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假如你的一生只有20次投資機會

巴菲特曾經在一次商學院的演講中提到過一個比喻:

“給你一張只有20個打孔位元的卡片, 你可以打20個孔, 代表著你在這一生中所有可以做的投資。 但是一旦打完了卡上所有的孔, 你就不能再做任何投資了, 你將會真正認真地考慮你的每一次投資, 你會被迫三思而後行, 這樣一來你自然會做得好得多”

當然, 現實很可能是:

如果你一生只有20次投資機會, 一開始你覺得挺多啊, 可以先拿兩三次來試試手碰碰運氣;

發現沒有達到滿意的效果後, 接下來的幾次, 你會認真地做些思考, 再拿幾次機會出來嘗試;

慢慢地感覺還是不盡如意, 然後發現只剩下10次機會了, 突然有些緊張, 開始認真學習和分析, 希望能把握住剩下的每一次機會, 於是謹慎地對待每一次出手。

可是又遇上不如意的市場行情, 不是你不認真對待, 而是客觀條件使得你即使謹慎, 還是達不到好的效果。

直到你只剩下最後一次機會!

你下定決心, 這次一定要等到一個合適的機會, 再全力出手……

真正影響你財富的投資機會只有有限的幾次

經歷過長時間週期的投資者, 應該都會有這樣一種感受, 不管是哪種投資工具, 大部分時候賺錢的效應都不是那麼明顯, 我們賺到的錢可能跑贏通脹, 頂多翻個倍。

但是真正影響到財富數量級變化的投資機會, 可能就是遇到一次大牛市, 或者撿到好公司遇難的機會。

巴菲特在1999年到2008年的10年時間裡, 投資的年化收益率一直都不高, 平均只有6%的年化收益, 其中2001年和2008年的年化收益更是達到了負數。

但是2011年開始, 巴菲特的投資回報率有了一個較大的提升。

原因是, 2008年底,

巴菲特有一次比較大的買入行動, 而這次買入行動隨著美國經濟的復蘇而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也就是說, 巴菲特10年才碰到了一次2008年金融海嘯的投資機會。

對巴菲特來說, 投資機會都這麼稀少, 更何況我們普通人呢!

再講個自己的例子:

2010年的時候,

深圳大部分地區的房價還在1萬左右, 但是對於當時不到10萬積蓄, 月薪到手7K的我來說, 要貸款買一套房, 難度係數不下三顆星。

後來在親友的支持下, 湊齊首付, 咬咬牙, 用降低生活品質來還房貸, 買下了一套80平米的房。

之後, 深圳的房價7年漲了8倍, 遠遠甩開了工資的漲幅, 現在再回過頭去看當時的房價, 簡直太小兒科了。

但如果現在要買下同樣的一套房子, 難度係數可能已經提升到七顆星。 如果當年錯過了那次機會, 我可能再也不會在深圳買房了。

所以這次買房, 是影響到我人生的, 做得最成功的一次投資!

機會來臨時要怎麼抓住?

每個人, 都像在走一條人生的道路, 而改變命運的投資機會就像劃過固定軌道的流星, 會與我們的道路相交在未來的某個點。

只有先走到地方, 擺好望遠鏡, 才能捕捉到流星劃過的瞬間, 否則, 就只能錯過。

走到地方, 擺好望遠鏡這件事, 就是在機會來臨之前, 做好充分的準備, 這些準備包括了心理、認知和財富等多個方面。

當你的見識和財富都增長到一定的程度, 機會來臨時, 牢牢地抓住它!

如果錯過了, 只能繼續往前趕, 並且在這個過程中讓自己更加強大, 準備得更充分, 靜靜等待下一次機會的到來。

我們的話題再回到開頭,

你的20次投資機會只剩下最後一次的時候。

也許有人會說,之前的19次不會那麼背吧!一次都沒賺到錢?

事實上,那19次你都可能賺到錢,但並不足以對你的人生和財富產生多大的影響,真正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可能是最後的那一次,而如果你準備不充分,很可能最後的這一次也抓不住!

所以,我們應該把每一次都當做最後一次機會來對待!

我突然想到前不久有個大V發起過一次有趣的話題討論:

假如你要被關進牢房十年,十年間不能交易,你的帳戶裡有500萬,進去之前你會買哪檔股票呢?

如果是你,你會買哪檔基金?或者股票呢?

留言告訴我們好嗎……

我們的話題再回到開頭,

你的20次投資機會只剩下最後一次的時候。

也許有人會說,之前的19次不會那麼背吧!一次都沒賺到錢?

事實上,那19次你都可能賺到錢,但並不足以對你的人生和財富產生多大的影響,真正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可能是最後的那一次,而如果你準備不充分,很可能最後的這一次也抓不住!

所以,我們應該把每一次都當做最後一次機會來對待!

我突然想到前不久有個大V發起過一次有趣的話題討論:

假如你要被關進牢房十年,十年間不能交易,你的帳戶裡有500萬,進去之前你會買哪檔股票呢?

如果是你,你會買哪檔基金?或者股票呢?

留言告訴我們好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