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比姆貝特卡史前岩畫群之謎

比姆貝特卡史前岩畫群之謎

比姆貝特卡史前岩畫群是在1973年由德幹學院和烏賈因大學的考古調查團在印度中央邦的比姆貝特卡山區一帶進行考古考察時發現的。 經過詳細的考證, 考古學家們認為印度岩畫的創作從西元前5500年或更早的時候開始, 一直延續到西元後數世紀。

比姆貝特卡史前岩畫群的發現在全世界引起了轟動。 它在考古史上最重要的意義便是填補了吠陀時代(指印度約西元前1500年~西元前600年的這一歷史時期)印度考古的空白。

在這一歷史時期, 北印度土著居民被雅利安人所征服, 雅利安文化與印度土著文化逐漸融合。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 吠陀時代的印度考古, 至今仍是一片空白。

雖然迄今為止尚未發現吠陀時代的任何造型藝術遺存實物, 但考古學家們根據《梨俱吠陀》的記載, 估計這段空白時期可能曾有過不少建築、牙雕、畫、木雕、壁畫等, 之所以沒有保存下來, 是因為象牙、木料、棉布等材料在印度潮濕炎熱的氣候下很容易腐爛。 這些岩畫的發現或多或少填補了這段歷史空白。

岩畫中人物的造型是風格化的:軀幹呈三角形, 大多人物像剪影不勾輪廓, 少數人物、大象和馬匹則以裝飾性線條粗勾輪廓。

根據那幅《騎馬的人的行列與騎象的人》描寫戰爭場面的岩畫, 考古學家們推測, 它也許是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土著居民的真實記載。

因為根據史書描述, 馬是雅利安人從中亞帶到印度的, 當時生活在北印度比姆貝特卡一帶的原始森林部落的人們還不懂養馬,

他們只能騎在戰象上與騎馬入侵者(即雅利安人)進行拼殺。

今天的人們應該感激古人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創作了這些寶貴的歷史遺跡, 它們是現代人類的精神財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