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拉斐爾筆下倒楣的女知識份子,有雅典娜的美貌卻受暴力攻擊而死

畫面前方的白衣女子格外引人注目, 她是著名的希臘化古埃及新柏拉圖主義學者, 是當時名重一時、廣受歡迎的女性哲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占星學家以及教師, 希帕提婭。

拉斐爾的經典作品《雅典學院》(1510~1511年作), 是以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建的雅典學院為題, 以古代七種自由藝術——即語法、修辭、邏輯、數學、幾何、音樂、天文為基礎, 以表彰人類對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藝術家企圖以回憶歷史上“黃金時代”的形式, 寄託他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全畫以縱深展開的高大建築拱門為背景, 以布拉曼特設計的聖彼得大教堂為範本, 中心透視點的層層拱門, 直通遙遠的天際。 大廳上彙集著不同時代, 不同地域和不同學派的著名學者, 有以往的思想家, 也有當世的名人。 他們被對稱地、自然而富有節奏地配置臺階兩側, 上層臺階的人物排成一列, 中心是兩位偉大的學者——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

他們似乎邊進行著激烈的爭論, 邊向觀眾方向走來。

拉斐爾·聖齊奧 Raffaello Sanzio - The School of Athens 雅典學院

畫面前方的白衣女子格外引人注目, 她是著名的希臘化古埃及新柏拉圖主義學者, 是當時名重一時、廣受歡迎的女性哲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占星學家以及教師,

希帕提婭。

希帕提婭是席昂(Theon)的女兒, 席昂身為亞歷山大博物館(Museum of Alexandria)的最後一位研究員, 既是希帕提婭的父親, 也是她的導師。 希帕提婭並未在亞歷山大博物館中執教, 而是在自己的家中講學。 約在西元400年時, 希帕提婭成為亞歷山大城中柏拉圖學派的領導者,

講授數學與哲學, 學生中亦有許多知名的基督徒。 希帕提婭沒有肖像傳世, 但在十九世紀作家與藝術家的想像中, 她具有女神雅典娜般的美貌。

Museum of Alexandria

391年,亞歷山大城的主教提阿非羅(Theophilus)摧毀了城內的一些異教信仰中心,其中可能包括亞歷山大博物館、塞拉皮雍(Serapeum)神廟。同年,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osius I)頒佈禁令,禁止各種類型的異教崇拜,此後,整個羅馬帝國的基督徒都投入了打擊異教的行列,開始摧毀各種已基督教化的異教會所──儘管在禁令頒佈之前,這種現象就已經蔚為風潮。

The Burning of the Library at Alexandria in 391 AD

Library of Alexandria

Serapeum Library

安東尼·凡·代克Anthony Vans Dyck - Saint Ambrose and Emperor Theodosius

希帕提婭就身處於當時的“異教徒”與基督徒的衝突之間。當基督徒要求徹底夷平異教信仰,以鞏固基督教與羅馬皇帝的地位時,兩方可說已無達成共識的可能。雖身為異教徒,希帕提婭仍受到許多基督徒的崇敬,後世的一些基督教作者甚至將她的地位提升成為美德的象徵,常被描寫成至死仍保處女之身。但各種她身後出現的描述常互相矛盾,因此不完全可靠。

關於希帕提婭遭受暴民暴力攻擊而死的說法,各來源版本頗有不同。有的說,這是地方基督徒自發性激起的行為,亞歷山大城的總主教亞歷山大的區利羅因為跟總督歐瑞斯提斯(Orestes)間有矛盾,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的說,這是羅馬皇帝直接支持的陰謀;有的說,這是一群無法無天、“血統鄙俗”的暴民所為(從來沒有文獻提到過軍人參與此事),而其中不只有基督徒,一樣也有非基督徒。此外還有說法認為,希帕提婭參與叛亂活動,故而難逃一死。

孟憲暉

391年,亞歷山大城的主教提阿非羅(Theophilus)摧毀了城內的一些異教信仰中心,其中可能包括亞歷山大博物館、塞拉皮雍(Serapeum)神廟。同年,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osius I)頒佈禁令,禁止各種類型的異教崇拜,此後,整個羅馬帝國的基督徒都投入了打擊異教的行列,開始摧毀各種已基督教化的異教會所──儘管在禁令頒佈之前,這種現象就已經蔚為風潮。

The Burning of the Library at Alexandria in 391 AD

Library of Alexandria

Serapeum Library

安東尼·凡·代克Anthony Vans Dyck - Saint Ambrose and Emperor Theodosius

希帕提婭就身處於當時的“異教徒”與基督徒的衝突之間。當基督徒要求徹底夷平異教信仰,以鞏固基督教與羅馬皇帝的地位時,兩方可說已無達成共識的可能。雖身為異教徒,希帕提婭仍受到許多基督徒的崇敬,後世的一些基督教作者甚至將她的地位提升成為美德的象徵,常被描寫成至死仍保處女之身。但各種她身後出現的描述常互相矛盾,因此不完全可靠。

關於希帕提婭遭受暴民暴力攻擊而死的說法,各來源版本頗有不同。有的說,這是地方基督徒自發性激起的行為,亞歷山大城的總主教亞歷山大的區利羅因為跟總督歐瑞斯提斯(Orestes)間有矛盾,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的說,這是羅馬皇帝直接支持的陰謀;有的說,這是一群無法無天、“血統鄙俗”的暴民所為(從來沒有文獻提到過軍人參與此事),而其中不只有基督徒,一樣也有非基督徒。此外還有說法認為,希帕提婭參與叛亂活動,故而難逃一死。

孟憲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