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富二代淪為打工仔,26歲掙1千萬後失敗不甘心,僅7年做行業第一

張崇舜, 生於溫州, 長於溫州。

“溫州人'這三個字, 似乎解釋了一切。 那種白手起家、不安於份, 四處闖蕩、艱苦奮鬥的精神, 深深地刻進他的骨子裡, 流淌在血液裡。

1988年, 海南省剛剛建制, 無數的淘金客, 龐大的資本, 匯成一股巨流湧入。

張崇舜, 只是裡面不起眼的一栗。

更何況, 他還那麼年輕, 才區區20歲。

不過, 雖然才20歲, 張崇舜做生意的年資, 卻也不短了。

十五六歲初中畢業後, 他便跟隨著父親, 打理家裡的五金生意。

家裡的生意規模挺大, 張崇舜多少也算個“太子爺”, 但他並沒有得到任何優待。

扛搬抬擦, 苦活累活髒活, 張崇舜和其他的打工仔一樣, 一件也少不了。

四年的打熬下來, 張崇舜對市面上基本的標準五金配件可以瞭若指掌。

地上的整袋螺釘, 他踢一下, 就知道是什麼型號;隨意抓上一把, 就能立刻說出有幾顆。 就是熟悉到這種程度。

當大家都以為張崇舜會從基層做起, 足夠成熟後接手家裡生意時, 張崇舜卻走向了另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從家裡借來幾十萬, 張崇舜加入了前往海南尋找機會的千萬大軍。

雖然有一定的本金, 但創業從來都是辛苦的, 不稍加克制, 錢就會流水一般耗費殆盡。

張崇舜開了一間五金店,

前鋪面後倉庫, 整整兩年, 他白天在店面經營, 晚上則睡在倉庫裡。

為了省下一個搬運工每次20元的費用, 張崇舜都會自己親自上陣, 每天都要搬運四五噸的貨。

有一次, 淩晨3點突然來了一批6噸的貨, 請不到搬運工, 張崇舜愣是自己一個人, 在6點之前就把貨全數搬入倉庫, 兩三個小時後, 又把貨全部裝到了客戶車上!

由於精通各式五金, 每當客戶前來諮詢時, 張崇舜總能給出最合適的建議。 再加上他自身的刻苦能幹, 張崇舜的生意越做越大。

1995年, 張崇舜完成了一個“小目標”, 賺到了第一個1000萬。

搞五金配件的市場准入門檻低, 競爭激烈, 再怎麼做也壯大不到哪裡去。 張崇舜開始考慮改行, 做其他生意。

由於在和客戶打交道過程中對摩托車行業瞭解頗多, 張崇舜選擇從摩托車製造入手。

不料, 這一路是連連碰壁, 困難重重。 第一, 自己直接建廠投資耗費太大, 撐不起;第二, 沒有生產牌照;第三, 慘遭合作廠家背叛。

張崇舜鎩羽而歸。

雖然做摩托車失敗了, 張崇舜卻發現了另一個機會:做電動車!

當時電動車興起不過三四年, 政策約束少, 現有企業都很弱小, 而市場前景光明, 資金要求也不高。

深思熟慮之後,張崇舜決定就從這開始第三次創業。

他預先立下了兩大準則:

第一:起步前三年不賺錢。

第二:不賺快錢,不做代工,要做就做到最好,做出自己的品牌,做到行業第一。

這兩大準則實際上是互為因果的。

要打造一個品牌,首先要夯實地基,生產、研發、銷售布點、管理運營樣樣要做好,樣樣都需要錢。

因此,賺到的錢必須再投入公司建設中,如果沒賺錢,也要繼續投入資金。打好基礎,才能實現長遠發展。

凡事預則立。從這樣的決心上也可以看出,張崇舜的成功並非偶然。

為了找到最好的配套電機,張崇舜找到了生產電機的北京三環公司。

三環公司恰好有幾輛車,配備了自產的電機。張崇舜便騎著車,在寒風凜冽的大街上轉悠,親身體驗電機的性能。

三環公司把張崇舜的舉動看在眼裡,很是欣賞他的認真,同意把技術轉讓給他。

找到了最好的電機,再加上之前用8天時間跑了7000公里找齊了優質配套廠家,前期籌備基本完成。

張崇舜緊鑼密鼓地開幹了。

1999年,他註冊成立了北京新日電動車製造有限公司,然後租廠房,培訓工人,買進設備,開始生產組裝。

用了半年左右時間,第一批生產出來的2000台電動車,剛剛投入市場就銷售一空,打出了品質好的響亮名氣。

接下來當然是加快生產,擴大產能。隨著2002年電動車市場的爆發,新日的發展也蒸蒸日上。

2006年產銷55萬輛,位列行業第一;2007年翻了一番;之後一直穩居榜首,成為行業領軍。

新日之所以發展得如此順暢,就在於基礎牢固。前三年一直沒賺錢,張崇舜始終頂住壓力,一步一步地做好生產研發、打通銷售管道,建立現代管理體系。

把這些都做到位後,新日自然走得又穩又快。

2008年後,新日先後成為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和西安世園會的合作夥伴。

2015年,名列“中國最有價值品牌500強”,品牌價值評估為83.95億元,榮登電動車行業榜首。

2017年4月,新日在A股主機板上市,同樣是行業第一個摘果子的。

張崇舜曾說:

“實業實業,就是要實實在在、兢兢業業。”

這,或許就是他成功的“秘訣”,

一個人人知曉,卻少人能做到的秘訣。

作者:子樂(圖片來自網路)

聲明:本文屬於互聯網熱點(wwwredian)原創文章, 轉載請後臺聯繫作者,未經授權私自轉載或洗稿篡改等行為,一定舉報到底。

深思熟慮之後,張崇舜決定就從這開始第三次創業。

他預先立下了兩大準則:

第一:起步前三年不賺錢。

第二:不賺快錢,不做代工,要做就做到最好,做出自己的品牌,做到行業第一。

這兩大準則實際上是互為因果的。

要打造一個品牌,首先要夯實地基,生產、研發、銷售布點、管理運營樣樣要做好,樣樣都需要錢。

因此,賺到的錢必須再投入公司建設中,如果沒賺錢,也要繼續投入資金。打好基礎,才能實現長遠發展。

凡事預則立。從這樣的決心上也可以看出,張崇舜的成功並非偶然。

為了找到最好的配套電機,張崇舜找到了生產電機的北京三環公司。

三環公司恰好有幾輛車,配備了自產的電機。張崇舜便騎著車,在寒風凜冽的大街上轉悠,親身體驗電機的性能。

三環公司把張崇舜的舉動看在眼裡,很是欣賞他的認真,同意把技術轉讓給他。

找到了最好的電機,再加上之前用8天時間跑了7000公里找齊了優質配套廠家,前期籌備基本完成。

張崇舜緊鑼密鼓地開幹了。

1999年,他註冊成立了北京新日電動車製造有限公司,然後租廠房,培訓工人,買進設備,開始生產組裝。

用了半年左右時間,第一批生產出來的2000台電動車,剛剛投入市場就銷售一空,打出了品質好的響亮名氣。

接下來當然是加快生產,擴大產能。隨著2002年電動車市場的爆發,新日的發展也蒸蒸日上。

2006年產銷55萬輛,位列行業第一;2007年翻了一番;之後一直穩居榜首,成為行業領軍。

新日之所以發展得如此順暢,就在於基礎牢固。前三年一直沒賺錢,張崇舜始終頂住壓力,一步一步地做好生產研發、打通銷售管道,建立現代管理體系。

把這些都做到位後,新日自然走得又穩又快。

2008年後,新日先後成為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和西安世園會的合作夥伴。

2015年,名列“中國最有價值品牌500強”,品牌價值評估為83.95億元,榮登電動車行業榜首。

2017年4月,新日在A股主機板上市,同樣是行業第一個摘果子的。

張崇舜曾說:

“實業實業,就是要實實在在、兢兢業業。”

這,或許就是他成功的“秘訣”,

一個人人知曉,卻少人能做到的秘訣。

作者:子樂(圖片來自網路)

聲明:本文屬於互聯網熱點(wwwredian)原創文章, 轉載請後臺聯繫作者,未經授權私自轉載或洗稿篡改等行為,一定舉報到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