝突,讓一個手上還有幾千萬的公司轟然倒塌。

因為經驗、方法不足而失敗的創業容易總結和避免,最難避免或最容易陷入的失敗陷阱,是第二種失敗:認知的失敗。認知問題也就是觀念問題,價值觀問題……也就是你怎麼看問題。一個創業者如果認知有缺陷,遇到問題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就會構成導致公司失敗的最大殺手。

我正在寫的創業學的一門課,叫創業者的四重人格。作為創業者,你是創始人,你是股東,你是董事,你是高管。

其實高管這個身份和股東、董事的身份沒必要綁在一起。但是,創業公司是一定要在一起的。作為 CEO 的你萬一干得不好,你就得罪了作為股東的你。作為董事的你,假如對作為 CEO 的你有不滿意,你怎麼能夠自己處置自己?你這兩個身份是會打架的,會給你帶來困擾的。

1996年,俞敏洪請我去新東方,輔佐他創業,那時候我們一路高歌。後來俞敏洪請部分股東開會,要把我趕出新東方。我朝俞敏洪走了過去,其他人都以為我會跟老俞打起來,但我只是輕輕擁抱了俞敏洪一下就走了。

其他股東覺得把我趕走對他們有好處,保護了他們作為股東的權益,那也就保護了作為股東的徐小平的利益。我的這種認知來源於自身痛苦的經歷和思考,但卻是創業領域最寶貴的價值之一。

3創業失敗=精英崛起

研究完導致失敗的原因,我們再來看看失敗會帶來的結果。

我先來講一個故事:在直播崛起的時候,真格也投資了一家 20 多人的直播公司。有個朋友是一個傳媒界大公司的高管,我鼓勵他加入這家創業公司。

朋友聽了我的提議,臉上顯示出不可思議的表情,他說小平,有沒有搞錯!我現在工作豪華穩定,家庭幸福安逸,你讓我放下“金飯碗”去這麼小的一家創業公司,萬一倒閉了怎麼辦?這不是存心坑我嗎?

我對他說:這家公司可能會成為下一個花椒、映客,成為 10 億美元的獨角獸。但它確實也有可能會垮掉,讓你流離失所。但記住:從根本意義上,我讓你去的不是這家公司,而是一個新興的行業。

直播行業、流媒體、新媒體、自媒體……新技術革命帶來的媒體的變革,將產生遠遠超過傳統媒體的就業機會和財富機會。把我推薦的這家公司,當作進入一個新時代的山門,你會為你的選擇慶倖而驕傲。

後來,這個朋友還真的加入了這家創業公司。不久之後,這家公司果真沒有如願做成。但這位朋友告訴我,在他有意離開這家公司之時,直播行業的頭部公司紛紛向他發出邀約,請他去做高管。

這個朋友在一家“失敗”的創業公司,實現了人生的飛躍。他不是去企業撈金,而是把自己變成了純金。他不是放棄了傳統媒體的過去,而是擁有了新媒體的未來。

一家創業公司倒下,無數行業精英崛起。這樣的故事,在電商、團購、共用出行、共用單車、直播等等新興行業都在上演。

我過去曾經說過,“創業者是不會失敗的,只要他不放棄”。這不完全準確。更為準確的是,公司可能會倒閉,但行業卻基業長青。之所以說創業者是不會失敗的,是因為你創業,創的不止是自己的事業,而是一個行業,你自己的事業可能會失敗,但你卻獲得了在全行業獲得成功的優秀競爭力。

只要你做人不失敗,即使你的公司倒閉了,同行也必定會來邀請你加入。對於創業者和創業公司的員工來說,階段性的風險換來的是終身武藝,在創業公司之間的流動和“移民”之中,在行業的水漲船高之中,人的價值也在成倍成倍地增長。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既然你選擇了創業,就必須要學會承受失敗、坎坷……。希望你能夠擁有樂觀主義精神。什麼是樂觀主義?Wikipedia 上有一個經典的定義,就是:“悲觀主義者看到的杯子是半空的,而樂觀主義者看到的杯子是半滿的。”

1990年初(34歲),我在國內創業失敗,回到了加拿大溫哥華。在去打零工的路上,我會從溫哥華富人區一棟棟豪宅之間穿梭而過,許多豪宅的門口都有顯示家族姓名的牌子。那時是我人生的最低谷,但每每從這些豪宅經過的時候,我內心都湧動起一股喜悅的情緒。

因為我覺得這些房子都是我的。我會覺得那些房子的門牌上掛著“Xu”兩個字母。看到別人的成功與財富我從不沮喪,我總覺得是我的。

這種感覺,讓我在最失敗的歲月都能為那種“可能性”感到由衷的幸福!

如需轉載請留言後臺,違者必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