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23萬買雞頭,加2萬是鳳尾,CTI和ATSL你怎麼選

年輕人都喜歡動感點的車, 手頭預算又不是非常充裕。 當他幾乎決定買高爾夫GTI的時候, 有人吹耳邊風說不如加2W上凱迪拉克ATSL。

2W差價還能接受, 他頓時犯了選擇困難症, 跑來問我, 我給不了答案但可以幫著分析一下, 決定還是要自己去做。 市面上的汽車沒有完美的, 尤其是在拼成本的今天, 給了你這個一定會奪取你那個, 就看每個人自己的取捨。

動力:

A前置後驅279馬力, G前置前驅220馬力, 刨去傳輸損耗兩者大致存在40馬力左右的差距。

變速:

兩者都有不足。

G的祖國版7濕雙換檔速度快但換檔時機標定很一般, 而且D檔S檔落差較大。 A的8AT換檔邏輯沒問題就是相比DSG反應略慢(通用做到了AT的平均水準但不出彩)。

底盤:

G的前橋是非全框副車架,

單層衝壓鐵皮擺臂(在民用轎車上這差不多是最低規格了), A複製了E90的懸掛結構, 不需要多解釋了吧?但G憑藉可調軟硬避震稍微挽回點面子。

車身剛性:

毫無疑問A要強於G, 車子的品牌和級別高一檔, 在車身標準和用料上必然也高一檔。 車身剛性是操控和NVH的基礎。

駕駛性能:

G已經不再純粹和簡陋, 考慮更多的舒適感和所謂高級感。 反倒是A硬橋硬馬完全一副運動車的架勢。

轉向手感:

都做得很不錯。 有趣的是, 作為後驅車的A同樣被調校成過彎推頭趨勢, 易於普通人控制。

空間表現:

兩車都是夠用級別,非常在意空間的人不會重點考慮這方面。

內飾工藝:

兩者打平。G延續了歷來的用材和做工,而A所代表的美系車在內飾方面正迎頭趕上。當然了G內飾向來平淡,A更追求風格。

車內配置:

G是車系頂端,A是車系丐版,實用配置G要多得多,但對於老司機而言A也不至於說完全沒法用。

人機工程:

我想說G完勝,表現在駕駛視野、前排坐姿、踏板位置、按鍵操作這些方面。短時間試乘試駕是體會不出其中差異,跑個長途或堵個車良莠立判。

空間表現:

兩車都是夠用級別,非常在意空間的人不會重點考慮這方面。

內飾工藝:

兩者打平。G延續了歷來的用材和做工,而A所代表的美系車在內飾方面正迎頭趕上。當然了G內飾向來平淡,A更追求風格。

車內配置:

G是車系頂端,A是車系丐版,實用配置G要多得多,但對於老司機而言A也不至於說完全沒法用。

人機工程:

我想說G完勝,表現在駕駛視野、前排坐姿、踏板位置、按鍵操作這些方面。短時間試乘試駕是體會不出其中差異,跑個長途或堵個車良莠立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