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我們誕生在中國》美國首映 熊貓和九寨溝成為全場焦點

美國當地時間4月3日晚, 由中國導演陸川執導, 迪士尼自然跨國團隊歷時3年打造的自然題材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在美國洛杉磯比利·懷爾德劇院首映。

活動現場, 導演陸川與奧斯卡金像獎獲得者、製片人羅伊·康利等主創悉數亮相。 劇院營造的觀影氣氛, 影片所帶來的震撼, 大熊貓丫丫、美美, 四川臥龍和九寨溝等四川元素成為全場關注的焦點。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也獨家專訪了《我們誕生在中國》的場地經理王其寒, 她向我們講述了不少電影的幕後故事, 王其寒表示, 《我們誕生在中國》的意義不僅會讓更多人支持自然電影的拍攝, 同時也會推動中國的野生動物保護事業。

美國首映陣仗大 好萊塢關注中國文化

《我們誕生在中國》去年8月12日已率先在中國大陸上映, 作為中國首部自然電影, 斬獲超過6500萬人民幣的票房成績, 刷新同類型票房紀錄獲得巨大成功。 而在北美地區影片由迪士尼出品發行, 這不僅是迪士尼成立以來首部將國家地域放入片名的電影作品, 也是迪士尼全球範圍內首部早於美國上映的影片。 這體現了迪士尼對影片在中國市場的重視, 也體現了美國片方對中國文化在北美的吸引力十分有信心。

4月3日的洛杉磯首映禮作為 《我們誕生在中國》在北美的第一場盛大活動, 在當下的中美兩國文化交流上承載著重大意義。 導演陸川攜夫人蝴蝶亮相, 並在首映禮上受邀講話, 陸川表示影片在中美交流中不僅讓人們喜愛並保護野生動物, 還讓世界瞭解中國。 《我們誕生在中國》是繼2月《長城》之後又一部在北美大規模上映的中美合拍電影, 作為一部非商業大片, 影片以小博大獲得超1500塊螢幕的開畫體量頗受業內關注。

早在《可哥西裡》陸川就深刻探討過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 此次《我們誕生在中國》是陸川在多部商業電影后重回人文課題, 在中美文化交流的更大層面上, 表達自然信仰。

首映禮上陸川發言表示, 動物和人是一樣的不管是在家庭觀念上還是行為上, 他們應該被平等對待。 據悉, 《我們誕生在中國》還將在接下來的當地時間4月8日在紐約舉行更為盛大的一場首映禮, 並邀請到好萊塢眾多明星加盟捧場, 為影片4月21日美國正式上映造勢。

四川元素成主打 大熊貓萌翻國外影迷

4月3日晚, 舉辦《我們誕生在中國》首映禮的洛杉磯比利·懷爾德劇院妝點著不少四川元素, 因為電影裡那對來自四川臥龍的大熊貓母女——“丫丫和美美”是全片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當晚劇院的玻璃, 有無數用竹節裝飾的海報畫框, 那上面, 是兩隻可愛的大熊貓。 “丫丫和美美”的電影海報遍佈整個劇院, 不僅觀影票上是它們的照片, 而全場最小的一位觀眾, 本片作曲者Barnaby Taylor才剛剛誕生六個星期的寶寶, 更是以一身大熊貓裝萌翻影迷。

《我們誕生在中國》的場地經理王其寒在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說:“這部電影在中國很多地方取景拍攝, 其中在四川就主要拍攝丫丫和美美的故事。 不過影片裡有很多景色是在九寨溝拍的,九寨溝是典型的中國風景,它在電影裡起著重要的串場作用。”王其寒是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的,曾在北京大學歷史系任教三年。後來在新華社音像編輯部工作過8年。辭職後開始從事合拍紀錄片的中方製片人工作。2013年《我們誕生在中國》專案剛剛起步時,就有朋友找到她。因為一開始劇組有計劃要拍亞洲象,而其寒對大象是情有獨鍾,所以就參與進來了。

選動物三大原則 忍痛放棄亞洲象、東北虎

四川竹林的中國國寶大熊貓丫丫、美美母女情深,雪域高原的神秘生靈雪豹達娃一家逆境求生,神農架密林的頑童金絲猴淘淘的浪子回頭……《我們誕生在中國》讓美國觀眾看到了中國野生動物充滿靈性的一面。在談到為何選擇這三個物種作為電影主角時,王其寒揭秘道:“我們當時選擇這些動物的時候有幾個原則,第一就是典型性,第二是稀缺性,第三則是趣味性,大熊貓是典型性,雪豹是稀缺性,而金絲猴則是趣味性。”

她還表示,片中串場的丹頂鶴和藏羚羊也具有典型性,“丹頂鶴是仙鶴,也是中國文化的一個代表,所以我們讓它呈上啟下,同時講述輪回和生命的意義。藏羚羊是珍惜保護動物,當初陸川導演拍《可哥西裡》也是關於藏羚羊保護的。”據瞭解,最開始片方不僅考慮過亞洲象,同時也有東北虎和白鰭豚,但它們都沒有符合那三個原則,所以不得不忍痛放棄,最終選擇了最能滿足電影需要的這五個物種。

野外拍攝很危險 但最難過的是“遇見率低”

2014年,王其寒隨攝製組在野外呆了整整九個月,“一年當中只有三個月在北京,其中五六七三個月,每個月都要去雪豹的拍攝地青海省玉樹州索加鄉,那裡的平均海拔都是4600米,全片就是在那裡拍攝條件最艱苦,難度也最大。”她坦言,拍攝野生動物還是比較危險,但對於整個攝製組最大的難題是遇見率,“你在那裡蹲點守候了很長時間可能都遇不到它們,相比危險性,這對拍攝者來說更令他們難過。”

《我們誕生在中國》通常被認為中國自然電影的開山之作,陸川和他的團隊付出了很多。在王其寒看來,其中最大的困難就是確定選題之後,如何能夠拍到你想拍的物件,以及如何把動物們的故事組織起來。“野外工作的條件當然很艱苦,但是我覺得首先是你熱不熱愛這份工作?攝製組裡的很多國外攝影師都癡迷于動物拍攝,所以他們會花很多的時間去做調研,而且每個人都擅長自己的那一塊領域。比如拍猴子的可能二三十年都在一直拍猴子,拍雪豹的也是花了這麼長的時間拍雪豹。”

電影對孩子影響大 讓自然保護深入人心

陸川在拍攝完商業片《九層妖塔》之後回歸自己的初心,給世人交出了一部誠意十足的自然電影。王其寒眼中,陸川是一個會講非常會講故事,而且能夠把浩大的素材集合在一起,從中找出故事線並完美的講述出來。而《我們誕生在中國》的成功還在於迪士尼的掌控性非常的強。“這使得團隊裡的每個崗位都有能人去做,此外整合所有的資源,並且能夠把最合適的人放到最合適的位置上。”

《我們誕生在中國》之後,不少影迷都在期待它的續集,對於這個話題,王其寒稱,續集的問題比較複雜,因為這是迪士尼整體的個戰略。“但是如果要拍續集,大家也是願意重新聚在一起去做些事情。不過這個片子無論有沒有續集,其實它的影響力已經在了。”她所說的影響力其中之一就是《我們誕生在中國》對野生動物保護的促進作用。“電影的上映對中國各個野生動物保護區的影響都很大,大家認識到了自然電影的傳播效應,以後也會支持這種電影的拍攝,這就讓更多人瞭解自然保護的意義。”

此外,王其寒還認為,近年來中國相關部門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做了非常多的努力,比如對象牙非法貿易的打擊力度很大,包括大家也能看到“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樣的公益廣告,“這樣深入人心的口號對孩子影響也很大。”而迪士尼拍攝《我們誕生在中國》也的確帶來了正能量:不僅讓全世界更多孩子能看到中國的獨特物種,同時也呈現了中國很多地區良好的自然生態,因此我們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美國民眾能走進影院欣賞這部充滿愛心與誠意的佳作。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不過影片裡有很多景色是在九寨溝拍的,九寨溝是典型的中國風景,它在電影裡起著重要的串場作用。”王其寒是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的,曾在北京大學歷史系任教三年。後來在新華社音像編輯部工作過8年。辭職後開始從事合拍紀錄片的中方製片人工作。2013年《我們誕生在中國》專案剛剛起步時,就有朋友找到她。因為一開始劇組有計劃要拍亞洲象,而其寒對大象是情有獨鍾,所以就參與進來了。

選動物三大原則 忍痛放棄亞洲象、東北虎

四川竹林的中國國寶大熊貓丫丫、美美母女情深,雪域高原的神秘生靈雪豹達娃一家逆境求生,神農架密林的頑童金絲猴淘淘的浪子回頭……《我們誕生在中國》讓美國觀眾看到了中國野生動物充滿靈性的一面。在談到為何選擇這三個物種作為電影主角時,王其寒揭秘道:“我們當時選擇這些動物的時候有幾個原則,第一就是典型性,第二是稀缺性,第三則是趣味性,大熊貓是典型性,雪豹是稀缺性,而金絲猴則是趣味性。”

她還表示,片中串場的丹頂鶴和藏羚羊也具有典型性,“丹頂鶴是仙鶴,也是中國文化的一個代表,所以我們讓它呈上啟下,同時講述輪回和生命的意義。藏羚羊是珍惜保護動物,當初陸川導演拍《可哥西裡》也是關於藏羚羊保護的。”據瞭解,最開始片方不僅考慮過亞洲象,同時也有東北虎和白鰭豚,但它們都沒有符合那三個原則,所以不得不忍痛放棄,最終選擇了最能滿足電影需要的這五個物種。

野外拍攝很危險 但最難過的是“遇見率低”

2014年,王其寒隨攝製組在野外呆了整整九個月,“一年當中只有三個月在北京,其中五六七三個月,每個月都要去雪豹的拍攝地青海省玉樹州索加鄉,那裡的平均海拔都是4600米,全片就是在那裡拍攝條件最艱苦,難度也最大。”她坦言,拍攝野生動物還是比較危險,但對於整個攝製組最大的難題是遇見率,“你在那裡蹲點守候了很長時間可能都遇不到它們,相比危險性,這對拍攝者來說更令他們難過。”

《我們誕生在中國》通常被認為中國自然電影的開山之作,陸川和他的團隊付出了很多。在王其寒看來,其中最大的困難就是確定選題之後,如何能夠拍到你想拍的物件,以及如何把動物們的故事組織起來。“野外工作的條件當然很艱苦,但是我覺得首先是你熱不熱愛這份工作?攝製組裡的很多國外攝影師都癡迷于動物拍攝,所以他們會花很多的時間去做調研,而且每個人都擅長自己的那一塊領域。比如拍猴子的可能二三十年都在一直拍猴子,拍雪豹的也是花了這麼長的時間拍雪豹。”

電影對孩子影響大 讓自然保護深入人心

陸川在拍攝完商業片《九層妖塔》之後回歸自己的初心,給世人交出了一部誠意十足的自然電影。王其寒眼中,陸川是一個會講非常會講故事,而且能夠把浩大的素材集合在一起,從中找出故事線並完美的講述出來。而《我們誕生在中國》的成功還在於迪士尼的掌控性非常的強。“這使得團隊裡的每個崗位都有能人去做,此外整合所有的資源,並且能夠把最合適的人放到最合適的位置上。”

《我們誕生在中國》之後,不少影迷都在期待它的續集,對於這個話題,王其寒稱,續集的問題比較複雜,因為這是迪士尼整體的個戰略。“但是如果要拍續集,大家也是願意重新聚在一起去做些事情。不過這個片子無論有沒有續集,其實它的影響力已經在了。”她所說的影響力其中之一就是《我們誕生在中國》對野生動物保護的促進作用。“電影的上映對中國各個野生動物保護區的影響都很大,大家認識到了自然電影的傳播效應,以後也會支持這種電影的拍攝,這就讓更多人瞭解自然保護的意義。”

此外,王其寒還認為,近年來中國相關部門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做了非常多的努力,比如對象牙非法貿易的打擊力度很大,包括大家也能看到“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樣的公益廣告,“這樣深入人心的口號對孩子影響也很大。”而迪士尼拍攝《我們誕生在中國》也的確帶來了正能量:不僅讓全世界更多孩子能看到中國的獨特物種,同時也呈現了中國很多地區良好的自然生態,因此我們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美國民眾能走進影院欣賞這部充滿愛心與誠意的佳作。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