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杜甫:我的詩中有最長的戰亂,有最貴的信箋 卻惟獨沒有我

杜甫字子美, 自稱少陵野老。 因為其詩歌多反映了社會現況, 詩歌又有詩史美譽。 因為他詩歌中廣闊的境界, 被後世尊為“詩聖”。 杜甫的詩, 從來都有一種憂國憂民般的情結, 加上他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 其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 千百年來引發人們內心的共鳴, 廣為後世稱頌, 這首《春望》便是其一。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詩文翻譯:

國家淪陷了, 山河依舊是老樣子;春天來臨了, 長安城裡草木又茂密起來。

悲傷國事時, 眼淚濺落到了花瓣上;怨恨離別時, 飛鳥鳴啼驚擾了我內心。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三個多月, 這年頭萬兩黃金都抵不上一封家書珍貴。

愁緒滿懷, 搔發更覺短,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 頭髮簡直連簪了都插不上了。

詩文鑒賞:

《春望》這首詩作於安史之亂時期, 當時的國都長安城破淪陷, 百姓顛沛流離, 所以杜甫在開頭寫道“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這萬物蕭瑟, 生靈塗炭的動盪局面, 是一幅多麼悲慘的人間場景!杜甫在此詩中寄寓了自己深深的憂國憂民情懷, 他把昔日的繁華似玉與如今的蕭條冷落放在一起, 更令人傷心落淚。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時光飛逝, 萬物依舊。 但是詩人的這種悲傷卻沒有絲毫的改觀。 悲傷國事時把眼淚濺落到了花瓣上, 怨恨離別時被飛鳥鳴啼驚擾了內心。 這自然的美景雖好卻無心欣賞, 心中滿載著國事憂傷, 表達了一種強烈的黍離之悲。

杜甫在這種壓抑沉悶的環境下, 在憂心國事思念家人的感情下, 不禁感慨“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政局動盪未定, 家人思而難遇, 每一種憂, 每一種愁, 都更增添一分淒涼之感。 這種苦悶憂愁, 怕是尋常人所不能體會到得, 其中多少辛酸, 其中多少感傷, 這該是一種多麼痛的領悟!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詩人愁緒滿懷,搔發更覺短,如果繼續這樣下去,頭髮簡直連簪了都插不上了。此句以詩人自身的切身感受,表達了一種無能為力的悲傷。這天意已定,雖人力可為。詩人在這種漫長的煎熬、徘徊中,一方面是歲月不饒人的感慨,另一方面則飽含了對國家安寧民眾興和的美好願景,其完整豐滿的光輝愛國形象躍然紙上!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詩人愁緒滿懷,搔發更覺短,如果繼續這樣下去,頭髮簡直連簪了都插不上了。此句以詩人自身的切身感受,表達了一種無能為力的悲傷。這天意已定,雖人力可為。詩人在這種漫長的煎熬、徘徊中,一方面是歲月不饒人的感慨,另一方面則飽含了對國家安寧民眾興和的美好願景,其完整豐滿的光輝愛國形象躍然紙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