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松煙入墨》聽說一點如漆, 是游龍靈眸初啟

徽墨製作配方和工藝非常講究, “廷之墨, 松煙一斤之中, 用珍珠三兩, 玉屑龍腦各一兩, 同時和以生漆搗十萬杵”。 因此, “得其墨者而藏者不下五六十年, 膠敗而墨調。 其堅如玉, 其紋如犀”。 正因為有獨特的配方和精湛的製作工藝, 徽墨素有拈來輕、磨來清、嗅來馨、堅如玉、研無聲、一點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 

聽說一點如漆, 是游龍靈眸初啟。 人說:“陌上人如玉, 公子世無雙。 ”大抵便是這種感覺, 世間無邊風光, 而我自在山水間, 點一支松煙, 沏一壺香茶, 看嫋嫋炊煙飄然離去。 

看過一個故事:從前有一隱士隱居松林, 當松露凝結, 隱士取下帶露松枝, 放入窯中燒上三天三夜, 最後, 開窯, 刮取窯壁松煙錘墨, 一方松墨, 千萬次錘煉, 直至散發出淡淡松香, 隱士也因此墨成名。 樹大招風, 有邪人劫持隱士大兒子, 逼隱士在短時間內煉出三百方松墨, 隱士日夜不寢, 燒松制墨,

最終力竭心瘁。 松煙墨古代制墨多用松木燒出煙灰作原料故名。

《洞天墨錄》:“古墨惟以松煙為之, 曹子建詩:‘墨出青松煙’。 ”衛夫人《筆陣圖》:“其墨取廬山主松煙, 代群之鹿膠, 十年以上強如石者為之。 ”屠隆《考盤餘事》卷二:“餘嘗謂松煙墨深重而不姿媚, 油煙墨姿媚而不深重。 ”松煙墨特點是濃黑無光, 入水易化。 

一卷書畫緩緩攤開, 文房四寶墨香彌漫。 隔窗而望, 雪花點點搖進。 香爐灰煙燃盡, 檀香不散, 余溫尚在。 那人伏於案前黑髮淩亂, 這人生似是黃粱一夢無謂愁苦, 又如那驚蟄春雷滿是痛徹。 瞳孔睜開的刹那, 失神恍惚, 不知自己何處何人又為何…無故生悲。 一襲青衣, 點一壺美酒, 暖陽客棧窗邊而歇, 小酌微醺瞧日落夕陽。 人群從時光走過,

時光留回憶不停。 賣香囊的女子一低頭, 烏髮遮掩秀美, 染上風情。 俠客心中無憂, 書生心中無題, 旦坐悠閒, 享一刻美景。 

《松煙入墨一winky詩》

折一枝寒山凝碧,

上有白雪堆積,

數不出青針瘦密,

雲海蒼茫萬里.

燃一縷蒼炱升起,

松香久散不去,

心思如餘燼收集,

研磨的如此細膩.

總有一硯風雨,

流連過峰石貧瘠,

夫曰:“曲水流觴,已為陳跡”,

以千古而序.

總有一紙淋漓,

恣意如虯根百曲,

所謂老樹迎客,林海奔蹄,

分明是墨鄉故里.

撥一爐枯碳未熄,

琥珀剔透欲滴,

避不開春潮帶雨,

老街曬薪臨溪.

投一把丁香碎粒,

搗作丹青濃郁,

光陰被凍入膠泥,

玲瓏似一方印璽.

總有一硯風雨,

流連過峰石貧瘠,

夫曰:“曲水流觴,已為陳跡”,

以千古而序.

總有一紙淋漓,

恣意如虯根百曲,

所謂老樹迎客,林海奔蹄,

分明是墨鄉故里.

聽說一點如漆,

是游龍靈眸初啟,

幾欲騰空破壁,扶搖而去,

將天地洞悉.

聽說一行絕句,

殘豔似故人手筆,

或於牌樓村驛,藤黃扇底,

恍然道:“原來是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