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哪有那麼多宮鬥!來看看朱棣的皇后是怎樣的一個人

明成祖朱棣與仁孝文皇后徐氏

《甄嬛傳》、《羋月傳》、《美人心計》等宮鬥劇, 都是講要想在後宮立足, 爬上高位, 既要有美貌又要有心機、手段,

然而真實的歷史要真是這樣, 後宮之首如果真的妒忌心強盛而又狠毒, 恐怕皇家早就斷子絕孫, 社會道德早就淪喪了。

其實古代有很多偉大的賢後, 在她們的「相輔相成」(相輔助相成就)下, 身為帝王的夫君才能取得輝煌的成就。

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是開國大將、中山王徐達的長女。

圖為徐達。

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是開國大將、中山王徐達的長女。 《明史》載, 她天資聰穎, 幼年時便貞潔嫺靜, 喜歡讀書, 堪稱女中儒生。 明太祖朱元璋聽聞後, 便將徐達召來說道:「朕與你是布衣之交, 自古以來君臣相互投合的, 一般都成了姻親。 你有這麼好的女兒, 朕想將兒子朱棣與她相配。 」徐達馬上叩頭拜謝。 而朱元璋將開國大將之女許配給朱棣, 顯然讓朱棣得到了更多的助力, 這樣特殊的待遇在其他諸王(朱元璋的其他兒子)身上並沒有出現。

燕王妃協助艱難同勤開國

洪武九年, 徐氏被冊封為燕王妃, 其待人處事體貼謹慎, 深受明太祖和馬皇后的喜愛。 其後, 徐氏跟隨朱棣前往藩地,

為孝慈高皇后守喪三年, 她按照禮制素食淡飯。 高皇后遺言中可以誦讀的部份, 徐氏都能將其一一列舉不忘。

靖難起兵後, 朱棣率軍出征, 建文帝的大將李景隆乘機進圍北平。 當時朱高熾以世子的身份留守北平, 凡是部署防禦之事大多受命于徐氏。 李景隆猛烈攻城, 而城中兵力缺乏, 徐氏便激勵將校、士兵、百姓的妻子, 發給她們鎧甲, 讓她們都登城據守, 北平城這才得以保全。

《明太宗實錄》曾記載說:「徐氏, 中山武甯王徐達之女為朕正妃, 內助藩國二十餘年, 朕躬行天討無內顧之憂, 濟朕艱難同勤開國。 」大意說的就是徐皇后協助保衛北平之事, 使出征在外的朱棣沒有後顧之憂。

進諫施仁政拒封親弟

朱棣登基後, 燕王妃被冊封為徐皇后。

她向朱棣進言, 如「每年南北征戰不止, 兵民都已疲憊不堪, 現在應當讓他們休養生息」、「當今賢才都是高皇帝所留, 陛下不應當以新疏舊」、「堯帝施行仁治是從自己的親人開始的」等等, 朱棣對這些建議都予以接納。

徐皇后的弟弟徐增壽在靖難之役時, 常常將國家的情報送到燕地, 因此被建文帝朱允炆殺害, 朱棣想追贈爵位給他, 徐皇后極力表示反對。 朱棣不聽, 還是封徐增壽為定國公, 命其子徐景昌繼承爵位, 然後才告訴徐皇后。 徐皇后說:「這是皇上的大恩德, 但並非臣妾的意願啊。 」她終歸沒有表示感謝。 可見其高識如此。

徐皇后與朱棣生有三子, 分別為太子朱高熾(明仁宗)、漢王朱高煦及趙王朱高燧。

除長子朱高熾性情溫和好學之外, 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則都生性驕橫。 徐皇后主張立朱高熾為太子, 曾屢次向朱棣進言, 指出漢王、趙王兩人品性不良, 應當選擇敢於監督他們的廷臣兼任其官屬僚臣。

徐皇后的判斷果然不錯, 其後, 漢王、趙王果然圖謀不軌謀害太子。

告誡命婦們當好賢內助

有一天, 徐皇后問道:「陛下與什麼人一起治理國家?」朱棣回答說:「六卿管理政務, 翰林的職責是研究問題、草擬文告。 」徐皇后因此請求召見解縉、黃淮、胡廣、胡儼、楊榮、楊士奇等人的夫人, 賜給她們冠服及錢幣, 並對她們說:「妻子侍奉丈夫, 哪裡只是為他準備飯菜、衣服而已, 應該還有別的幫助。 朋友的話可以依從, 也可以違背;而夫婦之間的話則委婉順耳, 容易聽進去。我朝夕侍奉皇上,惟以百姓生計為念,你們也要鼓勵你們的丈夫。」

寫《內訓》與《勸善書》

永樂元年(1403年)正月,徐皇后根據夢中菩薩所說,寫了一部《夢感佛說第一稀有大功德經》頒行天下。

第二年,為了教育宮中女官,徐皇后還摘錄古人的《女憲》、《女誡》,寫成《內訓》二十篇。

徐皇后在序言中說,夫人之所以克聖者,莫嚴於養其德性,以修其身,故首先要重視「德性」,次之重視「修身」;而修身要謹言行……因此,《內訓》流傳至今的版本共有德行、修身、慎言、謹行、勤勵、節儉、警戒、積善、遷善、崇聖訓、景賢范、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儀、睦親、慈幼、逮下、待外戚等二十章。

在開篇第一章《德性》中,徐皇后明確提出「貞靜幽閒,端莊誠一」是女子的德性。「孝敬仁明,慈和柔順,德性備矣」,強調女子修身養德的重要性。而徐皇后正是身體力行的實踐者。

後來,徐皇后又類編儒、釋、道三教的嘉言善行,寫成二十卷《勸善書》,頒行天下。

朱棣再未立後

永樂五年七月,徐皇后病重,她仍不忘提醒朱棣愛惜百姓,廣求賢才,對宗室要以恩禮相待,不要驕養外戚。又告誡皇太子朱高熾說:「以往北平將校之妻為我負戈守城,我很遺憾沒有機會隨皇帝北巡,去對她們一一加以慰勞了。」

當月初四,徐皇后去世,年僅46歲。朱棣十分悲痛,為她舉行大齋,接受群臣的祭祀。其後,朱棣封其諡號為仁孝皇后。徐皇后去世後,朱棣沒有再立皇后。仁宗時,尊仁孝皇后諡號為「仁孝慈懿誠明莊獻配天齊聖文皇后」,附祭於太廟。

徐皇后是入葬明十三陵的第一人。 圖為明十三陵。

永樂十一年二月長陵地下玄宮落成,朱棣將仁孝皇后的梓宮從南京遷至北京葬於長陵。徐皇后是入葬明十三陵的第一人。十五年後,即永樂二十二年,壯志未酬的朱棣病逝於征討漠北的途中,享年65歲。朱棣與徐皇后合葬長陵。

容易聽進去。我朝夕侍奉皇上,惟以百姓生計為念,你們也要鼓勵你們的丈夫。」

寫《內訓》與《勸善書》

永樂元年(1403年)正月,徐皇后根據夢中菩薩所說,寫了一部《夢感佛說第一稀有大功德經》頒行天下。

第二年,為了教育宮中女官,徐皇后還摘錄古人的《女憲》、《女誡》,寫成《內訓》二十篇。

徐皇后在序言中說,夫人之所以克聖者,莫嚴於養其德性,以修其身,故首先要重視「德性」,次之重視「修身」;而修身要謹言行……因此,《內訓》流傳至今的版本共有德行、修身、慎言、謹行、勤勵、節儉、警戒、積善、遷善、崇聖訓、景賢范、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儀、睦親、慈幼、逮下、待外戚等二十章。

在開篇第一章《德性》中,徐皇后明確提出「貞靜幽閒,端莊誠一」是女子的德性。「孝敬仁明,慈和柔順,德性備矣」,強調女子修身養德的重要性。而徐皇后正是身體力行的實踐者。

後來,徐皇后又類編儒、釋、道三教的嘉言善行,寫成二十卷《勸善書》,頒行天下。

朱棣再未立後

永樂五年七月,徐皇后病重,她仍不忘提醒朱棣愛惜百姓,廣求賢才,對宗室要以恩禮相待,不要驕養外戚。又告誡皇太子朱高熾說:「以往北平將校之妻為我負戈守城,我很遺憾沒有機會隨皇帝北巡,去對她們一一加以慰勞了。」

當月初四,徐皇后去世,年僅46歲。朱棣十分悲痛,為她舉行大齋,接受群臣的祭祀。其後,朱棣封其諡號為仁孝皇后。徐皇后去世後,朱棣沒有再立皇后。仁宗時,尊仁孝皇后諡號為「仁孝慈懿誠明莊獻配天齊聖文皇后」,附祭於太廟。

徐皇后是入葬明十三陵的第一人。 圖為明十三陵。

永樂十一年二月長陵地下玄宮落成,朱棣將仁孝皇后的梓宮從南京遷至北京葬於長陵。徐皇后是入葬明十三陵的第一人。十五年後,即永樂二十二年,壯志未酬的朱棣病逝於征討漠北的途中,享年65歲。朱棣與徐皇后合葬長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